不支持Flash

GPS导航地图“真假李逵”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 17:45  电脑报

  高成本催生了“假李逵”

  除了巨大的利益,还有哪些因素催生了庞大的盗版群体?一家上海GPS硬件制造商对记者透露:电子地图在整个产业链中占的利润份额大概在10%到15%,软件所占份额15%左右,剩下的利润扣除运营环节,基本都是硬件生产商。

  潜力巨大的市场和极低的技术门槛引来了厂商竞相逐利,除了MP3厂商以外,不少受困于微薄利润的家电、IT、数码产品和手机厂家纷纷转型,各自推出GPS产品。据估算,国内拥有独立品牌的车载GPS厂商已不下300家,如果加上杂牌以及代工厂商,这个数字将超过1000家。

  由于三星、SIRF等厂商更是早已推出了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因此对于MP3厂商而言,生产GPS导航仪几乎毫无技术门槛可言。

  实际上,单从硬件成本来看,一台GPS的成本并不高。据中关村一位出售GPS的商家介绍,一台PND (手持导航设备)的主要部分与电脑相似,机壳、显示屏、线路板、CPU、内存、操作系统、GPS芯片、存储介质和导航地图软件。目前广泛使用的GPS芯片价格在100元人民币左右,是由美国SIRF出品的SIRF Star III,如果采用MTK等国内的芯片价格还会更低。

  机壳、显示屏的价格范围就比较广,在记者加入的GPS产业群中,成员发布的非品牌4寸液晶屏售价在300元左右,而知名品牌的相对要贵一些。加上CPU、内存和SD卡的价格,算下来,这类非名牌的导航仪设备成本不过700-800元。GPS产业群里的配件提供商小鱼向记者抱怨说,再加上推广等费用,许多中小GPS厂商已无利润可言。

  但是,电子导航地图的生产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特点,需要持续投入巨资对地图进行更新。作为市场上唯一一家既生产地图、导航软件,又生产终端PND设备的厂商,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安涛表示,从事地图软件行业的成本非常高,要经过市场需求反馈、调研、产品规划、研发方案确定、实施、待发行版测试等这些完成以后,才能完成出售的成品,“这些步骤在一个版本完成后至少还有8个月的时间用来不断的完善。”

  据廖卿介绍,GPS地图采取主要分为航测(航空测量)和实测(实地测量),而拥有航测资质的企业很少,成本相对高,目前大部分地图厂商都采取实测的方式。而实测的外业数据采集对于厂商来说需要投入非常高的成本,全年不间断的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拿到公司由内业部分进行加工、纠片和生成。据其介绍,凯立德每年在地图数据方面的研发、投入是在1亿元左右。

  也正因为研发及维护的费用庞大,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有人打起了同行的主意。一位从事测绘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每一家都有在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逆向工程’,有时候直接将其中数据抽出来增添在自己产品中;被不被抓住要看技术人员的水平,这一点有些类似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对市场销售成绩会有很大帮助。”他所说的“逆向工程”,是指对软件进行解密,然后抄袭进自己软件中。

  最典型的就是瑞图称凯立德抄袭道道通地图一案,这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闻。两年前就有各种版本流传。

  “真李逵”吹响反击号

  目前国家规定的具有导航地图测绘资质的企业只有11家,国内所有GPS厂商使用的导航地图也都是由这些厂商提供。而大品牌的GPS厂商如新科、纽曼、三星、爱国者等品牌都会与图商合作提前预装正版的导航地图。

  “电子地图一旦被盗取复制,开发厂商会血本无归;电子地图这个行业能不能发展起来,知识产权保护是最重要的。”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国曾公开呼吁国家对电子地图市场的监管力度要加强。

  盗版的猖獗,对于开发厂商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凯立德的工作人员就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新的地图产品还未上市,中关村的盗版就已经出现了,“包装、外观都和我们要推的产品一模一样,价格卖580元,比我们还便宜200元。”

  对于盗版,凯立德显得有些无奈,“加密、破解、再加密再破解,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像中国大多数装机用户都使用盗版的微软一样。”廖卿认为,对待这个问题厂商应该从自己着手,如提高正版软件的增值服务,给予升级服务的配套等,让他们意识到正版的价值,这样他们自然愿意付费。“前几年消费者使用盗版杀毒软件的人很多,近两年盗版杀毒软件已经基本消失了,相信GPS导航软件也会是这样。”

  “导航地图企业的投入远比一般应用软件要大的多,由于盗版对我们产品利润的侵蚀,让我们企业发展失去了良性的土壤。在很多应用软件会采取一定比例主动盗版的方式推广市场,但导航软件行业并不是适合这么做,这样无异于杀鸡取卵。”安涛表示。

  为了防止盗版,各个图商也想尽办法。比如高德软件采取了严格的制作流程和独特的技术。据了解,目前高德的电子地图生产流程中,对每个采集的道路网络信息都留存有光盘影像或数码照片。而凯立德则通过软件零售版本来推广正版导航地图,并在正版软件里附上验证卡,消费者可以通过验证卡上的方法来验证软件是否为正版。

  近日,瑞图万方、TCL、深圳车视杰、远峰国际等数十家GPS硬件厂商、导航方案提供商及数千家渠道销售商近日结成 “正版大联盟”,宣布今后导航产品将全部预装正版“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至此,“真李逵”正式向“假李逵”吹响反击号。

  电脑报观点:

  管理缺失助长盗版气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统计,2007全国汽车销量突破800万辆,并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因此业内人士预计,我国的GPS潜在客户至少有800万。 此外,伴随GPS与移动手机相互渗透,前者借助与移动手机的爆发增长,其市场也将出现快速扩容。iSuppli就曾预测,中国国内GPS手机2011年的销售量将达到1650万部,比2007年的140万部增长10倍以上。

  然而,这样一个正在高速增长的GPS产业,却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来约束。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化委员就发起制订了《导航电子地图基本技术要求规范》。去年10月,《规范》通过中国质量监督局审批。但是,这个国内首份导航电子地图的强制标准却迟迟没有正式出台。

  实际上,根据国务院制定并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和2000年9月20日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从事地图编制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从事互联网出版的,应经国务院新闻出版部门审批,并取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然而,条例制定时间较早,针对互联网地图这类特殊的地图产品,有些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而有关部门对于盗版地图的处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从业者和用户进行良性互动。GPS导航作为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行业,既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行业内默认的规则。一旦出现无序竞争,势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某种程度上看,规则不好的市场没有价值尊重,没有价值尊重也就不会有资本进来,那么这个行业就永远发展不起来,这对一个产业发展是最可怕的。

  而关于是否能用盗版来实现一定GPS产业的扩容,各个企业的态度和观点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正版图商做大做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意识到正版软件的价值,那么盗版存活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久。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GPS导航地图“真假李逵”战
·GPS导航地图“真假李逵”战(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