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IT卖场退潮后的制造业困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7:27 南方都市报
“采访背景” 今年春节后,知名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一篇关于珠三角制造业退潮的报道引发各界探讨。 无可否认,在人民币升值、环境要求提高、生产成本日益上涨等多重因素的挤迫下,珠三角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上升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珠三角的IT业能否独善其身?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珠三角的IT制造业在全球的IT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珠三角同时又是最大的物流集散地。 日前,记者对高成本阴影下的珠三角IT制造业展开调查。 “春江水暖鸭先知”,消费终端的变化最能试探出整个产业的冷暖。 一位在广州电脑卖场圈打拼了十多年的卖场负责人对记者感慨:“今年一开年,除了百脑汇之外,那些新开的卖场举步维艰,不少商家关门大吉,而筹备开张的卖场大多因招不到商迟迟无法开业。” 想当年,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广州的IT商圈开始扩容,半年开7个卖场,扩容200%.这一数量不仅创下了华南之最,也是全国之最。 当时,百脑汇、伟腾、海印跃跃欲试,颐高二期更是大手笔招商,它占据传统天河IT商圈最西端,与百脑汇形成东西对峙的竞争态势。而昊源3G、天河T-BOX更是喊出了打造高端IT卖场的口号。 新卖场几乎全线失守 一年半时间过去,除了百脑汇因占据有利地理位置而守住阵地,其他新卖场几乎全线失守。 如今,颐高二期门庭冷落,并没有实现颐高负责人当初设想的成为广州新地标的愿望。而伟腾前店后仓的设计思路也已落空。 走进昊源卖场,更可用空空荡荡来形容,除了临街的一两家商家,商家基本全线关档。 据了解,昊源为了招商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由于毗邻天河商圈,对望正佳广场,昊源最初打出高端精品的口号,并且对商家开出极其优惠的条件,比如一年免租,只收管理费等优惠措施,同时也在各路媒体上大打广告。 当时,有不少商家在接受本报采访中对此卖场形态表示欢迎,认为可提升厂家整体形象。 几个月后,昊源被迫转型,改成数码专业卖场,但这样的高档专业卖场并没有成为行业“蓝海”。 另一家位于天河北号称“颠覆”现有国内传统渠道的“一站式博览营销”卖场TBOX,自去年五月份举行盛大开幕仪式后,就陷入了“难产”的尴尬,尽管TBOX身后是白马广告这样的既有丰富策划经验又有雄厚资金的投资人。 从当时的群雄逐鹿到如今的折羽而归,各路强势资本遭遇了兜头泼来的冷水。 除了新卖场难产外,一股转型、关闭风潮也在广东二线市场中暗潮涌动。 以东莞市场为例,以往,大约95%的IT类产品都可以在东莞生产,产业发达,配套完善,而东莞有着十年资质的先科电脑卖场在春节后居然悄然关门,经改换门庭成家居城。 另一家曾号称将打造“东莞第一IT数码卖场”的旗峰数码广场,年前亦改换门庭,转作办公设备“打造东莞大型最平办公设备专业卖场”。 卖场“退潮”的背后是商家“缩水”,有渠道商透露,在去年一年里,IT渠道萎缩达三成,目前,不少中小商家也是处于苦苦支撑的境地。 有某国内知名品牌商的华南分销商用数字向记者说明行业利润的稀薄,“去年做了1400万,看上去营业额不少,可根本没赚什么钱,几万块钱的净利润都没有,主要靠厂商给的五个点的返点。” DIY渠道商忙转型 几年来,低价电脑尤其是低价笔记本风生水起直接挤压DIY生存空间。 “今年暑期,联想笔记本降价卖到3999元了,这样一来DIY价格优势不再存在。”南方某渠道分析:“一线PC品牌整体价格都在朝DIY靠拢,这使得本来还可以勉强与二三线品牌电脑抗争的兼容机缺少竞争力。” 整个行业利润的下滑也让DIY遭遇致命打击。“如今整个IT行业利润都呈下滑之势,在广州市场,品牌机的利润也不足百元,DIY的单机毛利润也仅有几十元。” DIY地盘也日益缩水,各大电脑城从名称到场地布局都以‘品牌商’为主,以前位置较好的DIY装机店被驱逐至负一楼或者三楼以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