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7年深圳市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6:51  深圳特区报

  前言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产品质量工作高举“以质取胜”旗帜,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全力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其中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49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9.5%,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增“中国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22个,数量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第二位,有效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制造业产品总体质量状况

  2007年我市制造业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竞争力日益增强。

  (一)质量竞争力指数状况

  1.全市质量竞争力指数状况

  2007年,对我市制造业(除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29个行业进行了质量竞争力指数(以下简称质量指数)的测算。数据显示:我市制造业质量指数为85.49比国家质量指数高5.51,比广东省质量指数高1.51。在已公布的全国大中城市中,略低于上海市,处于第二位。近年来,我市制造业质量指数稳步提高。

  -

  注:2004年我市未进行质量指数的测评。

  从行业看,我市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家具、珠宝首饰等行业的质量指数均高于国家同行业水平,其中电子信息行业的质量指数达89.20,比国家同行业高4.16;钟表、电气机械及器材行业等与国家同行业水平大致持平;纺织服装皮革行业的质量指数比国家同行业水平低2.03。行业调研分析显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行业,由于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应用程度较高,研发投入比例较大,其综合竞争力强;而纺织服装皮革等传统行业,由于研发投入比例较低,专利数量少,其竞争力仍有较大提高空间。

  -

  2.各区质量竞争力指数状况

  区域质量指数测评结果显示:南山区的质量指数最高,达到87.77,宝安、龙岗紧随其后,盐田区则相对较低,但与国家质量指数78.98相比,仍高出1.26。

  -

  在质量指数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二级指标方面,罗湖区、宝安区和南山区的质量水平较高;南山区和龙岗区的发展能力较高。其中,罗湖区在质量水平方面得分超过90,但发展能力得分仅68.81,尤其是“技术改造经费比重”指标基本为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指标也最低,为0.2%,显示研发投入是提升其总体质量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

  (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总体状况

  全年共对生产领域的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机械等九大类别的65种产品实施了质量监督抽查,抽查产品种类比上年增长16.1%。共抽查1962家企业10170批次产品,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115%;抽样合格率为89.5%,比上年增长6.4个百分点,比广东省抽样合格率高14.9个百分点,比全国抽样合格率高5.1个百分点。全年监督抽查呈现出“三增(抽查产品种类、企业数、批次增加)一高(合格率高)”的特点,显示我市产品质量正处于历史最佳水平。

  --注:表格空白处表示当年度未抽查此类产品。

  (三)产值合格率总体状况

  全年我市监督抽查企业总产值达593.87亿元,产品产值合格率为9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说明我市产品总体质量状况良好。-

  二、重点行业质量状况

  (一)食品饮料行业质量状况

  我市食品、饮料行业共有生产加工企业763家。截至2007年,全行业共有7个中国名牌、7个国家免检和9个广东省名牌,分别占我市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以及广东省名牌总数的8.75%、13.2%和11.1%。

  1.质量指数状况

  我市食品饮料行业的质量指数为79.46(以食品制造业为代表),高于国家同行业指数,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具体指标看,其“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为43.28%,虽然与2005、2006年相比已经呈现上升的良好趋势,但是在重点行业中仍处于偏低水平,显示我市食品行业须更加重视机械装备的投入。

  -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共抽查了所有企业6415批次产品,抽查批次比上年增长131%;抽样合格率为89.7%,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抽查获生产许可证食品3054批次,合格率为93.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

  此外,抽查131家企业的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产品1882批次,抽查批次为上年的11.5倍;抽样合格率为96.2%,与上年基本持平。

  3.主要问题及对策

  该行业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少量食品存在微生物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及标签不规范;部分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较弱,企业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能力和水平较低。因此,监管部门要持续加强对企业原辅料进货、生产加工、出厂检验三个重点环节的监管。生产企业要积极改进生

  产设备设施,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意识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电子信息行业质量状况

  我市电子信息行业共有企业1万多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1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截至2007年,全行业共拥有2个中国世界名牌、17个中国名牌、13个国家免检以及14个广东省名牌,分别占我市中国世界名牌、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以及广东省名牌总数的66.7%、21.3%、24.5%和17.3%。

  1.质量指数状况

  2007年电子信息行业的质量指数为89.20,比国家同行业指数高4.16,比上年高2.77,相比于我市其他制造业具有显著优势。从具体指标看,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等指标得分近年来持续领跑于我市其他制造业。

  -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主要监督抽查了通信产品、信息技术设备等产品,共抽查98家企业116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3.6%(产值合格率为96.7%),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

  -

  3.主要问题及对策

  该行业的主要产品质量问题是部分产品的标识和电气绝缘性能指标不合格。同时存在部分企业采取以次充好等不良手段来争夺市场的现象。因此,应加大对该类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严把原材料进货关、产品设计审查关、生产过程质量关和产品出厂检验关,同时加大执法力度,遏制不正当竞争,规范市场秩序。

  (三)机械行业质量状况

  我市机械行业共有企业1.2万家,行业总产值达2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出口总额180亿美元。截至2007年,该行业共有1个中国世界名牌、9个中国名牌、14个国家免检以及25个广东省名牌,分别占我市中国世界名牌、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以及广东省名牌总数的33.3%、11.3%、26.4%和30.9%。

  1.质量指数状况

  2007年我市机械行业的质量指数为83.84(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代表)略低于国家同行业指数84.01;比2005年提高4.03。从具体指标看,机械行业近两年的“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指标上升较快,约比2005年提高了50%。

  -

  注:2006年没有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进行质量指数测评,仅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为参考。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主要抽查了电线电缆、高压电器及汽车配件等17种产品,共抽查425家企业646批次产品,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32.6%;抽样合格率为86.8%(产值合格率为97.8%),比上年高1个百分点。

  -

  3.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市机械行业质量竞争力比国家同行业水平略低,部分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在原材料控制和各环节质量检测上把关不足。所以,须加强对3C获证产品的证后监管和专项抽查,督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的设计水平和检测手段,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四)纺织服装皮革行业质量状况

  我市服装业现有企业约3000家,全年行业总产值1100亿元;纺织业共有生产企业700家,全年行业总产值270亿元;皮革业共有生产企业1000家。截至2007年,该行业拥有5个中国名牌、10个国家免检和11个广东省名牌,分别占我市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以及广东省名牌总数的6.25%、18.9%和13.6%。

  1.质量指数状况

  2007年我市纺织服装皮革行业的质量指数为72.52比国家同行业指数低2.03,比上年下降1.84,在我市重点行业中最低。

  从具体指标看,我市纺织、服装皮革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技术改造经费比重”及“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等基本为零,这也是导致其竞争力偏低的主要原因。

  -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主要监督抽查了服装、床上用品、毛巾等6类产品,共抽查335家企业558批次产品,分别比上年增长48.9%和64.6%;抽样合格率为75.8%(产值合格率为84.30%)比上年提高17.1个百分点,显示我市纺织服装皮革业的质量状况有较大好转。

  -

  3.主要问题及对策

  纺织服装皮革业在我市重点行业的质量指数最低,比国家同行业低2.03,也是与国家指数差距最大的行业,其“技术改造经费比重”及“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等基本为零,仅有一个中国名牌。因此,服装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强研发经费投入,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快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五)家具行业质量状况

  我市家具业现有企业1200家,年产值约450亿元。截至2007年,行业共有4个中国名牌、5个国家免检以及1个广东省名牌。

  1.质量指数状况

  2007年我市家具行业的质量指数为78.55高于国家同行业指数76.55;较2005年提高7.37,比上年略有降低。我市家具业的“国际市场销售率”较高,达71.14%;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技术改造经费比重”和“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等均较低,显示出技术创新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主要监督抽查了软体家具、板式家具等4类产品,共抽查229家企业288批次产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81.1%;抽样合格率为79.2%(产值合格率为84.30%),比上年大幅增长32个百分点。

  -

  3.主要问题及对策

  该行业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产品甲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漆膜耐液、漆膜抗冲击项不合格。目前深圳绝大多数家具企业尚不具备家具综合检测条件,难以从源头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应鼓励企业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建立和完善从原料进厂、过程控制到出厂检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同时,把家具产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开展专项抽查。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2007年深圳市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
·2007年深圳市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