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征加盟后的TPG(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 02:05  21世纪经济报道

  TPG此前涉入的深发展、联想集团以及去年投资的广汇汽车,“尽管已经是行业里面的领导者,但是其内部的管理方式与西方成熟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TPG运营部门的工作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由于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建立企业时,“个人魅力的成分非常大,大多是非系统性地去建立公司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大,光靠个人不可能管理好一个企业,“这种时候就需要引入比较好的系统”。实现从采购、供应链管理、销售、市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性改造。“运营部门的同事中,总有人对其中一环或者全部非常在行的。”金珍君说。

  中国企业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衰退时期,“在年均有30%增长的行业中,即使管理做得不好也有可能赚钱”,但倘若衰退或者竞争变得激烈,“倘若内部管理不行,就势必做不好。”金珍君指出,这类企业的内部控股、盈利管理以及客户满意度管理都非常重要。

  而在这个过程中,TPG运营部门要求员工学会“倾听”,他们仍然是局外人,对企业所在的地方情况不了解,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员工思路、企业文化等也不如管理层了解。系统再造“并非把西方那一套移植到中国企业就可以了”,在中国60%左右的系统需要调整,40%需要重造。由于大部分时候PE机构并不能获取控股股权,所以会“挑选合作伙伴”,看他们是否有超越自己的想法。

  到TPG工作已经有1年多的时间了,金珍君很喜欢这份工作。它满足了他对于职业“不想只做顾问”和“不想在一个位子上做很久”的两个要求,“机会很多,每天都有新东西。”倘若单纯只是做顾问,非全职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为企业做增值的过程中。咨询公司尽管对战略有深入研究,但理论多而时间少。

  由于在DD阶段一路介入投资案,金珍君觉得TPG的运营部门和投资部门之间合作非常好。“固定存在的运营部门会开发一系列长期发展所需要的系统工具”,比如DD调查工具,这个工具决定了在对被投资对象做尽职调查时,“什么要看,什么需要研究”,他们会制定一个100天计划以集中改善公司运营。

  “大并购”伺机而动

  大将就位。粮草也已准备充分,TPG去年完成了新一期亚洲基金的募集,总计42亿美元的基金将投向亚洲市场。尽管这些钱将由TPG在亚洲的7个办公室投到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市场,但外界普遍认为在马雪征等加盟之后,TPG预计会有更大的“并购”手笔。

  TPG亚洲目前已经募集五期基金,“亚洲各个市场、各个投资领域,都有一定的投资比例”。新桥投资和亚太成长基金则独立于这几期基金存在。每个独立市场TPG都有部署,其合伙人王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就指出,不会涉入印度市场,因为那里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在看”。

  但TPG内部仍有在整个亚洲地区“拾漏补缺”的力量。比如,尽管有马雪征在国内看1亿美元投资当量以上的企业,但TPG亚洲仍有专门团队“在全亚洲范围内”搜寻投资额较小的成长型机会。

  尽管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与其他PE机构无异,TPG的亚洲成长基金也起着“急先锋”的作用。王兟执掌的这只基金,专注投资金额8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

  在其上任半年之后,TPG亚洲成长基金捷报频传,年初首单落子云南红,以1500万美元入股这一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红酒品牌;其后的5月份又以1000万美元把全国排名第二的机票及酒店预订服务商莱斯达纳入囊中;一个月之后又投资华奥物种3000万美元,7月又是一个3000多万美元的投资案,这次的对象是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商ShangPharma;而8月又牵头完成了对友友百货的投资,总计2650万美元的投资额中,TPG占到1000万美元。

  然而作为以并购见长的PE机构,TPG在亚洲的偏好显然仍在并购上。早年以新桥投资为先头部队进入中国,TPG始终都在寻找可能的并购案例。尽管投资频度不能和成长基金相比,但TPG过去在亚洲仍是所获颇丰。除去当年对韩国第一银行颇受争议的并购外,TPG在中国于2004年收购深圳发展银行(SZ.000001),这项投资是国际PE基金第一次收购一家中国银行的控股股份。而此后的2005年3月TPG向联想集团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前者也让单伟建名声大震。

  品牌统一到TPG旗下的新桥投资,仍在积极搜寻金融领域的投资机会。2007年底,TPG向日本金融NIS集团投资200亿日币(约17.6亿美元),并同时向其中国业务投资1.025亿美元,取得对NIS集团和其子公司的控制权。

  去年TPG以2.1亿美元的代价入主广汇汽车,“在未来,我们希望会有好几十亿美元投资额的项目”,TPG内部人士说,他们希望有一天亚洲市场也能像2007年的欧美市场一样,充满机会。2007年是TPG并购部门丰收的一年,据了解其在欧美市场的投资案几乎是“过去10年的总和”。

  但在亚洲,目前仍鲜有买家能通过私人资本运营交易掌握一家公司控股权。无论是印度、日本,还是其他亚洲经济体,私人资本运营交易所涉及的一般都是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或是即将上市的公司的一点点股权。实际上TPG和其他PE机构一样,在亚洲的并购案也多处于无功而返的状态。今年夏天,该公司才放弃了收购松下电器产业集团旗下杰伟世股份有限公司(Victor Co. of Japan Ltd.)股份的计划。而去年曾引发争议的TPG 收购电讯盈科有限公司(PCCW Ltd.)案也最终告吹。

  在中国,相应的外商投资指引以及外商并购国内上市企业的政策法规,也阻碍着并购在国内的展开。况且在国有企业领域,政策和法规也设置了重重障碍。

  但一方面TPG认为,“机会总是有的”。只是在市场环境并不好的状况下,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可能的机会”。

  对于中国市场,马雪征表示看好消费品、零售、自然资源等领域的机会。此外科技业内重组的机会也在增加,比如显示器、硬盘、半导体、电信业内的重组机会会越来越多。目前的问题是“价格使得投资难度增加”,她希望这样的情形不会持续太久。

  TPG去年就分两阶段向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投资了2.1亿美元,这是一家汽车经销商,在全国拥有131家4S店。而据TPG香港一位人士称,另一个能源类的项目目前也即将投资完毕。

  另一方面,马雪征也认为这种市场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现阶段的工作就是“培育、发现市场”而不是占据市场。“在中国的并购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已经来了。”等到市场真正起来时,总会比后来者更如鱼得水。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马雪征加盟后的TPG
·马雪征加盟后的TPG(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