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半导体专利侵权样本调查:中微遭应用材料起诉(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00:5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与老东家抢市场?

  2007年10月,应用材料将中微半导体告上了美国法庭。据记者了解,中微半导体的产品刚进入试用阶段,目前还未正式进入商业销售。一家尚未发起销售攻势的初创公司,怎么会招惹半导体设备制造老大应用材料?

  尹志尧认为,中微“Primo”产品的推出,是应用材料最终向中微发起进攻的导火索。

  2007年底,中微正式推出了以应用于65纳米至45纳米高端芯片生产的设备。此前,国内没有任何企业可以供应核心半导体制造设备,所需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由于半导体设备制造工艺极其复杂,涉及物理、化学、数学、工程技术等50多类学科,因此能够提供高端核心设备的企业并不多。

  中微第一次推出产品,便是面向12英寸生产线的高端应用,并且已在国内主要的12英寸线上试用。这意味着,中微迈入了全球顶级半导体主流设备市场,半导体设备供应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从此发生改变。

  中微之前,全球能够提供等离子刻蚀机和化学薄膜沉积设备的企业共有四家,其中三家位于硅谷,分别是应用材料、泛林公司(LAM)和诺法公司(NVLS),另外一家东京电子(TEL)位于日本。应用材料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提供8-10种半导体设备,占据五成以上市场份额,年产值达100亿美金。东京电子次之,年产值规模约为60亿-70亿,而泛林和诺法则侧重重点产品领域市场,年产值规模约为20亿美金。

  通常一条月产能达五万片的12英寸生产线,需要70台化学薄膜沉积设备和70台等离子体刻蚀机,购买这两种设备需要至少4亿美金。若以全球每年建设10-15条12英寸生产线估算,每年仅这两类设备的市场规模便可达40亿-60亿美金。业内人士认为,中微试图在这一市场分得一杯羹,而这也许正是应用材料等国际巨头不愿看到的。

  业内人士指出,中微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崛起,除了与其拥有的强大技术背景团队有关,国际资本的幕后推动功不可没,而这也是让竞争对手感到担忧的地方。记者了解到,成立至今,中微已经先后完成的两轮融资,融资总额达1.1亿美金,在今年上半年即将完成的三期融资中,中微还将获得9000万美金。通过几轮融资,包括高盛集团、华登国际、高通、三星、科天投资等大型国际财团,都成为了中微的战略投资者。

  “已经有两台设备在国内试用,4台在国外试用,还有一台马上要运往新加坡。”尹志尧指着一台即将装箱的设备对记者说。

  半导体行业的轮回

  中微公司正在积极为2月来临的首次听证会做准备。尽管坚信中微不存在任何侵权事宜,可是公司管理层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来处理诉讼事宜。

  事实上,在技术高度密集的半导体工业,几乎每天都有诉讼故事在上演。一些高级管理或技术人员离开大公司,利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创立企业,制造出与原公司产生竞争的产品,像尹志尧一样,他们随时面临着被告的“威胁”,或者陷入长期诉讼的深渊。

  “对小企业来说,诉讼是件麻烦的事情。”一位半导体设计公司人士说,诉讼特别是跨国诉讼将花费巨大的费用,而且会影响信誉,这对初创型小公司是沉重的成本,但对大公司而言或许什么都不是。

  “如果你仔细研究以往的案例,很多有关知识产权的案件都是以和解或者大公司败诉收场。”Gartner中国区半导体产业分析师徐永说,这说明小公司侵权的问题并不明显,诉讼已经成为大公司打压竞争对手的一种商业策略。

  徐永认为,由于前期投入的大量研发和人才培养成本,公司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本无可厚非。不过近些年来诉讼却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竞争手段。这种方式能够迅速地打压对手,特别是当双方实力悬殊时,但却阻碍了高科技知识的合理传播和分享,并不符合科技创新的精神。

  事实上,全球半导体工业正是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全球半导体鼻祖——仙童半导体事例便是对此的最好明证。

  仙童半导体的领导者诺宜斯,在带领8位前同事集体跳槽之前,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威廉·肖克利的肖克利实验室工作。肖克利的公司是硅谷第一家真正的半导体公司。

  1957年肖克利八杰集体跳槽,离开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在3600美元的风险投资资助下,创建仙童半导体公司。八个“叛逆者”要制造一种双扩散基型晶体管,以便用硅来取代传统的锗材料,集成电路由此诞生。然而在这一伟大发明获得成功后,却传来了创业者们分家的消息。其中两位创办人跳到国民半导体公司,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使得NSC从一家亏损企业快速成长为全球第6大半导体厂商。另一个创始人则带着7位仙童员工创办高级微型仪器公司(AMD),还有三位则离开仙童创建了英特尔公司。

  上述半导体设计公司人士说,材料、数据也许可以作为档案得以封存,但人头脑中的经验和知识却是可以不断分享和演进,这正是高科技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而这也是硅谷精神真正的精髓所在。

  “这不是一个关于欺骗的故事,而是关乎高科技知识如何传播的故事。”最近一期的美国salon杂志发表文章说,当尹志尧离开硅谷决定创立自己的企业时,他正在大洋彼岸延续着硅谷精神。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半导体专利侵权样本调查:中微遭应用材料起诉
·半导体专利侵权样本调查:中微遭应用材料起诉(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