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对话 专利许可与转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17:05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对话 专利许可与转让
图为:对话 专利许可与转让(骆磊 摄)

  2007年11月29日-30日,“IP China 2007暨中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高峰论坛”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知识产权的丝绸之路”。新浪为此次高峰论坛的网络合作伙伴。

  图为:对话 专利许可与转让(骆磊 摄)

  以下为对话全文:

  主持人:北京御路知识产权发展中心 袁德 主任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德建 知识产权处处长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谢燕村 知识产权总监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胡锐 专利技术合作部高级经理

  美国Akin Gump律师事务所 胡亦台 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魏衍亮

  袁德:首先感谢高峰论坛的主办单位让我主持这个对话,我们这个对话的主题是专利的许可与转让。大家知道专利的许可和转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国家特别是我们信息产业一方面已经成了世界上的一个生产大国,我们的彩电、移动电话、计算机等等很多产量现在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研发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外国跨国公司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当中涉及到信息产业的主要发明专利都来自于外国的跨国公司,就出现一个必然存在的问题,我们中国的信息产业可能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得不与外国公司谈专利许可与转让,在目前的情况下,WTO的协议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上又把知识产权问题作为重大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专利的许可实质上是获得市场的准入证,就是获得生产许可证,就是获得销售许可证,就是获得后继研发的许可证。因此专利的许可就成了我们目前信息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成为我们信息产业的有关企业必须掌握的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使我们的对外谈判不吃亏上当,谈出最佳的结果。

  今天,我们的对话就专利的许可和转让,所涉及的专利的许可的模式,专利许可中的风险,专利许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包括的技术交叉许可,引进专利的后继技术开发等等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下面我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参加对话的各位来宾,第一位是来自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代德建处长,是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长虹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同时又是深圳中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第二位是谢燕村先生,是炬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监,先后做过企业的企划部部长、副总经理等职务,现任总经理室特别助理。第三位来宾是胡锐博士,现在是微软公司的设计和研发以及知识产权工作,致力于国内的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与共同发展。第四位是胡亦台律师,就职于美国Akin Gump 律师事务所律师,是合伙人,是硅谷以及台北的主持律师,处理多起专利诉讼、营业秘密诉讼、授权争讼等案件。第五位是魏衍亮博士,现在是中国政法大学、华中财经政法大学、华侨大学等著名的高校的研究员,也是我们知识产权研究院的研究员。

  这几位来宾都在知识产权、专利许可和转让上有丰富的经验,下面我们就请每位来宾简要的介绍一下自己在专利的相关问题上的经验。有请代德建处长。

  代德建:各位下午好,我想从长虹的经验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不代表公司,因为有很多合作伙伴。从今天的交流和专家讲座中谈到专利许可和专利的交易情况,事实上我们回顾需不需要专利许可,答案是肯定的。前几年可能在中国尤其在国有企业很少进行,原因是我们的制度、体制问题。我们现在融入WTO过程中,产品要走出国门,在全球竞争贸易中获得竞争能力,专利许可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来说许可有很多模式,我们通常许可模式就是一般的普通许可,现在大家对知识产权重视,很少有独占许可或者进行其他贸易,在中国的环境下。

  长虹是消费电子,以前也做DVD、彩电,面临很多知识产权问题,或多或少存在很多专利的一些问题,因为有些公司很友善,但有些公司会隐藏在上面,等你公司长大的时候再提出许可,那是最头痛的,我们环境欢迎竞争和许可,但要友善的看待许可对象。另外要认识到许可交易中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通常我们会在做许可的时候,做一些检索分析,都是一些中间机构的建议,另外我们会把一般的许可专利权人做一个大致的划分,哪些是良好的合作对象,哪些可能是要用强硬的措施和政策,另外有一些不告而战的。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通常要制定不同策略,对许可谈判很有专利价值,专利权人肯定期望很高的回报。制定政策的时候,有阶段性的问题,比如DVD,在美国商户进行许可备案的时候,1997年每台DVD可能400美金,随着技术的发展,是会下降的,在美国现在可能也就40美金,两张碟片就可以换一部碟机,这种情况下如果定价体系MPEG4还是坚持原来的定价体系,我觉得很值得我们探讨了。因为百分点的

汇率会出现问题,实际上很多专利权人说简单定价很方便,市场售价是不一样的。我用百分比做审计、检索很麻烦,所以这个模式下我们认为需要检讨许可模式或者专利定价策略的一些问题。

  其实我们在进行许可过程中,更多的是我们在谈判,首先做技术探讨,是不是我的产品需要用到的技术,这个谈判过程是相当坚信的。我们以前跟一个电视许可公司进行十多年的谈判,从90年代中期一直到前不久我们才签定协议,我相信这个公司有这么大耐心,也知道中国在尊重知识产权,我们作为大公司肯定会有所体现价值的。我们检索之后知道这个技术是我们产品不可缺少的,理应给予专利权人合理的报酬。另外交易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各位专家和学者都很系统的讨论了,我先谈到这里。

  谢谢各位。

  袁德:代德建处长从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彩电行业介绍了长虹专利许可的经验,我觉得长虹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是非常可取的,为什么呢?大家知道,第一代彩电引进的时候就出现过重大失误,当时有一个国家,趁着我们很多企业的老总、总工程师、总经理,不懂知识产权而钻了空子,跟我们签订了合同,在知识产权上说严重一点是把我们骗了。我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引进了大量的彩电技术,实际上卖给我们技术的国家,不具有彩电的知识产权。前些年,到90年代之后,我们国内市场饱和,我们中国的彩电开始出口美国市场,美国R21公司马上提出来中国的彩电侵权的问题,后来我们查了一下确实是由于我们不懂得授权,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被人家钻了空子,我们不得不跟授权签了合同交了费用。才再次进入美国的市场。跟第一代引进彩电的专利技术相比,我们长虹确实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数年地掌握了跟专利公司的技术和许可。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这方面,在座的来宾、代表里面有没有来自中央企业的,在这方面我们仍然有欠缺。前些时候我到南方去,一个企业要引进日本的子弹头悬磁浮列车技术,我们派了7个人,没有人懂知识产权的问题,那怎么谈判呢?因此我看长虹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下面我们请谢先生介绍一下他所积累的经验,

  谢燕村:经营一家企业取得的一些专利或者技术的许可,其实是不可避免的,那是很多场合的入门卷。从炬力这边的许可案件里,有三类背景,一种是锦上添花型的,就是说当你做它的时候,可以有几步跳跃,节省很多开发资源,可以让你的芯片、产品看起来更漂亮、更好,比较有吸引力,我们就称之为锦上添花。第二是要求人家,趁他现在给他授权。还有恶意的,在炬力这边取得的许可有这三种方面的特制,我们说锦上添花型的是比较正规的,比如我们要做一个新的芯片,我们发现旧的芯片里的运算频宽不足以应付市场新的需要,象这样的许可谈下来双方都在善意的基础上,税率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令人吃惊的地方,谈这种许可是最愉快的,如果老总告诉你需要多少时间,三个月、五个礼拜,都可以都很好谈。

  第三种就非常辛苦,他根本不当你一回事儿,不看在眼里,这时候要用很多计较、方法,甚至不可以曝露你原来的目的,否则第二类型会变成第三种类型。这个东西比较花力气,时间也很难把握,这个不太困难。比较困难的是第三种类型,敲你的门,信都塞到你的邮箱里了,作为公司里知识产权负责的窗口,这就是公司使用到我们的能力的地方,谈起来比较辛苦。大家遇到这三种类型,甚至第四型、第五型,花一点心思,应该都可以克服的。

  袁德:谢先生长期从事集成电路,以及IT行业的一些知识产权工作,大家知道,集成电路这个保护,在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知识产权的门类。我们在参加WTO之后,已经实行的集成电路的不同设计保护。而且,现在逐年都在增加,我们的很多集成电路的设计公司都把自己设计的集成电路,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登记,这里并不排除有一些单位利用反向工程来取得自己合法的开发权。我们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不保护里面的想法,不保护里面的构思,实际上不少单位都采用的是双重的保护模式,即把集成电路的构思申请专利保护,又把专利本身,20层、30层、0.15、0.25、0.8,都申请集成电路设计保护,我们谢谢谢先生,下面一位请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合作部高级经理胡锐博士。

  胡锐:我介绍一下我的部门做的事情,我的部门叫做微软专利技术合作中心,举个例子就比较清楚这个部门做什么事情了。微软全球有6个研究院,美国有三个,英国剑桥一个,中国在北京知春路,新建一个在印度。研究院雇了800多名研究员,数字来看实际上是很大的。美国任何大学可能就是2000名,但并没有那么多人做计算机的研究。我们雇的这些研究员,数量大于美国任何一所大学。研究院有15年,每年会有两千多项专利。亚洲研究院知春路这个也有10年了,绝大部分我们的发明创造束之高阁了,都没有放到产品里,所以也就成立了我们部门叫专利技术合作中心。

  举个例子,我们在中国去年的时候,有一个技术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了一个叫做个性化脸谱,技术本身很简单。拿一个人的照片,变成卡通的形式,可以是不同的模板,可以是哭的、笑的、有头发、胡子、没有头发、胡子,可以把下巴拉长等等,有不同的民族服装穿上去,拿给微软产品组。这些人都看不上,说这个有什么用?马上就束之高阁了,我们把这一整套技术给了湖南一家公司,他正在开拓手机动漫这项业务,他很敏感,说这个技术很不错,把他给我们吧。我当时没有加入这个组,不过可以谈谈这个问题。当湖南这个公司感兴趣的时候,美国有点着急了,说不能给别人,我们说你当时不要,怎么不允许我们给别人?我们还是授权给了湖南这家公司。这个技术本身来讲是挺小的技术,而且存在很多问题。但即使这样,湖南公司有两点特别比微软做的好,第一点对市场很敏感,知道中国市场需要什么。第二沟通创造的时间特别快,我们给的就是API、SDK等等,大约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推向市场了,把你的照片通过PC、手机传上去,然后把卡通形象传下来,用不同形式可以送给不同的人,或者在游戏里放在头像上。

  即使那样,我夏天了解了一下,每天有4000到5000下载,每季度有40%的增长,我们感觉到有人写过一本书《世界是平的》,并不一定,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形式,这个技术很可能在微软就束之高阁了,但在中国的公司,变成了大家都可以用的技术了。我们在中国也就是半年前成立的,主要是把研究院做的技术,让它的产生效果,主要的是为了促进本地软件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付费,一种是成立一个公司,专门做这个事情,微软出一个比较大的技术,然后找一个创业的人和VC,按技术占股份,这个公司利用微软,大概三年、五年会被收购或者上市。说我这个技术就我要,不能授权给别人,这都是可以的,或者只在电力行业不在别的行业,都是可以的,都是很灵活的,大概做的就是这样的情况,感兴趣可以会后交换一下名片。谢谢大家。

  袁德:胡锐经理介绍了微软公司的情况,从胡锐介绍的,我们看到了微软公司的另外一个情况,我们经常听到的是Windows,版权许可、跟中国企业、用户的纷争,看到胡锐经理这个部门跟它的任务恰恰是要跟中国企业来合作、共同研发的。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谢谢胡锐经理的介绍。下面我们请胡亦台律师介绍一下他所从事过的专利诉讼的工作。

  胡亦台:专业许可部分是从不同角度看的,虽然我做的大部分事情是专利诉讼,我在谈判一个专利许可的合约的时候,我觉得那是最复杂的。因为专利许可合约包括太多太多的法令,基本包括了合约法令、专利法,至少在美国。如果合约是跨国。,我们要看管辖权,一个台湾公司和日本公司谈了专利许可合约,结果让我看下,结果发现一个条文,如果有纠纷的话,是使用美加州法令。我的反应是为什么跑到美国去呢?他们说台湾公司不相信日本人,不愿意去日本法院,因为认为肯定向着日本人,日本人反过来也是不想去美国的法院。所以这种到美国去,合约说我要到美国来,美国法律不受理,美国的法庭说你的日本的东西卖到台湾这个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跟我美国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在许可合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

  我跟客户讲这个案子以后可能会变成孤儿,跑到美国去法院不受理,怎么办?合约里面牵扯到很多事情要考虑,举个另外的例子,袁老师提到过,外国公司非常有经验,他们派的人是IP部门的人,如果台湾或者韩国,他们在意的是拿到授权,他们没有想到如果说今天他被许可的专利卖了怎么办?或者今天公司五年后、十年后做了改变,今天要把公司某个部门要分出去,那怎么谈呢?要重新谈专利许可的话,谈的价钱肯定不是上次的价钱,他会多收钱。所以你撰写专利许可的时候,不是光看到今天和约怎么拟,要看五年十年后,我在七年前处理一个案子,我的客户跟美国公司拿了专利许可,而且是授权人有义务帮我的客户提供一些资源如果有任何问题的话。合约签了不到一年忽然发现他们公司被卖走,他的专利,一起被买走了。买授权公司的公司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客户说,因为我们公司不是做所谓的授权公司。你的合约的违约部分我们不做了,可以吗?这件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这封信是在美国圣诞节之前发出来的,我们认为这个事情非常大。赶紧花两天时间写了一个状子,马上告上去,法院下命令你们公司的项目不能继续进行,要把合约解决之后才可以。那时候我们把所有金钱、资本全部冻结,法院不允许冻结,我们怕案件之后他们把所有的钱都那跑了,我的客户就没有钱。所以谈合约许可的时候非常重要,我想讲今天你签了这个事情,不知道合约会不会有问题,出了问题可能是五年十年后的事情。但是在我自己写合约的时候非常心虚,因为怕自己漏掉的东西,五年十年后可能觉得没有考虑到,当公司转让的时候对双方的利益没有考虑到,那会有很大的问题。

  袁德:谢谢,下面有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魏衍亮先生。

  魏衍亮: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全国各地的企业有机会交流。首先中国的知识产权的发展情况,简单介绍一下,据我们观察了解,中国知识产权许可这方面是非常繁荣的,每年8万多件,是美国的10几倍。专利许可现在做得非常活跃,中国现在成立了非常大的专利联盟,加入一个专利有3千多篇,这个企业打的官司全部都打赢了。里面有300多篇专利,而且做的非常成功,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国内很多企业做的很成功。做许可形势很多,原来教科书里讲的生产许可的方式,实际上许可方式很多。像有的企业打官司打了很长时间,最后和解了,你用你的专利我用我的专利。现在很多许可的方式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很难放在某个模式里。而且知识产权许可的市场不是那么简单的是知识产权许可,有的企业花了几十亿欧元买了设备,我想有知识产权的成分,我想还是卖的知识产权,还有很多企业买国外的技术服务,派两个技术人员过来,教你怎么做。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如果签一个专利许可,像微软软件的授权,口径很狭窄,实际上中国的许可市场还是很大的。

  实际上也出现很多问题,中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做的很好,相反国外的企业很强使,做得非常规范,也未必是这样的,可能通讯行业华为就把很多外国企业打跑了。中国有的企业一个专利能卖两亿,外国的公司可能没有,这种情况下是中国企业自己做出来的。国外的大企业来说,他们做的也未必很好,像微软前两天也出了事,他们Windows98、Windows2000、XP、Vista系统,买的技术买错了,到现在可能微软也刚刚发现,Vista也付钱了,但是买错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包括国外很多大企业从事资产工作也是出了问题,我们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水平怎么样,在某方面做的还是很好的。

  模式上来讲是非常多的,我感觉中国的国情出现很多许可方式,国外是没有的,国外很多协议。我发现中国出现一个情况,通过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跟国外从事知识产权的许可、知识产权的贸易也好,现在非常繁荣。他们的契约、合约都是用英文,处理专利都是英文,我们跟国外是非常接轨的。很多中小企业规模很小,但做的生龙活虎,每年发明专利一百多件。内部整个公司的知识产权和约基本都是英文,因为他们的合作伙伴都是国外的,中国很多企业里面关于知识产权的协议选择的都是国外法律,像美国法、新加坡法、香港法,而法院很多不选中国法院。中国的民营企业里,可能牵扯到的知识产权协议大部分选的都是国外法律,而且是国外法院管辖,觉得国外的法院更便捷一点。技术合作里的许可是非常多的,许可模式也是丰富多彩。

  像中国知识产权许可也出现很多问题,像资产许可歧视问题,同一个产品同一个专利,对日本可以允许半年之后再付专利费用,对我们的压力可能就大一点。可能对国外签的是保密协议,一台5美金,跟我们要12美金。你买了我的专利之后,必须做一个新闻的声明,必须包括什么条款,实际上这种声明在国外协议里是没有的,可能觉得中国企业不规范,所以必须给你压力大一点。导致中国企业在许可贸易中有一些抵触情绪。

  现在出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知识产权的门槛高一点,不是大家随随便便就能进来的。如果一个行业企业想进来就进来,想用什么技术就用什么,就会恶性竞争,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为什么这么快?因为咱们中国十几年来的发展就是低价竞争,对整个中国的行业是不利的,所以很多骨干企业发现必须通过知识产权把行业门槛提高了,把小鱼小虾赶出去,使做行业的人越少越好,剩下几个龙头行业,这样这个行业才可以健康发展。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价格这么低,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是比较低的,如果再强一点,门槛再高一点,很多企业不是没有什么研发、技术就可以进来,这种情况如果避免,没有这个前提,中国的企业就起不来。如果每个产品就几块钱就,就没有资金做研发。作为知识产权许可这块可能会发展得很好。

  袁德:五位来宾就他们对专利许可和转让给大家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在我们国家跟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差异,我们的国家实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世界上流行的观点是技术转让,过去没有专利许可的观念。到现在为止,有一些国企、大院大所仍然在做技术转让。但从国际市场上来看,技术贸易里,80%是授权贸易,有20%也往往和专利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在座的这些企业代表,专利的基本转让观念在企业里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的,而且媒体上有一种误区,好象用了别人的技术,给人付了专利费是不太光彩的事情,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其实这完全是国际惯例。在对话之前,我曾经跟代表进行过交流,大家就专利许可和转让问题这方面都有问题。我把它归纳了一下,在这里跟几位来宾共同讨论。第一个问题是签订一份什么样的专利许可合同是成功的?这样最基本的问题,我代表企业跟人家签一个专利合同,怎么样签成功了,怎么样算是失败了。首先请长虹的代德建先生,从企业的角度讲讲你的观点。

  代德建:什么是成功的。我很赞赏惠普的程先生讲到的双赢的模式是很成功的。这个话题涉及到了很多。第一就是对专利技术本身的必要判断,是不是我产品要用的,市场不管是许可人还是被许可人,我们需要的是盈利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最关键的是刚才提到的一个百分比,或者是我们许可费用的问题。专利许可人要靠这个收钱的,要有多少钱,我们被许可人,缴了这个钱,我的产品能不能盈利,如果不能盈利我没有必要做,或者是诉讼的那些。我们坦率讲,首先是把合同的管辖权是一部分,包括争议的处置,还有时间的要求,尤其是我们的电子IT行业变化是非常快的,新的技术有可能很快就有替代技术。当然有可能许可人说,这会减少很多马上,每几年要讨论一次。要看怎么约定他了,关键是说我们怎么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样对我是成功的,对专利权人也是成功的。

  第二,所有的协议的可知性包括审计条款、争端处置,还有技术的回收,因为我们通常赞赏一个观点,你授给我的时候,不单单是一份合同,而是做好后续发展。有些公司要求把这个技术回收给我,我们也可以谈一个条件,我回收给你也要得一些优惠,如果是强制回收、免费回收的话,有的公司有这样的策略,在谈判过程中双方的分歧会有很大。最重要的是双赢,我们赞赏大家来共同繁荣这个市场,这个市场不是靠一个公司或者几个公司独占的需要大家繁荣,技术交易才能促进整个的发展。如果技术不去交易,像很多公司只做许可不做产品的。我想为我们最终利益能够平衡。

  袁德:长虹这方面确实积累很多经验,长虹作为四川的大型企业,在签专利的时候出现过重大问题,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到处在建大型水电占,特别是美国GE公司调查了中国的河流情况,开发了很多建立水电站的结构,制造技术以及修复技术,我们有一家大型的四川企业签了一个合同,允许让GE公司使用三峡的水轮机组,合作很不错,三峡水利机组建完之后,我们招标长江直流的主要发电厂,比如金沙江,总投资额在200亿人民币,这个大企业接到了GE公司发来的贺函,按照合同规定你们不能再使用我们的技术,结果造成这个企业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了。这就是很重要的教训,这样的合同不应该说是成功的合同。请胡亦台先生从律师的角度谈一下成功的合同怎么签算是成功的。

  胡亦台:其实就是双赢很重要,很多贵宾提到许可,他们本来要做的事情,企业要做买产品,相当的许可要存在,这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我觉得是长期不会有问题,刚才的合约可能很典型,签的时候是很好的和约,但后来出了问题,是因为当初没有想到,如果和约到期的时候,怎么办。对我来讲,我觉得我常常扮演的角色,尤其在谈判撰写合约的时候,我扮演非常极端、悲观的方面,我是永远看如果说合约出了问题怎么办。对我来讲合约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解约,对我来讲是我最先看的,对我的客户来讲,他可能看第三条我要付多少钱,我要付多久,对我不是。我不敢保证这个东西肯定没有问题,但一个成功的合约,就算双方5年后出了问题,这个合约必须解约,我希望在解约条款,把我的客户权利、义务保存住,对客户来讲,是最好的合约。

  袁德:谢谢。下面一个问题专利合同中的风险有哪些、怎么规避,请谢先生。

  谢燕村:袁德主任考的是机制问答,和约当中所藏的风险基本上很多,每个状况不同,比如说付款和收款的对象问题。目前为止我们国内税的部分很清楚,如果从国外把钱付进来,付的是多少钱?尤其像现在人民币这样,合同上是人民币每个月要40万元,如果当初写的是美金这两个合同就不同了,谁来承担风险。如果到了2008年,币别就是很明显的风险,不同的合约、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风险。另外比如税,税的问题也要遇到,比如有些国家签的是双方有税优惠的问题,这个东西就没有什么计较,是我付或者他付。但如果双方国家在归类许可的付费项目当中税率也是风险,等到开始付钱的时候,税的部分没有谈到,都是一种新的风险。这是我一时之间可以想到的。

  袁德:在风险背后有可能会双方发生争议,我不知道胡锐微软在发生争议的时候,处理方法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走司法,一个是走仲裁,我不知道微软公司走的哪种渠道?

  胡锐:我们有律师,结果律师要审批通过的,很多细节都会设计到。即使这样还是发现一些问题,我们定价是这样的,我们跟湖南长沙的公司谈,我们先有一笔钱有几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自己的人、律师的费用,第二方面每个协议都要有相关费用产生。第三设立一些门槛,不希望研究员辛辛苦苦做的项目被别的公司拿去了,我希望有一定的门槛,你会认真的开发这样的技术,使它走向市场。再有因为技术赚的每一块钱里可能分多少,因为我这个技术带来的那部分,当然这部分不好定义,也需要谈的。比如长沙说我们按照这样做,每个季度付钱,付美元,但付了几个季度之后他发现有个问题,我们是用美国公司签的,把钱打到了美国去,就说不合算,第一要交给国家5.5%的营业税,中国要把钱打出去还有10%的税给政府,可以把这个证明拿去跟美国政府说这块收入已经在中国交过税了,但是我们不愿意这样打,跟中国签的话根本不用付这部分钱。我们的条款里我仔细读了一下,也存在不确定性,有的条款说这应该你付,这个应该不用你付。

  袁德:专利许可确实存在风险,因此造成很多企业在专利许可的时候作出错误的决策,据我了解,我们南方有几家企业遇到这种情况,中国科学院的一个高级工程师,设计了一种高压电饭锅。过去我们做饭有电饭煲,是通电的,但没有高压。另外在煤气灶上用的高压锅,有高压但不能自动灭火,容易出危险,他就把两者结合起来,电动高压锅,能自断电,保留了电饭煲的优点又保留了高压锅的优点。他曾经到大企业主动要求转让,结果企业老总觉得没什么市场,把专利权人撵出了企业。他又找到第二家企业,这个企业刚一开始说要转让费,产量是一年500万台,转让费一个电饭煲只收5毛钱,就是250万,一次给我250万就把专利转让给你。但老总觉得这个产品会有市场么?能赚钱么?下不了决心,因此签了一个合同,是一个许可合同。每一个高压锅给他几毛钱的专利许可费,现在市场的情况是什么呢?这个高压锅卖到8个亿了已经,一年拿的许可非已经超出当年他要的转让费。而且市场预测,这个高压锅,全国的市场1180亿,我们每个家庭如果配了这个锅,整个市场是1180亿。所以这个老板非常后悔,关键是对风险没有正确的评估,核心的问题就是企业拿到专利是为了赚钱的,是否能赚钱是重大的问题。我们下面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技术是好的,我们来了很多跨国公司,有很好的技术,我们也想按照知识产权的规则来要求专利许可,我们也不想侵权,但是专利权人不转让给我,这时候我应该怎么办?请魏博士谈谈。

  魏衍亮:实际上咱们知识产权许可契约条款非常复杂,很多企业差别很大,许可模式分类的话有很多类型,不同的商业目的也可以分很多类型,为了产品促销做许可模式,还有知识产权收益做许可模式,还有为了市场控制做一种许可模式。国外有些企业为了市场控制不想别人进来,所以许可模式来讲是非常高的壁垒。比如

数码相机一个专利要10美金,实际上就是不想让你进的许可,这样如果通过反垄断的话很难制衡它。反垄断案件是很少的,市场本来就是排他权,我可以许可也可以不许可,所有专利如果给一个强制许可,那专利就没有价值了。除非说情况非常严重,市场控制力太强了,可以通过一些强制许可的措施,但实际上这种案件非常少。不要说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关于强制许可的专利案件还是非常少的,发达国家主要是医药有几个案件,也是非常少的。为了商业目的做,咱们国内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这种契约模式在中国是非常普遍,我雇你进来了,你的的资产给公司,你产生的知识产权公司可以免费使用,如果你不在了公司就不能使用。合同管辖选择雇员在在国外有不动产法院,首先有限制了。如果合同里跟前面的合同有矛盾了,按现在的合同为准。如果员工被解雇,知识产权就可以被带走,如果员工自动辞职,那公司可以继续使用,你前面做的都白给公司了。这种合同的设计使很多技术人员成为的奴隶,在中国是很普遍的。还有不同许可分类,中国的许可也出现很多类型,像按地区的调查,还有代理销售许可违权包括分享收益,很多类型,不分制造和限制授权。中国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公司知识产权部拿到这个协议,跟知识产权部的人员签一个协议,不把公司的专利许可给雇员,雇员拿到全国的知识产权大奖,然后让你去打假,公司给你一定的底薪,起诉的时候是以个人起诉的,他拿的是跟公司有协议的。你可能做得越来越多,这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好的。中国有很多非常多的复杂情况,这个公司是招商企业,这个公司是什么企业,资产申请以老婆的名义申请,关系很复杂,在中国国情下,自己设计的许可的方式很有意思。如果说国外大企业的知识产权如果不给中国公司许可,能不能通过反垄断方式抗衡,我个人感觉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这么做可能是中国的损伤,本身知识产权设计的目的就是排他权,如果中间评估他的话我觉得可能知识产权作为排他权的丁赋就保不住了。

  袁德: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我们很多企业的一个比较多的问题,人家技术很好,我们也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则,人家就是不转让给我们,魏博士已经介绍了一些方法,国际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开发很多很多改进专利,适合中国国情的,你要是想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绕不开我这一步,比如说原来我们有一个典型案例,我们也是台胞了,搞了一个支票

打印机,到大陆申请一个专利,也授予了专利权,原来想自己在大陆独自生产这个产品,但遇到一个大问题。到中国银行总行去,人家看了把的打印机样品,给了一个结论及说你的东西在大陆不能用,因为台币里没有角、没有分,打印机结构很不错,他恰恰打印轮上没有角没有分,肯定在大陆上没有用的,但他没有改进。有家公司在他的技术上改了一下固化软件,在打印轮上加了角、加了分。后来一看人家也是专利,也没有投入生产,只是出了样机,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是不侵权的,最后结论是两家合起来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到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批准在全国使用,第一年产值2千万,第二年产值就4千万,通过这种改进,解决了许可问题,当然还有一条重要的权利大家不能随便丢弃,就是我们强制许可。

  也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我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20多年,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发条上虽然有一大条强制许可,没有一件强制许可的案例,我们的企业还没有重视这个权利。如果你的专利实施必须依赖前面的专利,就是不让你实施,你可以用强制措施,当然是以和为贵。

  今天下午对于专利许可进行了一些讨论,我们五位来宾介绍了他们的观点和经验,我们再次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讲演,谢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