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图文:信产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谢学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12:09 新浪科技
![]() 图为: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谢学军(骆磊 摄) 2007年11月29日-30日,“IP China 2007暨中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高峰论坛”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知识产权的丝绸之路”。新浪为此次高峰论坛的网络合作伙伴。 图为: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谢学军(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谢学军:我们IP China有一个很主要的目的,供大家交流和沟通,同时发布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作为主办方,为会议做了很多准备,我们也想借这个平台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公布出去。 应该讲,我们做全球数字音视频专利布局的大背景,我们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实际上是公共的服务机构,立足于共性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在信息领域里全球数字音视频的技术应该是热点问题,当然我们的研究稍微滞后一点。但现在讲,还是为时不晚。我们的主要对象有两个,第一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服务,我们知道国内很多企业专利工程师不是很多,一般都是几个人,做大型的研究可能会有点吃力。第二对象其实是想面向设计人员,根据我自己的体会,做好的设计工程师。因为国内很多企业都强调要出专利,自己要写专利,要想做到这点,很好的办法就是看别人怎么写专利,哪些地方都有专利了,我们做专利数据库,一个是为中小企业另外为工程技术人员研发过程中,看看哪些点上已经申请了专利,或者是已有了的专利。 我的研究有几部分,第一是背景,第二是技术路线和技术分类,第三是全球的专利布局,第四是研究之后的分析,最后是介绍一下数字音视频的专利数据库。 大家知道,MPEG在数据音视频领域是一个里程碑的标准。我其实从大学毕业以后,一直有一个疑问,数学都学了什么?直到我工作很多年,上了博士,研究音视频技术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数学和产业界最完美的结合,目前来讲从我知道了解的就是音视频这个地方。但是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入,其实觉得音视频的标准最成功的地方不是把数学引进来,而是商务的模式。商务模式的使用使得这个标准快速的产业化。目前来讲,最主要的国际上的音视频编码有两大系列,一个是ISO,还有ITO的标准,这些标准制订一方面极大的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之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与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相关的专利,我想有人研究过,但我想咱们国家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做过研究。第二个问题,当一款音视频相关产品设计出来以后,这个产品使用了哪些专利技术,向谁缴费,缴多少费。刚才讨论公权私权的问题,非常有必要。接下来反映了一些部分的收费情况,仅仅说明标准是收费,没有其他的作用。第三个问题,一些公司在某些领域有些突破,这个技术是不是真的是突破,还是早已经被其他人申请专利。实际上我们做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和系统的数字音视频的专利数据库。我们建立这个专利数据库从宏观上希望能够通过准确的专利情报,辅助咱们国家数字音视频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另外希望充分利用好政府扶持的作用,为咱们国家的数字音视频的产业链健康良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我下面讲的是怎么构建音视频数据库。 建这个库会有不同的人的做法,我们根据现在这个技术流程,先要对它的技术进行分析和了解、学习,我一直认为不管是哪个企业,做知识产权,很主要的是要了解技术,如果不了解技术,做知识产权法律方面很重要。但另外对专利的分析肯定要基于技术,在了解技术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的分析的技术路线是从技术路线入手,把整个音视频的编解码技术按技术模块分,每个技术模块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分析,反反复复的过程。应该讲,这个图是远远不够的,把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音视频涉及的专利讲全是很困难的,得需要一些手段。我这里只是列出其中一个手段,我们运作的时候要复杂的多。 按照我们的分类,把音频的编解码技术分了六个模块,当然对于编解码技术音频这块,实际上可能各个公司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我们给出了我们的分类方法。下面是视频方面的模块分类,视频相对音频规范的多,我们按照大类分了六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了很多小类,基本上组合起来音视频技术分类大概有30个小的技术点。我其实想讲一个问题,原来我的题目叫标准中的专利分析,但我准备的时候其实觉得很不合适,要对一个标准涉及到的专利做全面的分析牵扯很多方面,有些可能根本不觉得是技术的地方,但那些地区也埋有很多专利。我们根据自身的力量,根据我们的投入选出了很多关键的技术点,不足以覆盖数字音视频领域的各个标准。 进行技术分类下来应该进行检索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我不细讲,对每个技术点都会反反复复的进行清洗、阅读,上面对于一个技术点经过了将近7、8次的反复过程。当然还是强调仅仅经过这种检索或者关键词来把专利找出来,应该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对上面的工作,我们得出一个数字音视频在全球领域里的基本分布,一个在高产国家的分布,上面大家可以看出来,一个是音频、一个是视频,最主要的还是在美国,美国申请的专利在音频这方面是1168,视频方面有10237件。主要的区域从年度变化可以看出,在01年到05年之间,美国的专利申请量有一个较块的增长,英国和美国还是比较相近的。 在中国申请的专利高产机构主要有几个,最多的是韩国三星、其次是松下,我们也有一些专利。这张表就是我们统计以后全球的专利分布,在中国的专利有个数据,像环路滤波在中国有49件专利,但红色的数据实际上是我们参考了其他研究机构的结果,是几年以前的,AVS在04年的时候做的一个中国专利的分布研究,红色是他们的研究结果,这几年的发展在音频方面专利数量已经由04年到现在有了较快的增长。全球整个的数字音视频专利,根据我们前两个月的统计是31141个,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天都会有不断的更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在咱们国家数字音视频领域,咱们自己的专利数量还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下,有几种方法可以值得大家思考。第一通过企业的并购或受让,可以快速的增强咱们国家自身专利的竞争能力。我想要是接受转让代价可能很高,因为有的专利价格也是很高的。第二在研发初期我们应该多学习和研究日本公司在数字音视频领域的部署的关键专利。最早的技术在日本研究的非常多,所以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如果在这个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是非常多的。专利池咱们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做工作,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专利池的建立牵扯到方方面面,刚刚他们已经讨论过了。 咱们国家的中小企业更注重的是自身研发,目前来讲国内外的专利布局的情况,你要做一块技术的研发。在这个领域里都牵扯到什么专利,应该讲重视的程度很不够。但我想也应该可以理解,在一个公司还没有足够壮大的时候,可能首先关注的是我怎么把产品做出来,其次才是关心走向市场、国际化的时候,才会关心我的产品可能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刚才我讲了,我们为什么要建一个基础的专利库,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减少中小企业的工作量,我还是要反复强调,我们建的数字音视频的数据库只是一个基础的,不能覆盖到全球的所有数字音视频的专利去,但有了这个专利库之后,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己的研究。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的专利数据库,前面是对数字音视频专利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一个大概的流程和技术的分类,最后在逐一阅读、分析、筛选专利的基础上,我们从专利的技术特点出发,对检索出来的30000多专利进行归类和标引,主要是申请人是发明人、技术分类、技术模块、检索条件、国别分布、主IPC大类、主IPC小类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利用一家公司,基于数据软件上搭建的数据库,可以看出按技术模块我们进行了分类,像中间预测在全球有11187个专利,其中第13个专利可能就牵扯到两个方面的基础,一个是帧间预测,一个是熵编码,双击进去就可以阅读到专利的基本情况。这张图显示的是申请人检索,这是反映了部分的公司,可能有几百个申请人在我们的库里。另外可以按照检索的条件进行检索,我在这里不细讲。 我想我们建这个库,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解决基本的问题,可以在我们的库的基础上发现有哪些企业自己真正关心的,包括在某项技术研发的时候,这项技术在国际上有哪些研发公司、研发人员,这些都是我们提供的信息。 我们这个机构实际上面向整个信息领域,提供公共服务的,我们希望以我们的专业检索和分析,能够为业界提供一些有帮助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数字音视频的工作做完之后还会转移到其他领域。像CPU、DSP,包括一些软件,关系到咱们国家未来长远发展的技术领域,在这些技术领域,在国际上的专利布局是什么情况,我们会一块一块的做下去。我想以我们的工作,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我上午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谢学军博士为我们带来的报告,我们上午的主题分会就到这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