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EDS亚洲区公司事务副总裁柳尽染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14:49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EDS亚洲区公司事务副总裁柳尽染演讲
图为:EDS亚洲区公司事务副总裁柳尽染演讲(骆磊 摄)

  11月15日,中国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信息产业厅、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联合主办。

  图为:EDS亚洲区公司事务副总裁柳尽染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柳尽染:

  各位来宾,下午好!今天聚集在齐鲁的外包大会,来了很多外包业以及各个软件基地,各个城市的专家和精英,我也谈不上这个领域的专家,只是班门弄斧,但是有一些想法,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不久以前EDS跟中国

商务部以及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就是麦肯锡咨询公司,我们三家合作对中国的外包,特别是信息业的外包,究竟应该朝哪几个大的方向发展,做了一个研究报告,我今天想阐述的几点意见,也是根据这个研究报告得出来的一些结论,另外包括EDS在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所学到的一些东西和想法。

  服务外包以及离岸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这个框架已经是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今天上午在各位专家的讲话中也提到,所谓外包的概念,争论也好,讨论也好都还存在,因为有一些企业把它的工作外包出去,但是并没有离岸,只是交给本土的业务来做,另外有些企业,特别是日本的很多企业,把他的业务拿到成本比较低的市场去做,他是离岸了但是并没有外包,只是他自己企业本身部门的延伸,很多企业的研发部门放在中国也好,放在爱尔兰也好,其实就是他自己本身业务的一个伸展,他是做到离岸但是没有做到外包。

  今天在座的外包企业,主要面对的是又离岸又外包,咱把这个定义定的比较窄的话,我下面讲的东西也是在这个定义的范围内的一些看法。服务外包和离岸实际上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的一个重要战略之一。据统计,全球财富1000强里面,有95%的企业已经制定了公司离岸战略,平均每周大概有5到10个不同的国家寻找离岸的方案,离岸的可能性进行实地考察。比如说EDS上个星期在武汉正式开业,EDS离岸外包中心,还不到一个星期已经接待了三家从欧洲和从美国参观的,有的是我们现有的客户,有的是政府机构,他要来看在中国外包有什么样的机会,我们开业才一个星期就已经接待了三处,大家想想这个趋势是非常好的。

  据印度的纳斯康和全球的一个估计,2005年全球的离岸,我们对外包的定义是设在IT应用服务,IT基础设施外包,以及设计研发服务,它的产值达到四百亿美元,新的外包形式层出不穷,比如说咱们在国内现在做的离岸外包业务,大部分是软件开发或者测试,还有一部分研制业务,但是很大一块业务在外包行业里面是IT基础设施服务和产品的设计研发服务,这些都是属于增值量比较高的外包服务,随着通信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电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员的成本,特别是在欧盟的跨国公司里面,人员成本所占的比例就越来越高,这正是中国的优势,中国的通信系统、通信技术非常发达,99.98%的基础设施就是通信系统的保证是可以做到的,人员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据统计有不少跨国公司开始将IT基础设施服务向全球外包,可以节约30%的成本,在人员上节约成本达到60%,像这些机遇我们在国内还是刚刚开始去研究和开发,当然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可能对基础设施外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毕竟从理念上我们应该重视的业务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很多国家,中国来说国家政府来说,还是山东地区齐鲁的政府,应该把发展外包和离岸定为提升竞争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说大家都在讲外包,我们也讲一讲,这应该是作为经济转型,从单纯的比较注重制造业到农耕服务结合在一块,作为战略的一个部分。比如说印度把IT的离岸外包服务,成为它的国家重点产业的战略之一,印度在推进整个品牌的力度是非常实业化的。爱尔兰在发展IT应用服务和BPO的应用基础上,设计研发服务。爱尔兰有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每年要就爱尔兰怎么样进一步发展外包事业,有一个非常大的战略性策划,每年都要进行,从政府的角度给这个行业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刚才我们也听到专家们谈,关于离岸业务的竞争开始慢慢有了布局,但实际上还是供不应求,所在的离岸业务据统计到2010年为止,潜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美元,真正做到离岸外包的这一块还不到10%,这个机遇和选择还是很多的。

  发展外包服务可以帮助国家或者是本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也好,还是齐鲁地区也好,怎么样能够立足于独有的,特有的,自己的优势把握住这个机遇,以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首先有一点大家是有共鸣的,中国在初级人才、基础设施、成本、国内市场、外商投资以及与北亚的语言和文化上的接近,这是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山东地区跟北亚文化上的共同点是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应该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中国是拥有世界级的电信基础设施,它又有很多年的软件基地和基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咱们国家大概有150多个民用机场,它连接大部分的一级和二级城市,这也是外商在选择在什么地方设立外包中心的非常关心的一点,你的交通是不是便利,跟国际上的接轨能有多么方便,有30多个城市是有国际机场和国际直达班级,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印度是不能比的,如果我们要谈竞争的话。

  举一个例子,前不久我们带美国航空的客户,他们的业务100%全外包,现在逐渐从美国本土往国外包,中国印度、阿根廷是他们最大的三个点,我们带他们到印度转了一圈,又到中国转了一圈,他们的业务放在印度的多,我们希望他都往中国放,在谈的时候,他们说印度发展的很快,在这方面很成熟,但是出了这个软件园、科技园,大环境一塌糊涂。一到中国,大环境以及科技园、小环境都非常好,这就给客户非常好的印象,他说我到了这儿之后我不感到紧张了,不感到跟我自己平常的生活或者工作环境有天壤之别。原来我都没想到这个,我觉得只要软件园里面环境好,就可以了,但是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又是中国可以积极的去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到国外去接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浪潮的老总提到怎么样去利用中国在制造业上面取得的成绩,来帮助服务业,我觉得这一点说的特别对,因为从制造业的角度,并不是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大谈

房地产的价钱多么便宜,人力成本多么低,税收的政策多么好,这些东西都是没有长久性的,关键是当年在发展制造业的时候,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对企业的支持才是最关键的。

  刚才我提到中国存在的现有的特别好的优势和历史的机遇,跟国际市场的关键成功因素和做法相比,中国确实存在着一些瓶颈和挑战,比如说人才瓶颈,供应商能力的问题,国际客源的资源,中国企业传统的运营模式,加上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和法规政策支持。人才瓶颈从大面上来讲,中国有2000多万说日语的人,有3000多万说英语的人,这比美国的人口还多,但是这些大部分都是低端人才,从客户经理到高级工程师,从外包的角度来说,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这个在中国还非常缺乏,哪怕从成本上,我们做过一个总的比较,软件工程师是分成几级几级的,只要到了六级以上,中国的工程师比印度的工程师的费用还要高,人才的成本优势在六级以上就没有了,在中国本土我们做过比较,上海、北京、武汉、西安这些地方六级以上的工程师,从成本上比较在六级以上成本差不多,在座的有不少是搞培训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瓶颈,没有很好的高级工程师,没有很好的项目管理人的话,很难做过那些有经验的大公司。

  我想特别提到一点,要鼓励和发展中国的软件外包也好,还是IT外包行业,中国非常大的优势是本土的市场和本土的企业,中国有这么多大企业,应该用跨国企业的去衡量,这些企业的业务如果能拿出来进行外包,以此来扶持和培养一批中国的EDS,中国的IBM,这样这个行业才能发展起来。咱们很多软件外包企业是做的不错,几年内就发展到几千人,但是我去参观过一些,我也觉得他们做的特别累,一个是接活累,一个是有时候你看到博士生在那儿写软件、写流程,这等于拿着金子当铜卖,这也是很可惜的,人才一个方面不够,另一方面是运用不对。中国的企业应该率先把非核心业务包出来,这样帮助国内的企业,或者帮助在国内想要发展外包业的企业奠定一个基础,给他们的业务有一个新的来源。

  中国的政府在IT方面花费最多的,比银行业在IT上面的投入还要大,因为政府是个很大的机构,有党的机构,有政府机构,有各级政府,政府的电子政务为什么不能包给我们想要培植、想要发展,或者千百个实地城市,比如说山东的政府在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做法。新西兰政府所有的电子政务都是外包的,他要从跨国企业里面吸收一些经验和人才,但是他规定,我外包出来100块钱的活其中50块是跟本土企业合作的,你再分包给谁我不管,但是合同里面一半是你的,另一半是给另一个企业的,这个法律只能对政府本身的采购,对市场、对企业是没有制约的,但是政府是很大的一个客户。咱们山东作为中国的经济第二大省,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扶持本土企业的事情,也许有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简言之,政府层面应该一个是迅速达成共识,来很好的支持这个业务,再一个也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先外包,强化推动服务外包业的基础工作。再一个是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频率还是不够,可能是一年去参加过几次展览大会,真的要去拿到活,一个是在国外设机构,一个我觉得经常出去走,这样才可以为自己树立品牌的形象,再一个就是获取客户和客源。示范工程也是咱们比较得心应手的,中国很多事情都是从示范工程开始做,为了推动IT运营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有没有示范工程的可能性可以做。中国外包的国际品牌,“中国制造”这个品牌已经非常响了,有的时候还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中国外包”这个品牌还没有成立起来,远远不如印度、菲律宾、匈牙利,他们一提就是外包的基地。

  建立人才培训机制,特别加强培养外包人才的力度,现在有很多培训学院,像EDS招的人,招进来以后至少是三个月到半年的培训,也是跟培训学院有不少的接触,但是这些培训学院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老师是没上过机,没做过活的,教材也是几年以前的,真正的培训应该跟外包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培训单位也应该关心整个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而不只是盯在三个月几个月的学费上面。所以咱们的机遇是非常好的,但是挑战也是有的,我们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要盲目的去抄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