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美国中经合集团投资经理魏平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14:42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美国中经合集团投资经理魏平演讲
图为:美国中经合集团投资经理魏平演讲(骆磊 摄)

  11月15日,中国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信息产业厅、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联合主办。

  图为:美国中经合集团投资经理魏平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魏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的题目是引入风险投资,打造一流企业。我的演讲分三个部分:一、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集团。二、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三、风险投资概念及企业融资策略。今天在座的很多公司都已经融到过风险投资的资金,而且有的公司已经成功上市了,但是我相信还有很多正在成长的公司,还需要资金的支持。

  美国中经合集团成立于1993年,总部在美国就旧金山,在美国、台湾都有分支机构,我们累积有6支基金,约4亿美金的资金规模,我们会有70%的资金投向中国大陆市场,我们累积已经投了100多家高科技公司,有20多家在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推出,像纳斯达克,还有一些通过战略并购的方式实现投出,我们过去以CMT为主,包括互联网、无线、半导体等等领域,今年开始拓展新的领域,像新

能源,还有传统的增长性比较快的企业也在看,因为在中国除了IT之外,还有很多可以投资的机会。

  (图)这是我们投资的部分公司,比如分众传媒,这个公司是03年底投的,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在纳斯达克上市。傲游浏览器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它在全球有超过1亿的下载,当初我们投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现在非常好。北京信威是中国3G标准技术的拥有者,我们是1997年投的,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还投了医药领域的一个公司,叫Bridge,它是亚洲最大的临床实验公司。我们提出一个独特的模式,叫桥梁模式,因为我们在美国、台湾、中国、欧洲,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资源,我们希望能够利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资源优势,来帮助中国具有自主创新

知识产权的公司,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比较优秀的高科技公司,帮助他们发展壮大,中国的优势很明显,比如像软件外包这块,市场非常大,美国和欧洲的资金力量比较雄厚,科技比较发达,很多时候中国的企业就是比美国的企业晚几个月。我们的桥梁模式也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引入到他们的案例库。

  我们在全球的资源,IBM,北电、西门子都是我们的股东,所以我们有比较雄厚的资源,相对于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比较好,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客户。

  投资战略,在中国我们注重贴近消费者的服务,会投资早期或早期扩张企业,我们希望投细分行业的前三名,比较喜欢本土化的团队,但是一定要了解整个行业,比如说外包,熟悉本地的市场业务,但是同时必须了解国外的市场。我们评估一个企业是不是可以投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但是比较重要的就是管理团队,我们希望股权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股权结构比较复杂的话,会在后续的发展中引起一些问题。

  商业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验证了。

  中国风险投资在互联网泡沫之后的几年,发展的是非常迅猛,大家可以看到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已经达到了17.8亿美金,比2005年增长52%,2007年到目前为止发展势头仍然非常好,投资的盈利比去年还要多。作为海外的投资公司来说,我们希望在海外上市,但是现在国家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对海外上市要求比较严,同时由于国内的资本市场股权改革以后,给国内的推出提供了很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在国内推出。

  从行业分布来说,IT行业总的来说,这两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占大头,60%多的份额,传统行业和服务行业增长比较快,医疗设备增长也很快。

  投资阶段一般分早期、扩张期,通常来说投早期和扩张期这块,一些PE公司投稍微往后的阶段,现在划分期不是那么明显,互相有些渗透。在地区方面,北京、上海还是最集中的地方,另外深圳、广州,二线城市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为二线市场有很多好的机会没有被发掘出来。

  (图)这是获得风险投资的一些外包企业的例子,作为软件外包企业来说,吸纳资金进来可以很快速的扩张自己企业的实力,同时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然不是唯一的方法,通过收购的方式迅速扩张,包括像海辉、软通动力、中软国际,他们都采取了一些收购的战略,可以快速的发展。

  我介绍一下风险投资的概念。一般分几个阶段:天使投资或自筹经费、投资早期阶段的VC、投资成长期的VC、投资成熟期的VC、投资者退出。

  投资越早公司的股指相对低一点,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倍数,我们投入的资本额不是特别大,我们现在一个项目会投100万美金到1000万美金之间,PE倍数没有那么高,可能就是几倍的回报,但是他们的资金量比较大,从总的资金回报数额来说可能是差不多的。

  对于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我们更倾向于投扩张期的企业,因为你的企业到了800人或者1000人以上的时候,企业就看的比较清楚。看几个方面:首先团队是要看的,你有没有相关的经验,有一些海外的经验,或者在一些国际大公司工作过,你可能有拿到客户的能力。二是管理、产品,你的产品是不是能够得到市场的认证,你是不是拿到CMM认证,像ISO认证。三是看你的竞争优势是不是可以持续,因为任何一个公司要长远发展下去,要有核心

竞争力,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取决于你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Divx是我们在美国投资的一家公司,它是做视频软件的一家公司,它的技术非常好,但是曾经一度陷入困境,因为它的商业模式不清晰,大家都在用Divx格式,但是不知道怎么赚钱,后来我们利用在中国的资源,因为当时的DVD很好,把这个格式迁入到DVD里面,这样随着DVD一块卖了,去年9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我们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

  流程是这样。风险公司投资一个企业,第一步通过商业规划书,如果我们觉得商业计划书可以的话,我们就会约来见面,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访问我们公司的网站,也有业务电话,约见之后觉得谈的不错,我们就会做初步的评估,大概花两个礼拜的时间,了解一下市场怎么样,竞争对手访谈一下,如果觉得可以的话我们会发投资意向书,投资意向书一般会有独占期,大概是两三个月不等。之后,如果觉得可以,我们会进行调查,包括法律和财务,最后觉得不错的话,就完成这个协议的签署。

  我提一点建议给融资的企业。在中国钱很多,有好项目不缺钱,投资方才是我们邀请的投资方。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