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英特尔可行性机制保障持续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09:31  新浪科技

  2007年10月10日,英特尔研究论坛在京顺利召开。“源动创新,恒致千里”的大会主题进一步显露出“创新”对英特尔的重要意义!就在9月,英特尔公司又传来好消息:英特尔连续第9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报告中指出,英特尔“再次巩固了在技术企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领导地位”,英特尔在创新研发等指标的评测中,得分遥遥领先——不可置否,英特尔的持续创新行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事实上,英特尔4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其不懈努力、卓越创新的历程。

  早在1971年,世界上的第一枚芯片在英特尔诞生,至此,计算机行业拥有了强劲的心跳。随后,英特尔以一枚Pentium芯片开创了“奔腾时代”,并在为其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又引领人们进入了崭新的“酷睿时代”。从双核裂变为四核,向百核进发;由65纳米跨越45纳米,直面32纳米——摩尔先生“单块硅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两年增加一倍”的预言为事实所印证,并成为PC主要功能元件所遵循的金科定律,而与此同时,英特尔亦逐步奠定了其产业创新引领者与实践者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

  今天,立足于实践的英特尔不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论,更将创新的内涵与内容进一步丰富与延展,涉及技术,应用,合作、人才等多个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英特尔更在意将这些经验、方法和成果与业界一同分享,从而加速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在2007英特尔研究论坛中,我们已然看到:英特尔以创新为引擎的“巨人之舞”正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可行性机制保障创新

  对产业而言,英特尔是令人折服的领导者,其以卓越的前瞻力和洞察力指引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说,英特尔的每一次跨越式创新都意味着IT产业巨大的腾飞,从而引发IT生态链条上的连锁反应。在英特尔眼中,创新本身是多维的,但不是盲目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并将创新思想真正转化为有利科技、产业和社会进步的创新成果。为此,英特尔已经探寻出一套具有可管理、可实施、可推广的创新保障机制,并已在创新实践中发挥出了关键效用。

  在2007英特尔研究大会上,英特尔公司企业技术事业部资深院士兼通信技术实验室总监康凯文博士将一重要的经验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以为同业者的创新研发提供借鉴。康博士介绍:英特尔将创新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创新规划、技术转化和产品开发,其中前两个部分十分关键。

  在规划层面,英特尔的创新管理机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一项技术战略长期规划(TSLRP)——即每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征集有关技术主题的创新抽象想法;由CTO贾斯汀所领导的技术委员会(这是由英特尔院士、部门首席技术官和副总裁组成的多元化小组)进行评估,确定若干TSLPR主题;组建团队,并在技术委员会的提导下开展TSLRP主题研究;然后向英特尔管理委员会成员(MCM)及院士们提出成熟的 TSLRP研究;最后以技术或科技创新为准则,选择4-6个主题进行进一步有系统的研究。TSLRP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由下向上提交具有震撼力、超越发展蓝图和突破性想法的重要途径。2007年,在这一全新开放式的流程上产生了约500个抽象想法,其中5个获选。

  技术转化就是指如何高效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是众所周知的困难环节。很多像英特尔一样的企业,由于部门分工明确,核心研究机构常专注于前沿研究工作,产品部门负责具体产品开发——如此,在研究成果从技术产品转化的过程,效率成为首要问题,进而导致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在此阶段夭折。这在产品开发周期图上被形象地称为“死亡谷”。

  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英特尔采用了名为“携手探路”(Joint Path-Finding)的管理机制。其核心思想包括两方面:所谓“携手”即研究团队与产品团队进行资源联合配置,共同组建成果转化团队,确定项目需要达成的指标;所谓“探路”即为已确定的产品方向评估筛选各种技术与实现方案,并与相关产品路线图的某个阶段紧密联系。在英特尔,“携手探路”有多种实施方式,如研究部门与产品部门的联合实验室,虚拟团队,隶属产品部门的研究团队等等。在这一管理机制中,研究机构需要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成为推进研究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该项目成果将直接进入产品开发阶段。目前英特尔产品中的主动管理技术(AMT)即为“携手探路”管理机制的成果之一。

  康凯文博士表示:“方法和经验的分享对创新来说尤为重要,英特尔作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成熟的经验,理念和最新研发成果与业界分享,帮助产业各方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借鉴经验,少走弯路。”

  全球协同创新应用

  由于遵循“Tick-tock”模式的发展,第一年推出新一代的硅制程技术,第二年则会推出新的微处理器架构,英特尔始终傲立于业界的领先地位。最近,英特尔中国区产品总监洪力对“Tick-tock”模式的优点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它能够让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器研发中的风险;而且还可保证最终的交付到用户手中的产品稳定、高效且极具

性价比。”

  早在酷睿微体系架构推出时,英特尔便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计划:2007下半年,推出采用最新的全新高k栅介质和金属栅极材料的45纳米制程的Penryn处理器;明年推出全新的Nehalem架构;到2009年采用32纳米制程的Westmere处理器将问世,2010年,全新的微体系结构Sandy Bridge亦将登场。就在9月18日于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秋季IDF大会上,人们欣慰地看到英特尔正按着即定的发展路线稳步前进。

  业内第一款32纳米芯片在秋季IDF大会上亮相,其将超过四百万个晶体管集成在仅有小数点大小的面积内!英特尔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先生为与会者描述了即将推出的基于革命性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技术的英特尔45纳米Penryn系列处理器能为计算机用户带来的优势体验,并表示:“英特尔计划于今年11月推出业内首批45纳米处理器产品,英特尔还将第一次展示了预定明年上市的下一代Nehalem微处理器架构。”

  而除了制程的发展,英特尔在多核领域的发展可以用“迅猛”一词形容。在2007年初,英特尔便宣布研究出世界上首个内含80个内核的单芯片,其尺寸并不比一个指甲盖大多少,而耗电量却低于当前绝大多数的家用电器。这正是英特尔公司创新性的“万亿级计算”研究项目的成果。2007年北京春季IDF期间,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贾斯汀还展示了每秒二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多核芯片原型。

  据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杜江凌博士介绍,“万亿级计算”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技术,即万亿级浮点计算,万亿级数据存取和万亿级通信。目前,英特尔的研发团队与全球的研发团队一起着力于研究硅光传输技术,即让硅发光,这样一来,两个处理器之间,或处理器与芯片之间可以以光速进行数据通信。在2007秋季的IDF大会上,英特尔便展示了其在硅光子学领域的最新突破:即一种能够以 40 Gbps 的速度对数据进行编码的硅激光调节器。

  从纳米、多核,再到万亿计算,英特尔全球的研发力量正协同作战,创新应用,共同推动全球IT产业的大步发展。

  合作创新与人才培养

  以“创新”为引擎的英特尔,不仅将创新的理念融于技术和应用,更将其延伸到了合作与人才培养等层面。对英特尔而言,合作意味着多赢,而只有多赢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为此,英特尔不仅与OEM、ISV广泛合作,还与大学紧密合作,一同创新。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然而芯片需要依赖于软硬产品的完美配合才能产生强劲的“心跳”。英特尔最了解自己的产品,因此也更清楚合作的重要性。如英特尔不仅设计芯片,还向ISV提供编译工具或派技术人员到ISV合作方进行指导,共同开发能最大发挥芯片功能的软件。英特尔虚拟技术,就是很好的合作例证。同时,英特尔还致力于解决方案、战略投资、主板与服务器系统更新、提高产业工业标准,以及提供

开发商服务,设立软件开发商联盟、英特尔软件学院等范畴的创新,与OEM、ISV一起打造完整和谐的生态链,以实现多赢。

  英特尔与大学的合作已成为英特尔TM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英特尔与重点院校一起联手,开展课程建设和联合科研协作,培养并鼓励学生学习前沿技术和科研创新。在2007年春季IDF大会上,英特尔宣布:将与中国的32所高校共推“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至此,“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一举扩展到全国37所高校,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可以体验到英特尔全球领先的多核技术。类似的合作还涉及无线通讯、嵌入式技术等领域。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英特尔对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在自我人才的培养方面,英特尔已经拥有全球步调统一、成熟的管理体系,技术人员也有一套与管理人员平行的晋升阶梯,高阶技术人员将最终主导技术与业务管理。在英特尔的中国团队中,技术人员相对年轻,工作的重点是激励和培养初级研发力量,逐级发展技术

领导力。一方面,英特尔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规划,个人成长不受现有岗位的限制。公司还提供丰富的培训计划,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英特尔也非常重视一线经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以保证对初级研发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尽管中国研发团队历史较短,但成长非常迅速、科研成果卓著,现已成为英特尔研发团队中的一支生力军。

  在外部人才培养方面,英特尔主要通过与政府机构、高校合作等方式,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于去年11月成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的就是英特尔与国内大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最新实例,英特尔致力于把博士后工作站建成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基地。目前,已经有数十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这里展开研究工作。今年9月,英特尔宣布与大连市政府、大连理工学院合作的大连半导体技术学院将于2008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英特尔将提供全面的课程设置、技术支持和设备,大连半导体学院将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40年的创新历程中,英特尔一次次地改写历史、创造历史,践行自己“超越未来”的承诺。作为行业的领跑者,英特尔以创新为引擎,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英特尔亦希望将一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成果与业界分享,为推动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努力。今天的英特尔已为世界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攀越新的高峰则是英特尔不懈努力的方向和追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