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陈永正越狱微软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0:50  电脑报

  电脑报记者 朱文利 黄旭

  2007年9月19日,星期二,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变故发生在上午10点半。是时,一位熟悉的微软员工在电话中对记者透露:高层即将发生变动。

  事情果然不小。十几分钟后,微软官方突然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中说:微软大中华区负责人陈永正卸任,将于10月12日正式离职,微软公司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物色其继任者。大中华区CEO一职,暂由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代理。

  太突然了,陈永正担任微软大中华区CEO已超过四年,对这位微软中国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CEO,人们的描述大多是“唐装大师”、“笑佛”等颇具亲和力的赞词。

  差不多同一时间,NBA也发出了一份声明:10月15日,陈永正将正式成为NBA中国区CEO。

  这不能不让业界感到震撼。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NBA?微软中国策略是否因此而改变?引发了业界太多的猜测与疑问。

  “其实,1年前我就计划离开了,恰好NBA现在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并不算很突然。”从上午11点开始,在等待了近420分钟之后,下午3点半,陈永正在员工大会前接受了记者采访,并主动讲起了NBA。电话那头,还是那个陈永正:语气温和,纵横捭阖,娓娓道来,声音并未因变故而显得疲惫,反而有点兴奋与亢奋。

  陈永正闪电离职无内幕?

  交接工作也是异常迅速。下午4时,陈永正与张亚勤出现在现代汽车大厦微软中国会议室,在微软全球高级副总裁、微软国际业务集团总裁让.菲力浦的主持下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介绍其个人计划和详细的工作交接方案。让.菲力浦正是陈永正在微软的顶头上司。

  此前3点半,陈永正对记者表示,他的离职原因更多是由于自身而非微软中国。“NBA整进入一个高速扩张期,并计划成立一个在未来单独上市的NBA中国区,因此去NBA能使自己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而微软高层也在1个月前知道我将离职的消息,只是同事知道得比较晚,感谢公司内部保密得比较好。”

  本报获悉,在微软官方发出声明的差不多同时,陈永正向同事发出了自己的告别邮件。在邮件中,陈永正说,离开微软感到“心情颇为沉重”。

  2003年8月,陈永正离开摩托罗拉,成为微软中国第五任CEO。在他之前,微软中国总裁位置一直有着在职超不过两年的魔咒。吴士宏、杜家滨、高群耀、唐骏先后出任,都未能打破这个魔咒。

  在出任时,陈永正希望完成四件事情:获得政府支持、与中国OEM厂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微软中国团队和提升微软中国业绩。

  那时的微软中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与政府、企业关系恶劣,盗版严重,公众形象不佳。

  被微软寄予厚望的陈永正,有了一个为他专门新设的职务:大中华区CEO。随即,大中华区的地位在微软全球组织架构中大大提升,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由微软总部直接管理的亚洲市场。

  2007年4月,盖茨到访中国,各方反响热烈,甚至美国媒体也撰文说《微软是如何征服中国的》。这些多少有些夸张的题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微软在中国顺风顺水的景况。但想不到的是,打破魔咒的陈永正,却在此时突然离职了。

  在直面记者的采访中,陈永正表示并无什么“内幕”,“在微软,我已经做完了所能做的事情,是时候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了。而且目前的微软正处于在中国较好的一段时期,微软中国已走过第一阶段,进入平衡发展的第二阶段。团队非常稳定,与政府关系、OEM合作伙伴的关系都不错,因此这个时候离职不会对微软造成太大影响。”

  而在微软官方声明中,让.菲力浦也否认陈永正因为微软中国业绩而离职,并给其送上了“前所未有”这样的赞誉。

  分析人士认为,从摩托罗拉以及其更早的职业历程来看,“功成身退”几乎一直是陈永正职业生涯的特点。

  “很惊讶,感觉很仓促。之前没有听到任何有关离职的消息,或者一点风声,继任者也没有选定。”9月20日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盛大名誉总裁唐骏如此表示。4年前,陈永正正是从唐骏手中接过了微软中国的职位。

  陈永正也对记者坦诚离职得有点“仓促”——10月12日他从微软正式离职,10月15日就要正式上任NBA中国区。“因为NBA要把中国区独立出来,需要引入资本和组建公司,所以时间比较仓促。”

  但让唐骏感到有些奇怪的是,陈永正的离职不太符合一个职业经理人离职常理。他引用自己经历表示,“我离职时与接任的陈永正有几个月的交接期,离职时还一再被公司挽留,最后给了一个荣誉总裁。他在微软工作了四年,成绩不错,但没有听说公司有挽留,没有特别的荣誉,让人有些奇怪。”

  史上最成功的微软中国CEO

  2003年年底,在一次经济年会宴会,上任不久的陈永正向众嘉宾举杯致敬,留下了一句让人至今记忆犹新的话:“我陈永正,永远立正。”赢得掌声一片。

  本报记者对陈永正的最深印象是,他的笑声很爽朗,并且很有感染力。即使有人当面批评微软的种种不是,他也会显出虚心接受的样子。

  在唐骏对本报的回忆中,陈永正最大的特点也是“他的亲和面容,外表看起来很温和,很快就能和陌生人打成一片。”

  “形象大使”陈永正,熟悉微软中国的人士说,这是陈永正和历任微软中国总裁最大的区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总裁甚至被笑话为微软在中国的首席销售代表。

  事实上,陈的几位前任也意识到了微软在中国的种种问题。但是,只有他解决了更多。比如,他上任可以直接和微软总部的最高7人决策委员会沟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业界普遍认为陈永正在微软最大的功绩是,不遗余力地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重塑社会关系,而不是固执的只坚持打击盗版。

  微软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其在政府采购中的命运是最有力的佐证。2006年4月26日,陈永正代表微软与

国家发改委签订了二期合作计划,除了总计35亿美元的硬件采购订单外,还有1亿美元的软件外包订单,1亿美元的培训计划。对软件业来说,政府采购往往都是利润丰厚的大单。

  2006年,联想、方正、同方、TCL共计采购微软正版

操作系统17亿美元,使微软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为了修补微软形象,他还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投资,给中国软件企业带来更多软件外包的生意。最近,微软承诺再投资1亿美元来帮助中国软件公司和外包公司。2002年,微软全球总裁鲍尔默访华之际宣布微软将在中国投资62亿元。作为这一投资计划的实际执行者,至2005年,陈永正完成62亿元投资计划。

  几年下来,中软、神州数码、山东浪潮、浙大网新、上海宝信、湖南创智都成为微软的商业合作伙伴。

  微软希望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需要,并非只是一句漂亮的公关口号。在陈永正之前,被媒体冠以“帝国”称号的微软,在中国的业绩却始终是一个谜,没有人知道微软中国每年收入的具体数字——据说2002年的数字甚至比不上只有40万台PC的阿根廷。

  而在离职信中,陈永正用略带骄傲的口吻说:“我们的销售增长了几乎一倍,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突破了10亿美元。过去的三年里,在中国内地,我们将销售业绩提高了两倍,并为2008财年实现10亿美元的目标做好了准备……”

  据记者了解,今年微软中国销售的预期是2004年的3倍,在中国内地超过7亿美元,尽管仍然少于加利福尼亚一个州的收入。但实际上,连盖茨也相信,这是微软中国最好的时候。

  是的,作为微软史上最成功的中国区CEO,看起来就好像只有陈永正会念那句“芝麻开门”,能打开中国这座珠光宝气的金库。

  微软中国是个“烫手山芋”

  2007年4月,陈永正在一次采访中,回顾起了自己在微软的四年,言谈间透出疲惫,隐有去意。

  9月19日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永正给记者留下的弦外之音同样是:他的压力太大了。

  从2003年开始,微软总部特别成立了一个中国顾问委员会,公司7人最高管理小组中的2名成员加入其中,目的是把微软的中国策略再进一步细化。陈永正要通过这个委员会让鲍尔默相信,在中国直接投资是打开中国市场的好办法。

  随后,几乎每个月,陈永正都会飞往美国。这样高频沟通最直接的结果是,有一阵子他看到飞机就害怕。

  现在,尽管微软总部相信了只有中国软件产业和环境改变,微软才能真正盈利。但鲍尔默并不是圣诞老人,并不认同陈永正的很多做法。要知道实际上,盖茨和鲍尔默在这个星球上的其它地方,极少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

  更何况“创业容易守业难”,在微软中国这个最好的时期做到更好,可能远比几年前更难。微软中国新的挑战也迫在眉睫:Vista在中国推广不顺,微软总部遏制中国盗版的压力又在加码,OOXML申请国际文档标准首轮失败,软件产业面临开放和免费应用的潮流……

  于是,当在中国认知度越来越高、打着姚明等球星牌的NBA给陈永正抛来绣球时,他成为NBA中国区的“

新娘”,也就没有了内幕。“那让我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呆在一起,让我喜欢NBA的儿子更高兴。”陈永正对记者说。

  目前,陈永正的职务由张亚勤代理。微软公关部总监陈然峰告诉记者,预计继任者会在2008年初到位。他表示,继任者肯定是业界非常有经验的人,但不能确定是否会是华人。

  不过,接近张亚勤的微软研发集团人士认为,张亚勤无心掌管微软中国总裁这个“烫手山芋”,因此,他会如官方声明中所公开的一样,继任者一旦揭晓就会重新回到掌管研发的状态上去。

  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商业是性感的、戏剧性的,被一些人活生生驱动。”陈永正的离职,也是如此。

  记者观察

  下一任继任者是谁?

  从1992年开始,微软开始铺路中国。15年来,中国区最高负责人五经更迭,第六任微软中国区CEO是谁?

  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从前几任CEO身上,寻得些许端倪。

  1995年11月,微软北京办事处升级为微软中国,杜家滨成为了微软中国第一任负责人。杜自称扮演了桥梁的角色,但投资方面无实质性进展,不受欢迎的盗版方式也导致微软在中国举步维艰。

  1998年,吴士宏成了微软第一个本土经理人。她发现了微软症结所在,致力于微软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1年后,高群耀接过了吴士宏的枪,微软在中国的形象也有了很大改善。

  2002年,唐骏上任后,一直试图改善微软在中国的形象,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力图向业界证明,微软中国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方向的一致。

  而陈永正除继承上述前任“改善微软在中国”形象之外,最大的区别是他亲和的面容使他很容易与政府、工作伙伴、下属、媒体很快打成一片,成为了微软的“形象大使”。这使他不但传统软件领域成绩卓越,也为微软在中国的互联网战略打下了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能担当其微软中国重任者,必须具备超强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以及总体驾驭中国市场的能力。放眼当今全球业界,具备上述能力者,寥寥无几,关键是能与中国政府、企业良好合作关系的人选难寻。

  目前,张亚勤虽是代理,并无心全权接手微软中国这个“烫手山芋”。但是,张亚勤目前与中国政府、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技术更是没有话说,想找一个影响力大过张亚勤的人并不容易。而在未来的中国市场,技术是主导,关系是纽带。因此,不排除微软中国在遍寻帅才无果后,任命张亚勤主政微软中国,主管技术和行政,直接向鲍尔默汇报,而陈永正的继任者则主管营销向张亚勤汇报,重现陈永正时代初期两架马车并驾齐驱的场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