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深天马上海布局解码:定位中小尺寸面板供应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0: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黄婕 上海报道

  从张江高科技园区驱车向东,便可到达浦东新区合庆镇。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战略性延伸,启动不久的张江高科园产业东区正沉浸在一片机器轰鸣声中。

  “对面就是天马项目所在地,员工宿舍马上完工。”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天马”)副董事长兼总裁刘瑞林指着窗外的一片工地说,今年第四季度工厂就能试生产。

  这里是中国第一条4.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线所在地,也是39岁的刘瑞林的事业新起点。刘此前的身份是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天马”)董事总经理、中国光学光电子液晶分会理事长。

  2006年,深天马北上成立上海天马时,这个

液晶产业中的“小兵”才开始受人关注。令业界惊讶的是,当京东方、上广电等大型液晶面板厂还在亏损的泥潭中痛苦挣扎时,深天马已早早盈利。此外,深天马A(000050.SZ)还是国内A股平板显示行业中惟一被QFII大量持有的
股票

  今年,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光电的三条五代线因巨亏进入合并重组谈判,而京东方更意外宣布掉头投资4.5代线,深天马的价值变得越来越清晰。

  上海的诱惑

  一直以STN (与TFT同为液晶制造技术)生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深天马,选择了上海作为其进军TFT-LCD的阵地,当时令业界有点困惑。

  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老牌厂商最早生产电子手表的液晶显示屏,如今产品囊括手机、无绳电话等电子产品,客户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三星等国际一线大厂。

  2006年,天马正式进军TFT-LCD领域。

  “珠三角的FPD产业发展较早,配套比较集中,但长三角最近发展得也很快,关键原材料配套基本可以就近实现。”刘瑞林如此解释。在上游原材料领域,包括应用材料等在内的全球设备供应商已经落户上海,上海广电富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等的成立,则解决了彩色滤光膜的供应,而上海较具规模的集成电路产业同样为液晶面板生产提供了便利;在下游模组方面,目前全球前十大的TFT-LCD面板厂的模组生产、背光模组厂都在长三角落户。

  2006年4月,深天马和其股东深圳中航集团(0161.HK)与上海市政府下属3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上海天马,总投资约31亿元。深天马和中航实业分别持有30%和21%股权。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与上海市政府的积极争取密不可分。在投资方面,上海市政府借鉴了投资半导体产业的经验进行了深度参与,不仅参股,还帮助项目争取银团贷款,解决了项目最大的融资难题。

  上海天马成立后,很快就拿到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五家银行共计21.7亿元的贷款。此外,上海市政府将天马项目列为上海市2007年重点工程,全面支持其工程建设。

  项目落户后,以上海天马为主体的张江高科技产业东区与上广电所在的国家级平板显示园区遥相呼应,在市场和产品结构上实现了战略互补,使得上海成为全国惟一拥有两条TFT-LCD生产线的城市。

  QFII的理由

  2006年中,以QFII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在二级市场大量购入深天马股票。截至2007年6月30日,QFII持有1086.80万股,占流通股的7.95%。深天马成为A股平板显示板块惟一QFII大量持有的股票。

  “在QFII眼中,平板显示是个战略产业。”一位长期投资面板产业的台湾投资者说,QFII持有友达、奇美等一线面板厂的流通股份比例均超过半数。

  业内人士认为,QFII对深天马的密切关注与其业绩密切相关。2006年,当京东方、上广电等面板企业陷入巨亏无法自拔,深天马已经率先盈利。财报显示,当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111.81万元,同比增长37.07%;净利润9379.56万元,同比增长69.30%。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中小尺寸面板供应商之一。”刘瑞林说。

  与京东方、上广电卡位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的战略不同,天马仅专注于中小尺寸面板,从不越“雷池”半步。这在业界看来有“不思上进”之嫌,因为面板产业只有不断升级生产线才能切割出最低成本的面板,事实上,全球所有一线面板大厂都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布局。

  “大尺寸面板的竞争太激烈,对国际面板厂商来说,电视机是必须打赢的一个市场,而对国内五代线企业来说,首先要打赢

笔记本电脑市场。”刘说,考虑到外部竞争环境和全球企业的生存状况,天马认为中小尺寸是最适合的路径。

  相关数据显示,2006-2010年,LCD终端应用将快速发展。其中,大尺寸彩色电视机和小尺寸MP3等增长最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和15%,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均为8%;排在最后一位的是PC,年均增长率为4%。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面板厂近期投资两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一线大厂继续加大投资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如夏普已经决定投资42.8亿美元建设第10代生产线)的同时,二线厂商诸如中华映管等则把投资重心转移至中小尺寸面板。

  来自花旗集团的资料显示,虽然目前全球LCD面板一线大厂都在加紧上马7代及其以上的高世代生产线以便提前卡位,但全球主流的面板生产仍然停留在4代及5代。

  不过,天马还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与一般面板企业采用合资方式换取技术的方式不同,上海天马决定完全自主研发。这对实力相对薄弱,人才较为欠缺的中国面板产业是一个巨大挑战。刘瑞林表示,4.5代TFT-LCD生产线的限制性专利很少,“限制性专利对每家企业都一样,其余专利根据天马的积累相信可以克服”。据了解,上海天马的数款面板和模组产品设计已经在上海申请了相关技术发明专利。

  其次,由于大尺寸面板产品高度标准化,企业的运营重点为制造本身,原材料采购议价能力、生产成本控制等因素对企业利润影响重大。而中小尺寸面板的产品规格多样性决定企业要有一定的“定制化”能力,即及时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尺寸的面板,这对天马生产的柔性化管理提出了挑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