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英特尔与AMD四核之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 10:13  电脑报

  电脑报记者 刘颖 朱文利

  英特尔至强7300系列四核处理器的发布现场,其背后的巨大棋盘寓意深远。

  AMD高层与有关领导、专家、OEM厂商、ISV伙伴共同发布“巴塞罗那”

  新闻现场

  一个记者的“巴塞罗那”日记

  记录人:刘颖

  2007年9月10日 北京 晴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上午10点要去参加AMD四核皓龙(Opteron)处理器“巴塞罗那”(Barcelona)全球首发仪式。虽然不知道这是记者生涯中的第几场发布会,但却一直很期待这场发布会,因为这场发布会意味着英特尔和AMD之间的四核战争正式拉开帷幕——在此之前,英特尔已经先声夺人,发布了受人瞩目的多路四核处理器至强7300。

  9点55分,走进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真芯可鉴 四核无双”一行大字便映入眼帘。

  相比以往新产品的发布,AMD此次发布四核皓龙处理器显得非常高调,不仅与会嘉宾众多,而且AMD特地把中国作为四核皓龙处理器的全球首发地,进一步突出了中国在AMD全球发展战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四核之战的主战场。

  在现场,我看到不少业界重量级人物,包括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Phil Hester、863高性能计算课题组组长怀进鹏以及各方代表。看来AMD对这次产品发布相当看重,就像我身边的一位同行所说的:“AMD这次是将所有的宝都押到‘巴塞罗那’上了,不成功便成仁呀。”

  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了4天前英特尔发布至强7300系列四核处理器的时刻。同样是在北京,同样是众星捧月的架势,不难看出,每一个新品的发布,都是厂商心血的结晶,也是他们进攻市场的利器。

  深度观察

  “四核战争”谁占得了先机

  大家是否还记得2005年处理器市场的“真假双核”之争?在那场雌雄难辨的争论中,英特尔和AMD这对“老冤家”为了抢占市场领先位置,大打口水战,着实让业界热闹了一番。尽管业界对双核标准定义的空白让我们无法判定谁对谁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双核与多核指引了处理器乃至整个IT产业链向前发展的方向。

  毫无疑问,2006年是双核处理器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尤其是2006年年中英特尔酷睿微架构的诞生和酷睿2 系列处理器的发布,使人们对双核乃至多核处理器的性能/功耗比充满了期待。而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双核处理器如今已成为了处理器市场的主旋律。不过,就在大家为该选择哪一款双核处理器而举棋不定的时候,四核处理器的战争早已拉开了帷幕。

  其实,早在2006年11月,也就是距离酪睿2系列处理器发布不到4个月的时候,英特尔就推出了自己的四核处理器——针对服务器/工作站的Clovertown和面向桌面领域的Kentsfield。据悉,截至今年6月,英特尔四核处理器出货量已经突破了200万片。

  9月6日,英特尔提前发布了面向高端多路服务器的Xeon(至强)7300系列四核处理器,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先发制人,改变双核时代在新品发布时间上的被动局面。可以说,在四核处理器市场,英特尔已经占得先机。

  相比英特尔,AMD在四核处理器市场的争夺上落后竞争对手近一年的时间。面对英特尔的“围追堵截”,AMD已经没有退路, “巴塞罗那”的发布,也是希望改变英特尔在四核处理器市场一枝独秀的局面。

  和两年前双核之争所打的牌一样,这次AMD攻击英特尔的突破口仍旧是强调自己的产品是“真四核”,AMD似乎想再次通过口水战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甚至占得上风。

  不过,AMD的如意算盘这次未必会奏效,首先,人们对口水战已经厌倦了,相比“真假”四核,大家更关心的是产品的性能、功耗等重要指标。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

  其次,在CPU领域,掌握先进技术的厂商一直是市场的主宰者。据悉,英特尔四核处理器的制造工艺将很快转入到45nm,代号为Penryn的新一代四核产品也将在第四季度和我们见面。届时,65nm的“巴塞罗那”可能无法抵挡新的竞争对手的冲击。

  相对普通用户对四核处理器仍抱观望态度而言,大多数整机厂商非常看好四核的发展前景,毕竟新产品将给他们带来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利润,另一场四核大战也开始在整机厂商之间展开。

  在这场从处理器市场延伸到整机市场的四核争夺战中,英特尔和AMD无疑是把四核处理器快速推向市场的两大幕后推手,它们之间的较量将加快PC市场四核时代的到来。

  尽管英特尔和AMD之间的“核战争”没完没了,但这也许只是厂商间的“游戏”。用户是否会真正受益,才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技术解读

  至强7300 &“巴塞罗那”详解

  电脑报资深硬件评测工程师 刘颖

  至强7300性能强劲

  相对于对手的四核处理器,英特尔方面推出的至强7300多路四核处理器拥有两大突出优势:高能效性和强大的虚拟化性能。首先是高能效性。英特尔的四路四核处理器在一定的工作负荷下,能够提供相当于当前英特尔多核处理器两倍的性能。在今年夏天的中国台北国际技术展会以及惠普公司技术论坛上,英特尔展示至强7300处理器运行实际程序时,其时钟频率达到了2.66GHz。

  其次是强大的虚拟化性能。用户可以将所有基于英特尔酷睿微体系架构的服务器资源(无论是单路、双路还是多路)整合为一个动态虚拟服务器基础设施架构,支持实时虚拟机移植,以改进故障切换、负载平衡、灾难恢复或服务器维护等使用模式。在测量虚拟化性能表现的基准测试VMmark中,基于英特尔至强 7300系列处理器的系统取得了最高的单服务器虚拟化性能测试成绩。

  “巴塞罗那”亮点耀眼

  与英特尔的四核处理器的强大性能相比,AMD方面对“巴塞罗那”更强调节能优势和新一代的微处理器架构。但这里带来的疑问是:对于应用于高端服务器的四核处理器来说,性能毕竟还是第一位的,在这点上,AMD受到的压力应该不小。

  “巴塞罗那”是AMD第一款四核处理器,每一个核心拥有128KB 一级缓存和512KB 二级缓存,四个核心共享2MB L3缓存,采用65nm制造工艺,晶体管数量达到4.63亿个。“巴塞罗那”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新一代的K10架构。该架构引入全新SSE128技术、512级间接分支预测、堆栈操作与乱序执行等多项新技术,对处理器性能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巴塞罗那”采用直连架构,拥有能够降低内存延迟的集成内存控制器和旨在减少软件虚拟化管理成本的快速虚拟化索引(RVI, Rapid Virtualization Indexing)技术。该技术将以前在软件中执行的功能转移到CPU执行,并大大提高了其速度,有助于提供接近实时的应用性能。

  此外,“巴塞罗那”在功耗上采用了更精细的内部控制技术,如独立动态核心技术,每个核心可以使用独立的频率工作,而CoolCore技术则实现了粗放、精微模式的电路控制,这两项技术都对CPU省电有帮助。

  声音

  英特尔: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

  在AMD发布四核之后,其竞争对手英特尔首次作出了回应。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英特尔中国区市场部市场推广经理——杨云涛。

  记者:AMD在9月10日发布了四核处理器,我们希望了解英特尔对于AMD发布的四核有怎样的看法?

  杨云涛:英特尔公司对于竞争友商的产品发布不予评价。正如业界所知,英特尔从2006年11月首发四核处理器,到2007年9月6日发布四核多路英特尔至强7300处理器,英特尔公司已经全线提供基于酷睿处理器架构的四核处理器产品。英特尔四核处理器在性能表现、虚拟化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领先的优势。市场数据已经显示,英特尔四核处理器全球发货量已经在200万片左右,英特尔四核处理器在产品线、技术和市场等表现都证明其领导地位毋庸置疑。

  记者:英特尔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应对?

  杨云涛:作为业界领导者,英特尔不会对跟随者的举措作出所谓的应对措施。我们会沿着既定的产品和技术发展路线向前发展。并严格遵循我们提出的TICK-TOCK钟摆产品发展战略,按时将新产品带到市场上来,继续在产品研发、产能、产量上保持业界的领袖地位。今年年底,随着英特尔"TICK-TOCK"钟摆产品发展战略,英特尔将会如期将制程提升至45nm,并推出基于制程技术的全新多款处理器,希望能得到市场最广泛的支持。

  本次AMD发布四核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么PC厂商们有怎样的看法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全球知名电脑厂商戴尔公司和联想集团。

  戴尔:谁能更好满足用户我们就跟谁合作

  记者:对AMD的产品还是英特尔的产品更有信心?会不会影响戴尔对合作伙伴的选择?

  戴尔:两家公司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能够充分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至于合作伙伴的选择,我们不能说单纯地看谁发布了什么新品,我们就轻易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因为所有产品都是要经过市场检验的。我们挑选合作伙伴都是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只要谁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就选择谁,这是一个行业标准,不存在任何私人的倾向性。

  联想: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记者:对于AMD发布的四核从性能、价格和市场认可度上有怎样的看法?

  联想:“巴塞罗那”是AMD第一款针对服务器平台的四核处理器,技术上前进了一大步,我们期待今后桌面版的四核处理器同样会有巨大的性能提升。综合了多项技术改进如65纳米SOI工艺制造、2MB L3缓存、增强了SSE性能、OOOE乱序执行等,无论从架构和性能上我们对AMD的桌面四核产品充满信心。我们希望通过与AMD的战略合作能够为联想的消费者提供性能好、技术新的优质台式电脑。

  记者:AMD发布四核对联想有怎样的影响?

  联想:AMD四核产品的发布,使市场上的四核产品更加丰富,这也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的机会,更加有利于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对于联想来说,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去完善我们的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多样化的产品。

  发烧友:四核促进DIY市场良性发展

  DIY发烧友是走在硬件产品和技术最前端的人,他们的需求往往代表了普通的追求。记者采访了《电脑报》2007年超频大赛的冠军获得者——杨迅。

  记者:AMD刚刚发布了四核“巴塞罗那”,你对这款产品有什么认识?

  杨迅:AMD这次发布的四核我非常看好,除了AMD一贯的价格优势以外,更重要的是技术上的革新,据我所知,“巴塞罗那”的在构架上采用了新一代的K10,这是很有优势的。不过英特尔发布的四核,功能相当强大,希望两款优质的产品上市后能激发厂商间的良性竞争,从而促进DIY市场的良性发展,为我们DIY发烧友以及普通的用户提供高性能而价廉的产品。

  记者:AMD发布四核“巴塞罗那”对你们DIY发烧友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迅:意味着我们又有好的产品可以用了,现在我对四核是相当期待的,希望尽快能在市场上购买一块,来测试一下它的超频性能,下次再参加《电脑报》的超频大赛时,也许我们都能用上四核了。

  电脑报观点

  四核普及正在加速

  英特尔和AMD都发布了自己的四核,在业界新一轮激烈的争夺也会越来越激烈。不过,对我们普通电脑用户来说,大家更关心的还是四核处理器何时能够取代双核产品成为DIY市场的主流?我们何时才能以较低的价格体验四核所带来的高效和快捷?

  也许有朋友会提出疑问,我们普通用户需要四核处理器吗?毕竟,在双核处理器如日中天的今天,谈论四核的普及似乎意义不大。不过,如果你打算在64位Vista系统中运行大型3D游戏,同时使用媒体中心软件录制高清晰电视节目的话,那么四核无疑会对系统的流畅运行有很大的帮助。换句话说,在未来的数字家庭娱乐时代,多核处理器的优势将日益突出。

  既然用户对四核充满期待,这就反映出市场对四核的认可,因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在历史中是无数次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双核处理器从推出到成为市场主流,虽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但一路走来有不少沟沟坎坎。如今,四核处理器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它在人们期待和疑虑中踏上了双核普及走过的路。不过,有了双核市场的前期铺垫,四核应该会走得更快、更稳。

  由于目前桌面处理器市场的主流还是双核产品,四核要获得真正的应用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从英特尔和AMD双方的产品规划来看,四核处理器是双方在2008年发展的重点。可以预见,明年的处理器市场将上演一场激情四射的四核之战。

  其实,在桌面四核处理器市场,英特尔凭借去年发布的Kentsfield已经抢先了一步,而且近一年来不断下调相关产品的价格,相比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几乎跌了一半,尽管买的人还不是很多,不过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诱发玩家的购买欲望。

  相比之下,AMD在桌面四核市场的进展显得非常缓慢,按照预先的计划,AMD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K10架构的Phenom系列处理器,其中就包括四核产品Phenom X4。不过,AMD目前没有公布Phenom系列处理器的更多细节,仅表示该系列处理器有能力与英特尔的Conroe、Kentsfield竞争。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主板、内存等电脑配件性能的快速提升,支持四核应用的系统平台将会逐渐进入主流应用领域,同时价格的下降也将为四核处理器的普及铺平道路。

  四核普及之路到底有多长,难料,但四核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是不争的事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