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11:23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致辞

  新浪科技讯 9月5日上午,第十届中关村电脑节开幕式在北京海淀区世纪金源大酒店大宴会厅举行,作为电脑节的揭幕活动,开幕式准确诠释电脑节主题,全面启动电脑节各项活动;隆重而大气地树立“中关村电脑节”以及“中关村发展论坛”品牌。

  图为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致辞。

  梅永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在去年中关村发展论坛上我就曾以中关村园区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内外资贡献率作为开篇,今天我仍然首先引用一组数据。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千亿美元,达到5287.5亿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比重分别达到了29.0%和31.2%。在出口额和进口额中,外资企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8.1%和79.8%,在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比重达87.3%,而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比重不足10%,甚至比1996年的14.3%还降低了5个百分点。

  这几组数据再次告诉我们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仍然没有摆脱高技术加工业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外资企业一统天下的基本格局。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鼓吹一个传承百年的经典经济学思想,力量重于财富。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来说,有形的财富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永恒的,甚至是可以被剥夺的。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家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国民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大批中产阶级破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美元,有的国家至今仍然没有从这场危机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何维护已有的财富,如何让财富不断升值,才是国家和企业不二的生存法则,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力量,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本。对于高技术产业来说道理更是如此,无论产业规模有多大,也无论生产什么,关键是这个产业的命脉,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本掌握在谁的手里。总之一个只有规模扩张,而少有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本积累的高技术产业,不应该成为我们长期追逐的目标。

  第二,中国高技术产业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开发平台,多年来我国的产业政策明显偏好GDP增长,投资扩张和税收增加等短期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捷径就是招商引资和以市场换技术。但是在不少区域或领域,这一选择往往是以放弃自主创新的研究开发平台作为代价。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产业领域的知名品牌消失了,对外技术依赖程度加深了,大批尖端人才流失了,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只3%左右,比全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还要低将近一半,这些数据和案例说明放弃了技术开发平台,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和追赶,其结果就是放弃未来。

  第三,中国高技术产业充满希望和机会。去年我国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此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与中长期规划纲要相配套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和鼓励企业投入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尽管这些政策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其后续的效率未可限量。事实上在通信、微电子、核心软件、芯材料、生物等众多高技术产业领域,一大批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世界第八上升到第四,十一期间仅国家863计划就申请发明专利一万七千余项,获得专利授权三千七百多项。2006年十天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相当于1986年全年的申请量。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拥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二是丰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只要利用好了这两大资源,我国高技术产业就没有理由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末端。

  最后我想说明,一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历史,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大国,中国对这一文明进程的贡献很少,从而直接导致中国近代百年的沉沦和苦难。今天我相信在人类更新的文明进程中,13亿中国人再也不会充当无所作为的旁观者,谢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