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换芯案上海告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 15:38  南方都市报
科技时代_戴尔换芯案上海告结
虽然各地案件相继了结,但“换芯案”事件已影响到消费者对戴尔的信心。资料图片

  戴尔“换芯案”上海告结

  地方法院认定戴尔属“违约”而非“商业欺诈”

  日前,有来自上海方面的消息称,戴尔“换芯案”在上海获判,法院判定戴尔“换芯”行为属违约,但未构成“欺诈”,在判决生效之日5天内,原告将从戴尔网站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交还被告,而被告则退还原告货款8398.26元。但原告提出的其他赔偿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

  这场被称为戴尔在中国遭消费者起诉的首起“商业欺诈”案,历时一年终于落幕。戴尔方面表示,服从法院判决,随时欢迎购买了这款产品的消费者去办理退款业务。然而,对原告张敏而言,打了一年的官司,却没有获得来自戴尔的任何赔偿,法院的处理意见与去年6月戴尔开出的退货条件完全一样。

  法院判戴尔“只退不赔”

  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认定,个人消费者张敏与戴尔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成立,戴尔应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履行合同供货义务,但戴尔提供了与合同内容不同的产品,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但法院认为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型号与其在广告宣传上的不同,是属于广告疏忽,不存在“欺诈”行为。因此,消费者要求戴尔增加赔偿损失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记者随后就此事致电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其官方发言人表示,接受法院的判决,但强调,“戴尔对于这种(T2300及T2300E芯片)差别并不知情,不是蓄意要欺骗消费者”,因此并非“欺诈”,只是“违约”,“而且我们在事件发生之后,已经向消费者及客户表达了我们的歉意,同时愿意接受消费者的退货,我们现在一如当初的态度,随时欢迎消费者退回这些笔记本。”

  从换芯事件到对簿公堂

  今年6月中旬,一位购买戴尔Inspiron 640M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在一个笔记本交流论坛中发帖子,表示自己发现CPU背面的产品型号并不是当初下订单时的T2300,而是T2300E。而英特尔出品的这两款芯片——酷睿T2300与T2300E相比,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个虚拟技术的功能,两者之间的价格相差32美元(当时市价)。

  戴尔方面一开始表示,出现“换芯事件”的原因是当时T2300处理器已被英特尔公司停产,其产品空缺由T2300E顶替。戴尔在广告及网页宣传上存在失误,未及时将处理器标注为T2300E。但戴尔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其性能没有差异,因此,戴尔公司只会向业界说明缘由,但暂时不会考虑对消费者进行价格补差。

  戴尔公司的反应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全国各地有类似情况的消费者随后进行了大串连,并向各地的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

  随着事态的发展,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曾就“换芯”事件,给上海和浙江两地消协正式回函解释此事,并表示愿意对售出机器进行退款,并对媒体公开了退款的程序。

  然而大部分消费者却不愿接受戴尔的退款,并表示要戴尔公司退一赔一,并表示将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7月,上海的消费者张敏以个人消费者的身份正式起诉戴尔公司涉嫌商业欺诈,要求戴尔公司退一赔一。 

  本报记者 林憬文

  记者观察  

  一场没有赢家的诉讼案

  这场看似胜诉的案件,张敏个人却并没有获得因戴尔“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赔偿。其代理律师表示,法院未对“两种型号电脑差价32美元属戴尔不当获利”这一清楚的事实给予认定。同时,判决提到由于张敏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戴尔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故意欺诈并造成张某合法权益损失的事实,故其要求增加赔偿的请求难以支持。但“戴尔在提交给法庭的邮件证据证明,早在2006年2月份就已知道T2300处理器和T2300E处理器是两种不同的产品,而且在发生矛盾纠纷后向被告刻意隐瞒事实真相。”

  一场原本应该及时处理和解决的危机事件却令戴尔与消费者最终对簿公堂。不管案件如何审理,当戴尔与消费者一起站在法庭上的时候,戴尔实际上已经输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