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经营报:天威英利的 .COM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11:24  中国经营报

  客观地讲,天威英利及其竞争对手们还处在这样一个形势下:

  上游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产能与技术控制在外国企业手里,中国企业大量涌入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使得世界太阳能电池产能翻了几番,因此,多晶硅的价格一再上涨。

  下游的主要太阳能电池采购商,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也没有中国政府。高昂的太阳能电池价格与其发电成本,使讲求经济增长率与企业效益的中国企业们不屑一顾。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需求方仍然是富裕的欧洲国家,德国政府搞的太阳能屋顶计划,使太阳能电池出现了大笔需求,然而,背后支撑起这种需求的是德国政府的高额补贴。任何太阳能发电的经济价格预测,都必须把周期放到10年,甚至15年的范围内。显然,15年内会发生什么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

  太阳能电池技术本身,也面临更新的压力,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在发电效率上并不能如意,尤其是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多晶硅和有机硅这两大类电池生产线技术,完全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任何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线,都必须从美国制造商那里进口。

  因此,这其实是一个很不成熟的产业——有点像当年的VCD。弄不好,不出几年就要被更先进的下一代技术全面取代。

  但美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无数次告诉我们,成熟与不成熟,不是资本市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未来与前景才是。“博傻”与“浮躁”这两大定律,往往支持那些不成熟但具有美好未来的企业迅速发展,并使它们加速进化。

  在资本市场的诱惑下,我们在这个不成熟产业上大干快上,连沉默多年的仰融先生都不甘寂寞,跑到江苏搞了一个数百兆瓦产能的企业。反正大家花的是美国人的钱,不上白不上。

  笔者曾经与迈克·米尔肯先生探讨过这样的问题。米尔肯是美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他的基金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太阳能等新

能源企业上的投资,接近其基金总投资额的近一半。

  米尔肯先生说,十几年以前,当他家财万贯,春风得意的时候,忽然被诊断出患了一种大病,医生告诉他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从那天起,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财富与人生。他开始只投资新药与新能源两个领域,因为新药可以先用在自己身上,使自己战胜疾病,而新能源,可以拯救他的孩子。

  米尔肯已经健康快乐地活了十几年,而这一切迹象都表明他还可以继续健康快乐地活下去,看来他的新药投资还是有效果的。同样,他投资新能源也变得可以理解:一个拥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自然人,已经不再需要通过投资获得任何资本上的回报了。哲学、信仰和救赎灵魂,才能成为他投资的主要驱动力。

  美国主流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开始青睐太阳能电池的,这跟当年的“.COM”热,多么地相似。

  中国幸运地成了他们投资的工厂的最佳选址地点,因此,虽然有上文所说的违反效率原则的上下游市场与技术风险,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能够顺利完成美国上市。而中国太阳能电池企业能否在美国顺利上市的前提,变成了能否通过中国

商务部
证监会
的审批,而不是SEC和美国投资者的审批。

  无锡尚德和天威英利在向后来者传递清晰的信息:彼处钱多、人傻,速来。

  而天威英利境外上市的“部分红筹+购股选择权”方式上市,其实没有什么新技术含量,美国资本市场充满了类似的零部件,我们只是把需要的捡起来,组合一下而已。如果证监会和商务部的目的是不想让这样的企业去美国上市,他们只需要出台一个文件,规定“购股选择权”等同跨境换股,必须通过审批,然后对所有审批申请不予受理,就能把后来人的路子全堵死。

  作者:王吉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85,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