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3月30日至4月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7)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工作组(CMMB)组织STiMi传输标准、DRA音频以及中兴复用标准等关键核心技术搭建演示平台,联合出现在这一专业级、世界性的行业盛会,成为了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DRA音频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行业标准,第一次公开亮相,故倍受业界关注。据介绍,DRA多声道专业编解码器主要为从事音视频节目的制作与传输的专业人员服务,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
专业编码器 |
专业解码器 |
采样频率范围 |
8–192 kHz |
8–192 kHz |
采样精度 |
24 bits |
24 bits |
码率范围 |
32–9216 kbps |
32–9216 kbps |
输入/出声道数 |
1 – 8 |
1 - 14 |
输入接口 |
ADAT、AES/EBU、S/PDIF |
S/PDIF |
输出接口 |
AES/EBU、S/PDIF、LAN-RTP |
S/PDIF、ANALOG |
模拟输出动态范围 |
不适用 |
≥ 120 dB |
模拟输出THD+N |
不适用 |
≤ 0.002% |
模拟输出频率响应 |
不适用 |
10–20 kHz±0.15 dB |
模拟输出声道分离度 |
不适用 |
≥ 120 dB |
据广晟数码CTO游余立博士介绍,广播电视由于受到传输信道资源的限制,对音视频等信源标准的压缩效率有苛刻的要求,DRA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用很低的解码复杂度实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压缩效率,因此非常适合在数字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
“这个技术非常好。”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电视技术研究所杨庆华所长对DRA标准评价颇高:“CMMB在选择标准时,有两条原则,第一点是要技术先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品,在这个前提下,需要是自主创新的标准。DRA音频标准完全满足了这两项条件,因此成为CMMB的首选音频标准。”据杨所长透露,目前,DRA已经完全融入CMMB技术体系,进展情况十分顺利。在今年年底,随着CMMB商业化运营的开始,DRA将正式在广播节目中为大众提供高保真的音频效果。
CMMB项目,是DRA音频继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后,在广播电视领域产业化方面又一重要突破。DRA音频与CMMB系统的融合,将使整个广电行业对国产音频标准的状况有一个新的认识。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广播电视领域是数字音视频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我国各类数字电视用户数将达到2.2亿规模。除了CMMB外,我国还将制订直播电视卫星、数字电视等一系列信源编码标准。DRA音频得到了CMMB的首肯,是否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音频标准在广电领域破冰在即?
对此,杨所长说,通过广电CMMB实际应用,DRA音频标准在广电领域的应用经过预热,已逐步走向成熟,产业化水到渠成。因此,除CMMB外,DRA音频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应该能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