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分析:裁员加并购能否帮戴尔走出谷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1:26 互联网周刊

  裁员+并购,有望成为戴尔复苏的良药,但这仅仅停留在猜想阶段。

  陈亮/文

  戴尔日前公布了2006财年第四季度(2006年11月~2007年1月)财报,整个产业界听到的又是一声叹息:该季度戴尔的表现依然令人失望,净利下跌33%,由去年同期的10.1亿美元,缩减至6.73亿美元,营收下滑5%,为144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49亿美元。

  这在戴尔的预料之内。就在宣布迈克·戴尔接任CEO时,戴尔公司已经透露2006年第四季度的业绩会低于外界预期。根据iSuppli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在2006年第四季度,惠普公司以17.4%的市场占有率蝉联了季度冠军,而戴尔则以14.5%名列第二,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戴尔是排名前五的PC厂商中唯一一家去年第四季度销量出现负增长的公司,这更让迈克·戴尔脸上无光。

  看来,重新出山的迈克·戴尔需要时间才能将公司的航线矫正。他已经制定了全新的“戴尔2.0”战略,其核心内容包括控制成本、提升服务和扩展消费产品线。不过,诸多分析认为,对于冠军旁落的戴尔来说,这些过于温和的措施还不足以保证它在短期内从步伐稳健的惠普手中夺回王冠,戴尔需要更加激进的办法来重振士气,比如裁员,以及大胆的并购。

  裁员一向被投资者认为是问题公司迅速走出低谷的特效药。如今,华尔街要求戴尔进行大刀阔斧裁员的呼声已经日渐高涨。来看看戴尔今天的雇员人数吧,截止到去年第四季度,戴尔公司总人数达到了82200人,比一年前增长了26%,比两年前更大幅跳升了49%,人员规模扩张的背后,却是人均创收的下降。在过去的财年中,戴尔每雇员创收为77.5万美元,远远低于85万~90万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来自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师Toni M. Sacconaghi称,现在正是戴尔公司进行裁员的好时机,10%~15%是个合理的裁员比例。

  戴尔公司的发言人Pearson不愿对公司是否将进行裁员进行评论。“迈克·戴尔仍未表示进行类似惠普那样的裁员行动,”Cowen & Co.分析师Louis Miscioscia说。“如果他真是这样说并这样做的话,股价一定会上升的。”

  戴尔上一次大裁员是在2001年,两次裁员行动共裁掉了13.5%的员工,其中超过25%是在美国。倘若戴尔这次不得不重蹈覆辙,那么美国依然将成为裁员的首选地区,因为在2006年,美国市场需求下降是造成戴尔整体业绩不佳的直接原因,公司在该市场的出货量下跌了近17%。此外,戴尔也许将考虑适当缩减亚太区的制造端人员,因为这一类员工的增长速度最快。服务和销售人员则相对比较安稳,因为改善这两个环节是戴尔的下一步战略重点。

  并购则是响在迈克·戴尔耳边的另外一个声音。面对惠普公司的反超和后面联想、宏碁的紧追,戴尔公司有必要想出新的办法来克敌制胜,毕竟裁员做到的仅仅是节流。对此,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师Toni Sacconaghi给出了一条妙计:收购宏碁公司。

  这个建议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却不无道理。如果收购宏碁的话,戴尔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分销渠道和能力更强的笔记本生产线,还可以在欧亚地区获得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从财务角度而言,收购市值40亿美元的宏碁也较为合算。倘若这种设想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将宿敌惠普重新抛在身后,也可以极大地缓解联想等其他公司的追赶压力。

  戴尔不是依靠并购进行扩张的企业,不过在这方面它也有一些经历。2006年,戴尔收购了高端PC制造商Alienware公司,就在并购Alienware之后不久,迈克·戴尔在接受法国《回声报(Les Echos)》采访时说:“我想你会看到更多其它的收购。这并不是我们增长的核心战略,但它是我们可用的一种选择。”如今,选择已经摆在了面前,迈克·戴尔有必要为了公司的未来放手一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