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伟平:以观众为惟一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3:58 新经济导刊

  有个怪现象,票房越高骂得越凶。如果在韩国,这么高的票房成绩,我和艺谋早就成民族英雄了

  本刊记者 王少飞

  当人们认为《英雄》的票房奇迹不可能再发生时,张伟平用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再次刷新。

  这个中国电影票房记录的创造者的另一半是张艺谋。从商业角度来看,“二张”之间数十年的合作竟从未有一纸合约,让人难以理解,但是,票房数字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业的希望。

  《新经济导刊》(以下简称《导刊》):当时为什么会拍国产大片?

  张伟平(以下简称张) :艺谋的前四部影片打造了巩俐的品牌,但观众需要新鲜感。他们分手之后我们俩开始合作,拍摄《有话好好说》,开始打造张艺谋的品牌。

  但《有话好好说》2600万投资,却赔了1800多万,不过我并没有后悔。到了《我的父亲母亲》,甚至把张艺谋的头像都印在了海报上,但还是没人进电影院,影片票房只有500万。

  市场的反馈告诉我们文艺片已经不能救市了。几部都没赚钱,这样下去,市场会有更大的流失,拍《英雄》是迫于市场的压力。

  《导刊》:您曾说《英雄》是中国电影的救世之作,我们也确实看到自《英雄》后,中国电影票房开始扭转下降的颓势,但是国产大片的意义就在于票房么?

  张:《英雄》是第一次本土战胜好莱坞,第一次华语电影创造了两周的冠军,第一次创造了中国电影100年来票房2.5亿的神话,第一次让老百姓离开电视机走进电影院,让全世界观众第一次看到真正的中国电影。

  张艺谋从影以来拍的所有文艺片全算上,票房还不到英雄的1/3。票房是什么,每张票的背后就是一个观众。电影的作用在哪?电影就是让全世界的观众通过它了解你的国家、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看,否则就没有意义。电影的影响力来自观众,得大奖并不一定有观众,我们今天的电影是以观众为唯一标准,这是国内外电影市场的事实。

  《导刊》:但是,观众对部分影片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张:中国到现在有5部商业大片,我们占了3部,你们看媒体对另外那两部的评价,就知道我们的片子还算是厚道的。大家都不容易,拍过大片才知道这其中的难。

  《导刊》:为什么要开拓海外市场?

  张:美国占了全世界电影市场一半都不止,我们拍这么大制作影片在国内市场收回投资是很难的。要收回成本,就一定要到北美市场,所以在《英雄》中我们请了李连杰,最终,影片还是赚了钱的。

  《导刊》:您表示这两年不再拍电影了,您不觉得可惜么?

  张:往后的电影越来越难拍,盗版、好莱坞大片的冲击,还有同行之间互相拆台,影院票房的瞒报等等。这次“黄金甲”放映,我和全国院线签了诚信协议,就是为了堵住漏瞒票房的现象,还在全国派出1000多人进行协调,可这也只能控制大影院的第一轮放映。电影是非太多,有个怪现象,票房越高骂得越凶。如果在韩国,这么高的票房成绩,我和艺谋早就成民族英雄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