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软件业的全球化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5:48  ZDNet China

  国内软件外包公司进行海外收购显示软件业已踏上国际化征途

  最新消息,大连海辉软件集团收购了一家美国专业外包服务公司。可以确定的是,两年前人们还不敢想像这样的事会真的发生,而现在,人们已不会为之惊愕,相反会理性地看待它对业界的作用意义。

  其实,跳出IT界看一看,国内其他行业的企业早就开始了海外收购,比如前段时间就有国内的某民营制造业企业到欧洲收购,而且收购的还是德国的知名品牌。

  海外收购是国际化的途径之一,表明国内的企业不仅有了全球化的意识,还有了全球化的动作。同时,海外收购也向全世界一次又一次地证实

中国经济的实力。

  近年,笔者一些在国外的同学、朋友纷纷回国,他们几乎一致改变了几年前对国内发展环境的负面看法。原因是现在老外都认为,未来最大的机会就在中国。

  在良好的大环境下,软件业更是无论从政策面、产业面,还是市场上都不断传来利好消息,国外的资本也为其吸引。

  事实上,回溯中国软件业二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对其一直是冀望与诟病参半。中国软件业一度被视为中国IT崛起的希望,但人们看她的眼光也颇为苛刻。比如ERP的失败案例就曾一度被媒体作为话题热炒,而其实即便在美国,ERP的失败案例也并不鲜见(可见,实在没有理由因为一点瑕疵而否定全部)。可是也难怪,冀望常常变成失望,因为中国软件业也曾经错失过好机会,令人顿足。特别是总在低端驻足不前,多年的努力造就的不过是更多的软件蓝领。幸运的是,从外包开始,中国软件业逐渐抓住了机会。

  在中国软件业,全球化意识最先觉醒于软件外包企业,这也许是他们的业务与国外联系最密切之缘故。但其实并不全是如此,因为机会肯定青睐有准备的人。至少我知道,早在两三年前,一些国内软件外包公司已经开始了海外收购的准备,到美国和印度一家一家公司地拜访和考察。在内部则经历了一番摆脱低端业务的磨砺。因此他们的海外收购并不是没来由的,也并非追逐风潮、心血来潮。

  抓住机会,但并不该有投机心态。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打算,没有充分的准备,即便周围大环境良好,有好的机会,也未必能走上成功的正途。

  草色遥看近却无。虽然软件业的升温并非一两个收购事件所能标示,但毕竟已感受到了春意,那春天应该也不远了吧。(作者:刘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