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戴尔高管涌入联想 PC角力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 04:40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罗小卫

  联想大举从戴尔挖人,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在与戴尔的竞争中取得釜底抽薪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借用戴尔人自己的力量与其展开竞争

  谁也没有想到阿梅里奥的到来后会使联想迎来一个“戴尔时代”。

  2月27日,《财经时报》记者从联想证实友兰达·康耶丝(YolandaConyers)正式出任联想副总裁,负责文化整合与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康耶丝曾是戴尔全球采购主管,领导着供应链战略团队。之前她还担任过戴尔的全球多元化主管,负责制定人力资源及市场多元化政策,包括招聘和教育等工作。知情者透露,她也曾在戴尔的服务部门担任管理职位。

  联想在声明中称,康耶丝将向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肯·迪皮埃特罗汇报工作。

  联想中的“戴尔帮”

  事实上康耶丝已经是自联想现任首席执行官威廉·阿梅里奥上任之后,从戴尔跳槽到联想的第六位戴尔高管。

  众所周知,阿梅里奥本身就来自戴尔。2005年12月21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联想集团宣布任命威廉·J·阿梅里奥为集团总裁兼CEO,替代原IBM老将斯蒂芬·M·沃德。

  阿梅里奥个人资料显示,其自2001年起担任戴尔高级副总裁兼亚太以及日本业务总裁,负责戴尔整个亚太区的战略以及运营。其在1979到1997年,曾在IBM公司任职,担任过一系列的高级管理职务,包括PC业务部门负责全球运营的总经理。

  阿梅里奥跳槽联想八个月后,即2006年8月份开始,一大批戴尔高管开始纷纷步其后尘,一周不到竟然有四位加盟联想。先是麦大伟和艾马诺,随后又是David Schmoock与Christopher J. Askew.资料显示,现年43岁的麦大伟此前为戴尔中国总裁,加盟联想后被任命为联想亚太区总裁以及公司高级副总裁。而现年39岁的艾马诺曾担任戴尔日本家用及商用销售业务总监和戴尔宫崎客户服务中心执行董事,加盟联想后他被任命为联想日本有限公司总裁,直接向联想亚太地区新总裁麦大伟汇报。

  David Schmoock曾在戴尔工作9年时间,任戴尔公司副总裁,先后负责戴尔美洲业务的产品营销、品牌管理和笔记本业务运营以及戴尔亚太、日本地区营销。加盟联想后他被委任为联想集团副总裁、“卓越中心”负责人,负责联想供需预测、定价、销售和产品组合策略、库存管理以及相关业绩评估等工作。

  Christopher J. Askew此前任戴尔公司副总裁、负责亚太及日本地区服务业务,加盟联想后被委任为副总裁,负责联想全球服务业务。

  无论是麦大伟、艾马诺还是David Schmoock、Christopher J. Askew其共同的特点都是戴尔亚太地区以及日本的高管,而这一区域曾经是阿梅里奥的“天下”,因此这四位高管的到来与阿梅里奥不无关系。

  去年9月1日,上述四位戴尔高管加盟联想的声音未息,又一位戴尔副总裁Gerry P. Smith正式宣布加入联想。Smith之前是戴尔公司的副总裁,负责新加坡设计中心及显示器业务部的管理工作。加入联想后,他成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接替刘军负责联想在全球的

供应链管理,这是联想的最机要部门。

  联系康耶丝加入联想,不难看出联想高管的“戴尔迹象”更加清晰,不知后面是否还会有戴尔高管加盟联想。在戴尔高管加盟联想同时,原联想人却逐步退出高管行列,其中的代表人物则是刘军。他可称得上是联想集团新一代管理核心人物之一。他曾是联想高级副总裁,负责全球供应链,还曾任过联想中国首席运营官,被公认为是联想系接班人之一。联想集团表示他将参加为期一年的高级管理人员深造学习,培训后的职务暂时还没有确定。

  一箭双雕

  对联想大批挖“戴尔人”,业内人士认为联想此举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在与戴尔的竞争中取得釜底抽薪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借用戴尔人自己的力量与其展开竞争。

  分析者认为,联想挖来戴尔高管可以理解,联想处于国际化初期,急需成熟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作为全球第一的电脑公司,戴尔无论在供应链管理以及大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直接将人才挖来,不失是一种最方便的方法。

  不过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陈绍鹏曾对外称,这是一个巧合。他表示联想目前是第三大PC公司,因此招人的范围也不大,只能从前两大有更丰富经验的公司里去招,只有他们能胜任联想现在的工作。

  对于新来联想的原戴尔高层,是不是也能享受到国际化的薪酬,陈绍鹏透露,薪酬都是与国际接轨的,采用国际化的标准。

  有联想高层指出,联想和IBM PC并购整合结束,实现了业务和团队的稳定。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将是加速执行业务增长计划,驱动盈利性增长,以及增进运营效率,打造全球品牌。

  要做到这一点,则直接面临与戴尔、惠普的竞争,因此借用PC老大的人才力量,学习其所长成为联想的一个策略。

  也有业内其他人士有不同意见,称各家特点不同,如何扬长避短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因此虽然联想引进了诸多戴尔高层,然最终戴尔的经验是否真的适应联想还很难说,最终结果需要市场的检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9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