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演绎“子吞母” 东软整体上市图谋一体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19:51 计世网
计世网消息 (记者 陈淑娟)1月18日,东软股份和东软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东软整体上市方案。当记者咨询相关细节时,东软表示目前处于敏感期,任何言论都有可能给股民误解. 按照董事会以及《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控股股东东软集团有限公司的议案》,东软子公司东软股份将以1月17日的24.49元收盘价作为换股价,而母公司东软集团的换股价格为7元,换股比例为1:3.5。合并完成后,东软集团将注销法人资格,以东软股份作为存续上市公司。 虽然这一议案需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并得到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相关国家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实施。但22日公告一出,东软股份的股价2007年1月22日-2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1月25日,上证指数跌了3.95%,但东软股份的股价涨了 9.75%,达到35.77元。 呼吁东软集团上市的声音由来已久。2005年,东软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8亿元,净利润1.379亿元,扣除东软股份所贡献的3490万外,集团实现利润约1.03亿元。分析人士表示,东软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高达13%,远高于上市公司的4.4%,公司的整体上市无疑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 2001年,东软把“国际化”提高到公司战略层面,并相继成立了日本和美国分公司,而外包业务正是东软走向国际化的桥梁。由于东软集团与东软股份都有软件外包业务,并且集团的外包收入高于东软股份,有股东认为,与集团公司的同业竞争延缓了上市公司东软股份外包业务的增长速度。 有分析师认为,借助集团上市的机会,东软能够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包括集团的国内、国际业务,包括上市公司与集团重叠的业务。刘积仁曾反复向记者强调,“东软要变成一体化的公司:股东的利益关系更加集中,管理者的目标更加集中,我们的组织更加简化、有效率。” 与某些上市公司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好看,而把盈利低的业务甩给母公司的做法不同,资金清楚、业务透明一直是东软集团的特点,这也是SAP、英特尔等国际公司持有东软集团1.81% 和5.80%股份的原因,“东软希望把过去几年里培养的优质业务上市,更好地整合股东资源、回报股东收益”,分析人士表示。 而此次整体上市对东软意义重大,东软可以借集团上市的机会募集更多的资金,为其人员规模的扩大、业务的进一步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在业务上,东软目前的收入构成为国内软件与服务占70% ,数字医疗占20% ,国际外包业务占10%。东软希望用5—10年的时间,将这一业务比例调整至 40%、35%和25% ,可见国际外包业务将是大力突破的一块。 外包最需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如今,东软集团已经达到了100098人,而东软的目标则是塔塔信息咨询公司那样的4万人企业,甚至是十几万人的企业规模。东软也正在布局沈阳、大连、南京、成都、北京等区域中心,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东软下一步的规划和发展。 新闻点评 :东软整体上市,避免同业竞争是原因之一 ,恐怕“圈钱”是另一目的。上市公司东软股份在股民眼里并不“优质”,赢利能力更强的集团公司更容易赢得投资者的欢心。虽然表面上是“子公司吞并了母公司”,但实质上是“母促子胖”,使上市公司能圈更多的钱。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