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飞利浦去年净利飙升87%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 18:14 南方新闻网
![]() 飞利浦将其全球手机业务出售给CEC,为其全年利润贡献了不少份额。 吴伟洪 摄 来源:南方都市报 1月23日,电子行业巨头荷兰飞利浦公布了2006年财报,报告显示,由于公司所得税税率下降及出售半导体部门获得一次性收入,2006年公司盈利53.8亿欧元,比前年猛增87%。财报显示,去年,飞利浦公司营业额为269.8亿欧元,比前年上升6%。飞利浦电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慈雷在年报公布后表示,去年飞利浦按既定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和售出业务,使得公司盈利波动性减小,未来飞利浦将会继续深化在医疗保健、时尚生活、核心技术三大核心业务领域的转型,创造可持续的增长和不断提高的利润率。 2007年中国业绩欲翻番 与2005年同期3.32亿欧元相比,飞利浦2006年第4季度的净收入增至6.8亿欧元,全年净收入也从2005年的28.68亿欧元增至53.83亿欧元。柯慈雷认为,这意味着飞利浦为转型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已初见成效。早在2001年,柯慈雷带领连续7个季度亏损的飞利浦开始了名为“迈向一个飞利浦”的改革计划,这家成立于1891年的老牌公司启动了“使公司结构更简单”的转型历程。到今年,飞利浦备受关注的全球转型初见成效。 柯慈雷强调,随着2006年财务报告的完成,飞利浦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将会继续在医疗保健、时尚生活、核心技术三大核心业务领域中,创造可持续的增长和不断提高的利润率。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在海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投资和经营基地,飞利浦希望在中国实现绝地反击,此前提出要占据30%的市场份额。不过,由于多次向中国本土企业发动了蓄意的知识产权攻势,这家欧洲公司在中国的社会形象一度受到较大影响。而在过去两年间,飞利浦的产品策略、销售策略、合作伙伴关系均做出了显著的亲华调整,按照柯慈雷的目标,2007年中国市场营运总额比2004年将翻一番。 全球业务“乾坤大挪移” 柯慈雷认为,去年飞利浦按既定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和售出业务,使得公司盈利波动性减小,同时能更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品牌,这是飞利浦今年财报表现优异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在宣布转型后,飞利浦围绕医疗保健、时尚生活、核心技术三大领域,进行了业务的大转移。今年9月29日,飞利浦将其半导体业务80.1%的股份出售给了一个私人财团,并由此成立了新的半导体公司——NXP;10月12日,飞利浦又决定将其全球手机业务出售给了CEC。2005年9月,飞利浦将旗下所有品牌电脑显示器和入门级LCD平面电视的生产业务作价3.58亿美元出售给冠捷科技公司。 在大规模出售业务的同时,飞利浦也四处“猎取”可收购对象。在过去一年里,飞利浦狠砸35亿欧元进行了7个战略性的收购,收购主要集中于医疗、照明、消费者健康保健等领域。柯慈雷表示,七项已经完成的收购业务的表现均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这进一步推动了飞利浦的增长,而这三个领域还会是未来的收购重点。 实际上,大规模卖出与买入加速了飞利浦的全球转型,通过出售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半导体及手机等业务,飞利浦重新确定公司的发展方向。飞利浦消费电子首席执行官Rudy Provoost表示,飞利浦通过资产降低的策略,带来了连续8个季度的营收增长。按照计划,飞利浦还将在2007年底前把服务和管理成本削减约7500万欧元,以保持公司的利润和业务增长。 本报记者 黄汉英 实习生 成烁 - 链接 飞利浦转型策略性部署 2003年,把对医疗保健、时尚生活和核心技术三大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 2004年12月16日,宣布将PC显示器和平板电视产品的所有外包业务转让给冠捷(TPV)技术有限公司,合同总额为3.58亿美元 2006年8月3日,64亿欧元出售半导体部门80.1%的股份出售给一个私人投资联合体 2006年10月12日,将其全球移动电话业务转让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2006年12月3日,荷兰飞利浦集团总裁杰拉德·克莱斯特里称,将出售LG电子和飞利浦合作公司——LG飞利浦LCD的全部股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