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经济日报副总编丁士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11:39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经济日报副总编丁士演讲
图为:经济日报副总编丁士演讲。(骆磊 摄)

  2007年1月23日,世界级品牌中国话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信息化杂志主办。

  图为:经济日报副总编丁士演讲。(骆磊 摄)

  经济日报副总编先生丁士讲话全文:

  今天,首先感谢中国信息化杂志社主办这次论坛,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个论坛《倡议》的八条起草的非常好。学武毕竟是从传统媒体出来的人,我觉得这八条在人民日报上发都没问题。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些词都有,都放进去了。虽然都是最新的媒体发出的倡议,但是我们都是可以拿来用的。这八条也确实非常有用,如果国外的IT企业和中国的IT企业都能按照这八条来做的话,对他们是非常有用的。这是讲感谢,再讲一点感想。

  感想就是全球化的事。在倡议的第一句话中就讲到全球化。大家现在都在讲全球化、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什么时候开始,这得专家们热烈研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全球化开始的时间不一样,有的说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有的说是从登陆菲律宾开始。各种说法不一样。对于全球化是什么,可能大家都比较有共识,就是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全球流通。我想最主要还是企业、产品、品牌。主要通过产品、通过品牌、通过企业在全球流通,来促进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引导全球化。

  全球化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本土化,这个大家讲的比较多;另外一个实际上就是中国公司的世界化,“走出去”,这也是学武同志在论坛开始时讲的

自主品牌问题。自主品牌问题,经济日报这几年做的报道比较多。最早是在03、04年的时候经济日报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老一汽的老厂长说的一句话,“造再多的汽车,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是别人的辉煌”,这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值得讨论,然后经济日报就做了很长的访谈。这几年访谈、讨论做了一系列,光中央领导对于自主品牌创新问题对经济日报就做了不下十次批示。经济日报在这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自主品牌最主要的就是让我们自己的品牌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首先在国内,然后走向世界。很高兴的是,联想、华为等是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些世界品牌。他们已经走出去了。当时是从汽车讲起的,汽车行业这几年变化也很大,这几年也起来了,包括像
奇瑞
等发展的比较快。所以我想,对于企业自主品牌创新问题的报道是我们媒体的责任。

  最后提出一点希望。希望我们的IT企业给我们媒体多提供一些能够报道的案例。刚才有同志也讲了,日资企业,讲到汽车,去年我们也在广州做过论坛,论坛上讲到一个很特殊的案例,大家知道,汽车业是很特殊的,它有点像索爱,是50:50的。这50:50设定以后,企业就热闹了,到底谁说了算?大家就打架,结果日产的天籁企业在合资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它原来是蓝鸟汽车,东风进去了,双方打的不亦乐乎。搞过计划经济的中国员工对市场非常灵活,不断的要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日方员工他们的计划性比较强,他们经常为市场灵活与计划打的不亦乐乎。最后,他们只好坐下来,很冷静的谈了各自的想法。最后他们达成共识,这个企业去年在汽车的产量上是突飞猛进的。我们不知道IT企业在合资、合作、本土化的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很有意思的案例。将来有这样的案例的话,我们报纸一定会提供版面来报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