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图文: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演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11:28 新浪科技
![]() 图为: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演讲。(骆磊 摄) 2007年1月23日,世界级品牌中国话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信息化杂志主办。 图为: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演讲。(骆磊 摄) 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先生演讲全文: 首先感谢中国信息化杂志社。因为工作的关系、因为做《IT时代周刊》使我有更多的机会跟跨国公司打交道。可以说在IT和通信领域的所有的跨国公司,我从上到下都非常熟悉。今天由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来办一个将世界级品牌和中国本土化问题结合起来地论坛,非常有意义。我来给大家讲我自己的几点体会。 其实,跨国公司都想进入中国成为本土化的品牌,其难度非常非常之大,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容易。因为,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西方社会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价值观和他们的价值观在很多方面落差很大。我们在没有“走出去”之前,洋洋自得,但当我们走出去,我们发现资本主义他们的企业经济他们的诚信经济他们的品牌经济在时刻左右着他们的生活。就其这一点来讲,世界级品牌进入中国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前不久有个新闻,《IT时代周刊》也做了一下报道,叫《傲慢与偏见》,说是日系产品全线退出中国市场,这篇稿子在日系尤其是台湾企业引起不少关注。说日本企业的今天很可能是台湾企业的明天。我对日本企业的了解是这样的,日本企业的产品确实是非常不错,但是他们在中国就是打不开市场,这是为什么?在前不久我参加了索尼笔记本新品发布会,从全球到中国凡是负责市场的都是日本人,没有一个中国人,可能只有一个末尾的最小的一个头是中国人,整个会场只有一个翻译,让人觉得很郁闷。我觉得你要做中国市场,却不用中国人,中国市场是怎样的,中国人需要什么在想什么你都不知道,怎么能打开中国的市场。它下一步在中国推出什么产品,这取决于中国人怎样,而不取决于日本人怎么样。所以我感觉到,日本与我们国家是一衣带水,如果说它不能够理解中国的文化,它使用的员工全部都是日本的,或者是仅仅使用中国的员工做一个摆设,仅仅是去做具体的事情而没有决策权的话,我相信,日系产品最终会退出中国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这一点上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IBM,IBM公司我接触的时间比较长一点,我觉得他们本土化做的非常的厉害。他们从各个事业部的高层、中层、到公关,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团队。IBM是世界的,IBM也是中国的。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以后,将来在中国将设立更多的办事机构,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二三级新兴市场的时候,IBM这个品牌将会更加富有亲和力。大家在购买IBM服务或者IBM服务器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融入到自己生命中去的感觉。 第二点我想谈的是,其实,聪明的跨国公司现在都在积极的渗透中国的二三级市场。最近我们会派记者深入到惠普公司去对惠普2006的变化做一个采访总结。惠普在2006年的工作中全面向中国的新兴市场推进,它们在渠道建设上,在整个代理的架构上,开始全面向联想公司学习。惠普公司的市场总监告诉我,他这一年跑了中国20多个省市,39个二三级城市,考察市场,跟当地的媒体沟通,要跟消费者贴的更近。后来我又得知PSG集团去年整个市场份额增长了36%,他们是整个中国PC市场增幅最大的一家公司。他们给我的信号是,像惠普、IBM这样的大公司开始疯狂的向中国二三级市场推进,他们的品牌将会随着他们在中国的大举推进逐渐在中国市场上生根开花,世界品牌本土化已经打响了有力的信号弹。 国外的文化渗透到中国,中国的文化融入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谁能够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价值观对接的上,对接的好,能够更多的深入到中国的这种本土文化中来,谁将会在中国赢得市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