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互联网周刊编者的话:职业事业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6:08 互联网周刊

  吴茂林

  对职业经理人的挑选过于讲究“职业化”,而没有将在中国的业务开展作为创业来做,可以说是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失意的一个症结。

  在IBM公司迄今已经工作了39个年头,在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的职位上一干就是11年零4个月,周伟在2007年正式进入半退休状态,留下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纪录:从一而终,一辈子的全部职业生涯都在一家跨国公司里,也许算得上是华人中在跨国公司最“长寿”的职业经理人了。

  这些年,职业经理人的跳槽、下课纷纷扰扰,像

娱乐新闻一样热闹。在这样的背景下,周伟的经历算得上是个奇迹。据周伟自己说也不是没有“厌烦”的时候,但“慢慢体会到,你转换工作和留在一家有舞台供你施展的公司,实际是一样的。”而最重要的是,在得到担任IBM中国区总裁的机会后,周伟将“帮助IBM在中国建立起未来全球最重要的一部分市场”看成了自己的一项充满成就感的事业。

  在IBM有一个传统,工作超过30年的员工,名片上才能够印上深蓝的立体IBM徽章,作为对他们忠诚和贡献的彰显。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与其在喧哗和骚动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不如像周伟这样,光荣退休的结局也未尝不是一种值得自豪的功成名就。

  职业经理人的稳定性看起来与一个企业的历史长短和文化厚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这些年的案例来看,最动荡的总是那些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公司,最稳定的总是那些百年企业。

  惠普的孙振耀1982年进入惠普,从普通工程师做到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工龄也已有25个年头,在中国区总裁的位置上已经7年,大有赶超“周前辈”的架势。

  而年轻的跨国公司往往进入中国的时间总共不过十来年,担任过中国区总裁的人选,数数却有一长串。中国区总裁的职位一两年一换,如日中天之如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公司,其中国公司也一度成为令人谈虎色变的“职业经理人的泥潭”。这倒是和公司的年少气盛与急躁非常合拍。

  伴随这些年国际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纷纷折戟沉沙,这些更年轻的跨国互联网公司取代微软、甲骨文成为了最动荡的职业经理人战场。其中国区总裁的更迭速度更是缩短到了一年甚至几个月。2006年10月,谢文在雅虎中国总经理的位置上甚至创下了仅仅停留了1个多月的纪录。

  和微软、甲骨文相比,互联网公司是新的“暴发户”,Google在诞生后的第8个年头,市值就超过了老牌的IBM公司。2007年1月12日,其股价已经攀升到505美元,市值高达1546亿美元。在

火箭般的成长速度下,公司往往会变得更加自负,中国区总裁要想根据中国的国情作出适当的圆通,说服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挑战,在中国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本土的野心勃勃的创业群体,如果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只能按照全球总部的意思一板一眼地照猫画虎,怎么可能是这群“土狼”的对手呢?

  如家连锁酒店的CEO孙坚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职业经理人,而自称为职业事业人,在他看来,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要有创业者的无私心态和主人翁情怀。其实,跨国互联网公司需要的恰恰是这样的人。对职业经理人的挑选过于讲究“职业化”,而没有将在中国的业务开展作为创业来做,也可以说是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失意的一个症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