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谁在封杀国货?合肥政府采购拒绝国货事件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 14:51 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

  近日,合肥市一个中央空调采购项目公开指定采购欧美日原装进口产品的做法引起了社会舆论激烈的抨击,众多媒体就此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这一事件真相如何?哪些因素引发了这一事件?对政府采购有何影响?本报记者经过深入的调查,探索着真相。

  谁在封杀国货?合肥政府采购拒绝国货事件调查

  (本报记者:孙立群 何晶)“‘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综合楼’项目中央空调系统设备:螺杆式冷水机组(整机必须是欧美日原装进口)2台;冷却塔2台;空调离心泵(进口,原装欧美日)和空调末端若干。”

  这就是那条引发轩然大波的招标公告的货物说明内容。其中对于空调的核心部分连续两次用3个词着重强调:欧美日,原装,进口。这3个词分别从货物产地(欧美日,排除其他国家与地区)、货物生产装配方式(原产地原装,排除在中国的各种组装)、贸易方式(进口,排除国内贸易渠道)三个方面,把所有只要包含中国因素的空调,从民族品牌到合资品牌,全部、彻底、干净地排除在外。

  媒体曝光此事后,关心政府采购的人都在问:合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

  11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把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卷入其中。

  21日,安徽某报刊发一篇《政府采购封杀国产空调》的报道,批评正在进行的政府采购项目“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招标”封杀国产空调,并指这一项目的招标公告是“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一时间,很多不明就里的读者以为是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操作了这一“封杀国产空调”的项目。

  “这个项目根本和我们没有一点关系。”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阮怀荣对记者说。该项目属合肥市正在建设中的政务文化新区,招标公告是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新开投资)发布的。按照有关规定,该公司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查后,可以自行在合肥市采购中心的网站发布公告。

  然而,随着众多网站对报道的转载,尤其是网易商务频道将合肥采购中心载有这一项目的网页做了截屏展示后,合肥市采购中心和封杀国产空调的罪名被更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很多相关人士纷纷打电话到合肥市采购中心了解情况,合肥市政府也开始出面调查,合肥市采购中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低级错误”究竟由谁铸就

  “我们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阮怀荣说。他表示,作为一个依照政府采购法成立的集中采购机构,合肥市采购中心对于《政府采购法》优先采购国货的规定非常清楚,不可能发布明目张胆排斥国货的招标公告。不仅如此,事实上,该中心一直努力在具体工作中贯彻政府采购扶持国货的政策功能;就在去年,该中心还专门开会讨论过在评标办法中为国货加分的可行性,最后由于这种做法没有具体政策标准而作罢。

  “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的运作非常规范,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合肥市纪委监察综合室副县级纪检监察员辛堃说。她同时也是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特聘的监督员之一,对该中心了解很多。她说,合肥政府采购封杀国货的消息几乎是近期的一个焦点新闻,她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后马上向采购中心进行了了解,确认不是采购中心的项目。另一位监督员,合肥市政协常委万立权则表示,不能把合肥市政府采购领域的个别问题都放在采购中心头上。

  那么违法公告是怎样出现在采购中心网站这一合法平台上的呢?据调查,发布违法招标公告的新开投资公司是经合肥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中的政府采购项目都由其负责。根据合肥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作为政府指定的信息发布平台,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网站不单发布中心自己运作的集中采购项目的信息,全合肥市的分散政府采购和下属区县政府采购的信息都在这里发布。这些单位都拥有网站的后台信息发布指令,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查后,可以直接在政府采购中心的网站上发布自己的信息。新开投资就是这样将违法公告发布到采购中心的合法平台上的。

  受伤的岂止采购中心

  尽管知道报道的内容与自己没有关系,合肥市采购中心还是马上召开了全体会议,通报了相关情况,要求全体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意相关问题。中心还密切配合合肥市政府进行的调查,为弄清问题真相做了努力。然而对于媒体报道造成的负面影响,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上下员工都感到很压抑。

  “采购中心成立以来操作了2000多个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有歧视国货的倾向。这个报道对我们中心的负面影响太大了。”阮怀荣说。经过努力,采购人和供应商基本认可了中心的工作,但报道造成的负面影响要花非常大精力才能挽回。媒体监督对于政府采购健康发展非常必要,“我们每个项目都欢迎媒体监督,任何一个标都可以旁听,可以调看任何一个项目的资料查。但报道一定要全面,千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辞。”

  然而,受伤的又岂止合肥政府采购中心一家呢?经过媒体层层渲染,“封杀国产空调”事件从合肥市一个区的投资公司指定国外空调的个例,被渲染成政府采购封杀国货的“惯例”,成了全国性的负面新闻,“整个政府采购领域都受到了伤害。”一位政府采购业内人士说。

  不可能是惯例

  “对于类似事件,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态度非常坚决: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合肥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李斌对记者说,“这起事件确实发生在合肥市政府采购领域,媒体报道在这个事实上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合肥市政府已经下令撤销了违法的招标公告。”

  “媒体要追求新闻效应,可以理解;投诉供应商比较激动,也可以理解”,但对于报道中提到的合肥政府采购封杀国产空调是“惯例”的说法,李斌认为欠妥,“不可能是惯例,所有政府采购项目的信息都在网上,大家可以自己查看”。

  李斌还表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是新生事物,难免出现问题,供应商和媒体的监督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供应商和媒体能发现问题,也证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透明取得了好的成果。“我们不敢保证每个项目都做得非常好,但我们敢保证每一个项目都做到在阳光下操作,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到底谁在拒绝国货

  采购中心和采购办都没有拒绝国货。不但没有,反而在依法尽力扶持国货。

  那么,在合肥市拒绝国货的到底是谁呢?一个公司竟有如此大的胆量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据介绍,招标人新开投资公司作为一家国有独资的大型公司,在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这次犯下这样“著名”的错误,是新开投资公司始料未及的。该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在招标投标中一向是按照《招标投标法》来运作的,而对于《政府采购法》则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政府采购扶持国货的法律规定和政策功能。

  这显然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招标投标法》是一部程序法,只对采购活动有流程方面的要求,而对于采购对象是国货还是洋货这样的问题不予限制。而规定必须采购国货是《政府采购法》的特殊规定。该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

  《招标投标法》没有扶持国货的政策功能,而新开投资公司基本只知道《招标投标法》。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和舆论的抨击,也许他们现在还会以为自己在严格依法办事呢。

  崇洋心理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法律知识的空缺。如果他们知道《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即使个人有购物方面的特殊偏好,也不可能在政府采购这一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中有那么露骨的表现。

  但这样令人惊讶的事情竟然发生了:《政府采购法》这部已经生效近4年的国家法律,从中央到地方有为数众多的人在依照这部法律从事工作,一个从事多年政府采购业务的机构居然对此几乎没什么了解!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看来有关部门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了。

  不知还有哪些不知法不懂法的蛮干正在进行?

  据了解,合肥市有关部门对此事的调查仍在继续,本报将继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

  短评

  危机管理意识待树立

  “合肥政府采购拒绝国货事件”是一柄双刃剑。首先,它伤害了部分企业。其次,也使整个政府采购行业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负面报道的损害。

  事件发生后,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毫无疑问,多数报道都是本着促进政府采购制度良性发展的出发点展开的,但由于参与报道的几乎全是综合类媒体,记者对专业性很强的政府采购制度所知不多,难免在报道中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偏差,最终导致不少报道轰动性有余而严谨性不足,政府采购的良好形象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伤害。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关注,尤其是促进了人们对政府采购扶持国货政策功能的了解。

  作为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事件令人遗憾地显露出,在《政府采购法》已经实施近4年的今天,仍然有人连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都不了解,尤其让人吃惊的是这个人还在做着具体的政府采购业务。由此可见,政府采购人士要做的工作,尤其是宣传推广工作还很多。而关于合肥事件的报道,在为媒体赢得大量“眼球”的同时,也附带为政府采购做了宣传推广。

  在事件中,我们除了看到合肥当地有关政府采购机构积极与媒体和有关部门沟通,以澄清事情真相外,整个政府采购行业几乎没有对这个源发于地方而影响到全国的负面事件做更多的补救工作,只是在消极听任其在媒体的来回渲染中不断放大影响,显得很被动无助。

  政府采购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今后受到的关注会越来越多。现在就应该未雨绸缪了,在进一步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同时,也要树立起自己的危机处理意识,进而建立自己的危机管理机制。这样当面临顺境时可以积极努力,即使逆境来到,发生了不利的事情,也可以有备无患,因势利导,迅速趋利避害、化被动为主动,继续推进工作。(鸿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