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中国科技企业将引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14:45 中国计算机报

  王泽蕴

  “中国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蓄势待发,有望成为全球高科技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这是12月初麦肯锡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调查项目得出的观点。

  由麦肯锡顾问与清华大学的两位教授领衔,针对中国科技产业约4万家年收入在1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涉及科技产业内9大行业(航空航天、 家用电器、企业计算、电信设备、半导体、工业电子产品和自动化、电力设备、交通运输和医疗电子设备)的40个子行业,涵盖2000多类产品。

  “中国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间迅速缩短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不仅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领导亚洲高科技咨询业务的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贝殷高(Ingo Beyer von Morgenstern)认为。

  麦肯锡北京分公司全球副董事夏小禹则表示:“中国科技企业拥有进入全球市场的独特机遇。”

  中国科技产业发展惊人

  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正位于一个快速成长的轨迹上。大部分中国高科技公司的生产率已经在今年首度达到了和在中国运营的跨国企业相当的水准。

  观点一:行业及出口快速增长。

  在过去5年当中,中国的科技产业经历了非常惊人的发展,2001年中国科技产业的总产值(包括在中国运营的科技企业的产出、对内销售、出口销售)大概2500亿美元,到2005年已经增长到70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是30%,大概是三倍的GDP增长速度。国内销售增长率为24%;而年均出口增长率更达到40%。到去年年底,科技产业已经有43%的产值是来自于出口。

  观点二:劳动生产率将保持优势地位。

  中国的科技企业具有独特的劳动生产率优势,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较,虽然中国的绝对劳动生产率(以每人每年的附加值衡量)仍低于美德等发达国家,但中国享有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其单位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生产率仍是较高的。中国科技企业人均创造8100美元的附加值,在德国是69600美元,美国是102900美元。但2005年中国科技企业人均劳动成本是2560美元,而美国是49100美元,德国是55470美元。因此2005年单位成本基础上的劳动生产率,中国是3.1,相比之下美国是2.1,德国是1.3。

  2. 与其它新兴市场相比较,中国劳动力成本年均增长10%,生产率是其它低成本制造国如印度和越南的3倍。印度2005年的单位劳动生产率为1.1,越南为1.6。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3. 与跨国公司相比较,中国民营科技公司正在迅速缩小与在华外资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自2001年起,年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中国公司,其生产率年增长为17%,但跨国公司年增长为负3%。同样自2001年起,年收入在3~10亿元的中国民营企业,年增长率为18%,而在华外资公司仅为5%。2005年收入为100亿元以上的中国公司,其员工人均创造了421000元的附加值,略低于外资公司439000元的水平。而年收入为3~10亿元的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了在华外资公司的劳动生产率:2005年,中国民营企业员工人均创造142000元的附加值,而外资公司仅为105000元。

  无论是劳动生产率、收入增长率还是利润率,民营和私营企业都已经和外资企业并驾齐驱,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外资企业,而且它的增长速度也要领先于外资企业。

  以工业电子领域为例,麦肯锡—清华做了一个非常大胆而粗略的测算,即整个技术产业的一个分置。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稳步上升,从2002年60%增加到2004年的64%、65%左右。而且,作为一个群体,中国企业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外资企业。在过去几年当中,中国企业是17%的年增长率,外资企业只有10%左右。假定这种增长可以持续下去,到2010年,中国企业将占据3/4的国内市场,而外资企业会进一步缩减市场份额。

  4.将出现更多的大型公司:2001至2005年,中国大型公司的数量年均增长16%;2001年有152家公司的年收入超过10亿元;到2005年,278家公司达到这一水平。调查显示,规模具有重要价值:大型科技公司(包括民营和国营)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中小型公司。2005年,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其员工人均创造附加值391000元,而年收入在10~100亿元间的公司,人均附加值仅为183000元。大公司还能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回报。2005年,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平均股本回报为27.8%;而年收入在10~100亿元之间的公司,平均股本回报仅为12.5%。

  大部分中国高科技公司的生产率已经在今年首度达到了和在中国运营的跨国企业相当的水准,这意味着从今年起,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和国际跨国企业互相抗衡、彼此竞争的能力。

  观点三:在中端市场日益获得统治地位。

  外资公司日趋主导高端市场,而中国公司在完全占据低端市场之后,又控制了75%的中端市场(界定为价格比同类高端产品低30%~50%的产品市场),这一市场规模庞大,成长迅速。根据不同的子行业,中端细分市场(不含出口)一般占到市场的50%~60%,并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成长;而高端细分市场的增长率仅为10%~20%。

  挑战,在严峻的形势下

  近几年来,中国高科技企业有一些非常积极而喜人的发展趋势,但是在进一步前进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观点一:利润率持续下降。

  中国科技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从2001年的4.3%下降到2005年的3.7%。而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公司,其平均净利润率为5.7%;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来说,这一数字为8.7%。

  差距背后的原因很值得分析。报告认为,造成差距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竞争的壁垒。换句话说,基于市场的竞争性比较强,也就是阻挡竞争者的壁垒,无论是品牌、质量、成本、技术,还是公司整体的组织能力都还不足。

  观点二:市场竞争加剧。

  虽然净利润率普遍较低,但高比例的债务意味着股本回报额(ROE)较高:行业总ROE为12.1%;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平均ROE为27.8%。较高的ROE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科技产业的某些低利润行业仍能吸引新的市场竞争者,进一步加大了利润率的压力。

  观点三:研发投资低。

  中国公司的研发投资仍落后于国际水平,致使公司无法通过创新来提升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中国公司仅以2005年收入的2.0%投资于研发,而在英国,这一数字为4.4%,在美国为5.3%。

  在以前的发展历程当中,中国的科技企业大多采用了技术上的跟随策略。如果从市场份额的增加而言,这个策略在过去的竞争中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实现差异化经营,就需要形成别人不能模仿的竞争优势,需要更多考虑怎么通过自主创新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

  观点四:全球化的高昂成本。

  中国公司一旦开始全球化,利润率就开始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较高的营销成本,增加研发投入的需要,以及吸引培训国际人才的成本。2005年,年收入超过100亿元、出口占44%的中国科技公司比起年收入在10~100亿元、出口占23%的公司,其劳动力成本要高78%,研发成本高117%,销售及管理成本高65%。

  不过,尽管现在中国的高科技行业或者高科技的企业走出去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麦肯锡相信,可能在几年之后,中国的一些高科技的企业会越来越活跃于全球的高科技的舞台上。而且中国的高科技行业和高科技企业可能会对整个全球的高科技格局形成重大的影响。

  中国——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浪尖

  现在正是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上世纪60至80年代,主要是欧美企业实现全球化,90年代主要是日韩企业,到今天主要是一些新兴市场的企业,当然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企业,在推动着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

  “西门子在中国坚持了将近十年才完全立足,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是从一个小市场走入大市场,也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麦肯锡北京分公司全球董事施德方(Stefan Albrecht)表示。

  “韩国的企业往往存在一个老二现象。行业老大走出国门时,通常为了技术目的和研发目的,而老二走出国门,更多的却是为了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韩国的

汽车行业、电子制造行业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在中国,目前部分希望步出国门的企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清华大学
研究小组负责人宁向东教授说。

  观点一:中国企业要走出去的原因主要有4点。

  首先,是要获得海外市场的稀缺资源,其中包括原材料以及一些全球短缺的零配件。

  其次,要拓展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增长机遇。

  尽管中国的市场已经非常大,但是如果把部分行业放在整个全球市场的环境下看,还只占到其中的5%~15%,所以走出去寻找新的增长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还有两点,一是打造全球性的声誉,另外是获得自己没有的技术和一些相关的技能。目前中国的多数企业跟国际的竞争对手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所以如果要走出去的话,就必须要有自己非常需要的技术,而且也要有非常需要的管理人才管理全球化。但是国内的很多企业这一点相当欠缺,所以需要海外扩张获得自己没有的一些技能和技术。

  “此外,中国在技术方面的一些差距,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施德方表示。

  观点二:中国企业要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的几种可行方案。

  1. 贴牌生产或出口模式。

  中国的企业需要在海外确立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直接通过合作伙伴在海外销售自身产品。这个方案非常简单、见效很快,所需的投资也比较少,但是对合作伙伴的依赖性过大,可能不利于自身能力的建设。

  2. 通过自主发展推动业务增长。弊端是发展速度慢,品牌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当地认可。

  3. 进行国际化收购,收购一个全面的国际化公司。这种方式见效快,而且可以获得以前没有的技能。弊端是风险大、投资高。如果对当地的市场或者收购的目标不是很了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4. 有选择性地收购海外的一些资产。比如收购海外企业的一些设施或工厂、在品牌方面进行一些收购,获得一个比较知名的品牌在某一个地区的使用权。这种方法有比较大的选择性,而且比收购整个公司风险小一些。但如果买的品牌没有配备营销、销售团队,便不能很好地把握收购以后的一些潜力和价值。

  贝殷高说:“我们相信中国很有希望在全球打造它的影响力,我建议要从中端产品做起。因为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中端产品,中国本土企业面临跨国公司的竞争比较小,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地退出了中端市场,专门做好高端市场。这对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或者很好的进入全球化的切入点。

  但是,中国的科技企业首先要把国内的市场做扎实,然后通过很好的高质量的产品以及克制化的设计进而走出去。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把国内中端的市场或者中高端的市场的占领住,再向新兴市场,比如俄罗斯、南美一带扩张,形成相当于以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部署,以边陲地区保卫我们的市场,这也是他们的一条路径。”

  观点三:希望走出国门的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1. 企业目前是否在本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不是最好谨慎。

  2.企业是否有非常卓越的运营能力。如果在中国的运营效率很低,走出国门相当于把运营的低效率放大到全球市场,可能对整个企业造成很大麻烦。

  3. 企业的独特性在哪儿,和国外竞争对手的差异在哪儿。“很多的企业走出去依托的是低成本,有成本优势。但是应该考虑到,如果打入美国市场,便需要到美国市场招人,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很高,原有的成本优势可能就会丧失。” 施德方说。

  4. 有没有具备国际化经验的领导人。企业要成功地走出去,具有全球化经验和全球化视野的领导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多数的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

  夏小禹表示:“对于走向全球化的企业,其运营的成本在销售管理、研发产品开发以及吸引人才方面的成本会急剧上升,而且无论是品牌的建立还是人才的吸引都会是一个相对比较缓慢的过程。对于立志于全球化的中国科技企业而言,必须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还是要在中国的市场上建立起相当稳固的市场领先者的地位,创造出足够的现金流和利润,能够支撑相对比较昂贵而且相对比较漫长的全球化进程,同时对于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国际人才的储备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管理课题,需要在走出国门之初,甚至走出国门之前就要有相当的准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