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案例:MP3,速度过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11:36 《数字商业时代》杂志

  2000年国内市场销售MP3几万台,2002年销售20万台,2006年预计销售1000万台。飞一般的速度正在成为MP3自身的“杀手”。

  采访·撰文=高炜

  速度是一种让中国企业家欣喜又恐惧的东西。短至几周的更新换代速度,消费者的喜
新厌旧,市场的快速变化。更可怕的是,即使企业能够跟上速度,但你的主打产品能否“扛住”后继层出不穷的数码产品,而不只是一个“速度过客”?

  在中国制造的名单里,VCD、电视机等都是“速度过客”,下一个会是MP3音乐播放器吗?

  蜂拥着“集体死亡”

  1997年春的一天,韩国三星公司的Moon先生在飞机上,从他的

笔记本电脑上看到同事发出的一份报告。这是一份图像、文字、音乐合成的简报。他在看这份报告时,突然心血来潮想到,要是将电脑上的音乐播放系统取下,独立发展成一个产品,这不是最方便的音乐随身听吗?

  半年后,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让Moon先生提早退休。1998年韩国企业Saehan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音乐播放器:F-10。MP3凭借接近CD的高音质、高抗震能力、方便扩展等优势,迅速引起韩国众多厂家的密切关注,陆续有公司专门成立MP3方面的研究小组。几个月后韩国的其他公司也相继推出了不同类型的MP3产品。2000年韩国本地市场的MP3销量已接近30万台。

  1999年秋季,三星公司为全面改变它的企业形象:从传统家电到数码科技。推出了一系列的科技数码产品,其中就包括MP3,其“YEPP”MP3播放器在1999年冬季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2000年中国市场的MP3产品只有几万台的销量。国产品牌的MP3在2001年开始进入市场,包括方正、联想、海尔。而在珠江三角洲,不少MP3播放器生产企业(其中也包括不少“作坊”)开始投入生产。在2004年底,国内大大小小的MP3生产工厂已经达到50家,当年的全国MP3销量达到378万台。2005年,国内MP3总销量猛增至615.4万台,销售额突破45.49亿元。

  当速度达到顶峰的时候,往往就是“减速”的开始,接着就是陨落和坠毁。MP3高速的发展,后继产品的冲击,以及其他数码产品对它的融合,生产制造的恶性竞争,让国内一批MP3代工企业走上“破产—注册—再破产—再注册”的怪圈。

  国内MP3生产的短命

  仅仅是在4年前,一个家庭作坊,几个工人围成生产线,不到20个元器件的简易组装,再找个廉价的“公模”,焊接组装一下,一个MP3就可以出厂了。当时市场上韩国MP3市价在2000元以上,而这种作坊里生产的产品比市场价低一半,一台MP3最高可以赚200~300元。

  随着相关生产制造技术门槛的下降,进入2003年后MP3市场变得越来越混乱。大量贴牌生产的劣质产品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某些MP3播放器的出厂之日就是返修之期,粗制滥造的外观造型也难以为消费者接受。

  2005年中期,有媒体报道,华南地区有多达300到500家被MP3生产厂商集体倒闭。然而半年后,大家发现真正倒闭的企业不过是20~30家,其他的厂商则是倒闭之后再重新注册。一位业内人士道出其中真相:“一年倒闭六七次不算多,最多的能倒15次呢!每倒闭一次就能逃脱一次原来的售后服务。”

  “等死”与“找死”之间的两难

  MP3播放器问世后,其受欢迎程度曾压倒过手机、

数码相机,甚至笔记本,几乎成了大众数码产品“时尚”与“流行”的代名词。市场的迅猛增长吸引了众多小投机厂家。正是这些小企业把MP3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价格传播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让MP3从奢侈数码产品变身为大众数码消费品,使国内MP3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越世界的平均速度。

  但在“过剩”的作用下,这些投机的小企业迅速没落,唯有那些拥有品牌和设计的企业还在苦苦坚持。

  为了应对消费者的“喜新厌旧”,众多功能特别,造型新颖的产品被设计出来,包括手表MP3、太阳镜MP3,视频MP3。但这些新颖的产品并不能阻止MP3产品价格的整体滑坡。

  “飞机迫降在沙漠中。是顶着高温烈日在沙漠中寻找救援,还是固守在飞机残骸边等待?”这是MBA课堂上,一道关于“找死还是等死”的选择题。

  而MP3的价格策略,也处于“找死还是等死”的两难选择中。降价已经不足以有效的拉动销售,但是不降价又有什么竞争力?在这个连苹果iPod都已经开始降价的时代,国内的MP3品牌企业还能拿什么来扛住价格呢?

  华旗资讯集团副总裁、爱国者数码音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迅,对于MP3产品的降价有清醒的认识:“当市场容量足够大的时候,再做价格的调整显然不会带来销量的提升。当你假设别人都不降价的时候,那你降价一定会带来很大的效应,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并没有比别人更突出的能力。当你开始降价的时候,可能在低端市场还有人比你们更低。”

  除此之外,那些MP3的后继者正对这个庞大的市场虎视眈眈,其同门兄弟MP4正在视频方面与MP3展开激战。而手机更以“整合者”的面貌出现,随时准备将之一口吞下。即使是MP3的最大赢家—苹果公司,也在全力研发iPod手机。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平坦的世界中要获得竞争力,首要的就是要学会自习。因为在平坦的世界,你所学的知识会很快过时。所以,学会如何学习,或如何爱上学习,是首要的生存技巧。

  或许这对那些国内的品牌MP3企业具有一些借鉴意义。死亡意味着终结,同时也意味着新生,经过重生的洗礼之后,必将迎来变革。究竟是像CRT电视那样慢慢退出市场还是像收音机一样和其他电子产品融合,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