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鑫诺二号故障无碍卫星直播产业进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21:06 人民网 | ||||||||||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讯 记者孝金波报道 今天,作者在由广电总局《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和格兰研究举行的“《中国直播卫星产业报告》发布会”了解到,鑫诺二号卫星故障将使直播卫星产业的时间表有所延迟,但不会动摇我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产业的总体进程。该报告预测,到2010年,中国直播卫星用户将超过1500万,终端设备市场以及收视费的总体规模在百亿元左右。
《中国直播卫星产业报告》是《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下属的广电研究和北京格兰瑞智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对我国直播卫星产业的政策、技术、运营模式、发展前景进行了近半年的深入调查的研究成果。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直播卫星将首先满足全国性的广播电视覆盖需求。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的有线电视用户为1.3亿,还有三分之二的家庭通过无线方式收看电视,部分地区甚至收看不到电视信号。在“村村通”工程的推动下,2005年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4.4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5.81 %,比2004年分别增长0.43%和0.52%。直播卫星在覆盖效率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并将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开展商业运营。 报告引用了广电总局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立广播影视卫星直播系统。研究制定Ku规划频段卫星直播系统技术标准、技术体制,建立卫星直播业务技术平台和业务支撑系统,开展卫星直播业务,推进高清晰度电视卫星直播业务的应用。”并就此分析指出,我国的直播卫星将有可能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这将对规范并促进我国卫星接收设备的生产、制造及销售渠道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直播卫星也将给处于困境之中的高清电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打破目前因CA多样化带来机顶盒无法量产、价格居高不下的瓶颈。 广电总局科技委高级顾问章之俭认为,直播卫星与有线、地面以及移动多媒体广播共同构成了我国广播电视的综合、立体覆盖体系,各有特点、各有分工,当然也存在一些交叉,在完善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的同时,几种渠道将共同形成一个互补而又具备良性竞争的体系。 《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社长曾会明表示,广电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专业性的行业研究非常重要,明年该杂志旗下的广电研究将与格兰研究进一步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研究,促进广电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