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着陆时期VC投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 15:2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国内创投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首先,过去一年多时间所投资的热门项目,尤其是Web2.0项目,表现平平,在市场的"事实检验"面前未能顺利过关。 其次,来自于行业监管部门的一连串的政策,使得无线增值、电视购物这一类热门案
其三,信产部此前发出的<关于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通知>,以及商务部等六部委<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对外资创投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法律架构和安排,带来了制度上的困难,将增加投资项目重组的难度。 第四,"中国概念股"的海外上市,已经缺席了一段时间。而那些已经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的业绩和股价表现,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也迫使创投机构更加慎重地评估将来的退出风险。 面对众多不利因素,创投机构迅速做出回应,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软着陆"。在众多的"软着陆"措施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调整投资的方向——不再紧紧盯住互联网、无线、新媒体等"传统热门"行业,转而开始在其他非热门领域寻找案源。 在这一轮VC转向中,新的投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第一,是和中国消费升级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伴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的加速、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升级的产品和服务,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属于创投重点"狩猎"范围。 具体包括,医药设备及服务、金融产品与服务、消费品服务,以及产品的零售、批发、特许权经营等等。如红杉投资的众合、利农,IDG投资的一茶一座、如家,鼎晖投资的蒙牛、慈济,3i和普凯投资的小肥羊等,都属于这个范围。 第二,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绿色科技、环保、新能源行业。去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给其身后创投机构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从而掀起了新的一轮环保概念投资热。 从另一个角度看,环保题材也契合人类发展的方向。除无锡尚德之外,如早几年联创等投资的东江环保,北京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华新源再生水等,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案例。 第三,是进口/出口替代型产品与服务。随着国内技术竞争力的提高,过去全部依赖进口的芯片设计、部分IT产品的核心部件等等,逐渐为基于国内研发的生产商所替代。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为其提供了成本和市场的双重保证。 投资商青睐的制造业、软件外包行业,是出口替代的产业代表。在过去一段时间,如文思软件、海辉软件等都获得了多轮投资。 当然,创投转向并不意味着全面放弃互联网和无线。但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单纯打着"Web2.0"旗号的项目将很难再得到VC的青睐。无线增值服务则需要一段时间来走出低谷,3G的正式发布可能会是其下一次出发的起跑线。在互联网宽带应用方面,创投将继续关注并加码,但目光将集中在下一波"杀手级应用"。 此外,内容依然"为王",有质量的内容仍被投资商所"钟爱",如红杉投资了宏梦,软银赛富投资了欢乐传媒、太合音乐,IDG投资了海碟音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