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信息周刊封面报道:行业创新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 14:51 《信息周刊》杂志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的调查,为我们揭开了行业IT应用的全新图景。

  3C制造:

  优化流程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服务能力,降低IT以及商业成本,是2006年3C制造业IT的三大首要任务。

  文/翁美飞

  “人才、土地、能源、原料等各种生产要素价格都在上涨。”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美的)IT高级经理陈小兵指出,“面对微利的经营环境,3C制造企业必须借助IT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的调研结果显示:77.27%的3C制造企业选择“通过商业科技提高业务流程效率”,54.55%希望同时“为客户提供新产品/服务”,并有一半企业在努力“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详见表一)。

  过去一年,这个行业的平均IT预算比例是各个行业中比较高的。他们最普遍的IT措施是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建立业务流程架构。两者的比例在该行业参与调查者中分别占了81.82%和59.09%(详见表二)。本次“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榜首企业海尔集团的流程推进部部长刘子力在今年九月的一次业务流程管理论坛上曾指出:“IT部门是使得经过梳理和优化的业务流程真正落地的。”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系统分析经理刘学军表示:“通过工作流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是公司比较有特色的应用。”工作流系统对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时间控制,一旦在某个环节时间滞留过长,就会自动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发送给其上司的方式发出警告。在采购、物流以及日常的申请流程上均如此。通过工作流系统,他们可以及时发现流程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此外,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也是3C制造行业为提高流程效率普遍采取的措施,这一比例高达54.55%(详见表二)。陈小兵说:“在美的,IT不仅是自动处理现有业务流程的基本工具,而且是业务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美的最大的IT投入是在厂商信息一体化和研发体系信息化方面,主要是为了快速搜集市场和渠道信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这也是调研结果中3C制造行业通过商业科技推动的第二大业务方向。

  调研的另一个结果表明,3C制造行业目前在IT投入的比例分配上还不是很合理,用于维护旧系统和新项目的比例几乎是1:1(详见表三),与黄金比例2:8大相径庭。

  表一:3C制造企业通过商业科技来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

  业务流程优化 77.27% 为客户提供新产品/服务 54.55%

  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 50%

  改善客户服务 27.27%

  改善配备,使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 27.27%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二:3C制造企业提高业务流程效率采取的措施

  业务流程优化 81.82%

  建立业务流程架构/定义业务流程 59.09%

  进一步提高自动化 54.55%

  现有应用软件再设计 40.91%

  IT业务集中化控制 40.91%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三:3C制造企业2006年IT

  预算分配

  新项目 51.5%

  维护旧系统 48.5%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行业排名 公司名称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排名

  1 海尔集团 1

  2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29

  3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1

  4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57

  5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58

  汽车制造:

  决战供应链

  汽车业的CIO们不约而同地将精力聚集到了供应链和IT业务集中化管理上。

  文/李黎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一份报告显示,高达58%的中国汽车企业和56%的合资汽车企业认为,汽车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成本竞争。

  确实,根源于国内整车厂商在供应链上下游脆弱的管理整合能力和信息化基础,使得国内整车厂商成本控制能力比较薄弱,在管理和销售费用等方面成本明显偏高。

  鉴于此,汽车行业的首席信息官(CIO)们不约而同地将眼光投向了供应链管理和IT业务的集中管控上。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结果显示,75%的汽车企业都亟需通过商业科技“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交流”(详见表一),62.5%的汽车行业CIO对“IT业务的集中化控制”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详见表二)。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王兵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大规模地在供应商中推广“C3P”(CAD/CAM/CAE/PLM)计划,旨在与供应商实现协同研发,提升研发速度。而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信息部主任朱克深则计划在全国的4S店部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nformation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使销售端的工作在商业科技的支持下更加高效。

  此外,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安汽车)信息中心主任丁厚平、南京名爵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名爵)IT信息部部长蔡军,还有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袁国峰,都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借助IT搭建的纽带与上游供应商实现紧密的商业互动,是他们面临的最紧迫挑战。

  另外,由于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频频通过购并走出国门,商业科技对加强企业海内外分支机构的管控,也释放出了巨大的威力。丁厚平和蔡军都表示,在长安汽车和南京名爵的国际化策略里,管理需要具备标准化和可复制性,只有固化到IT系统里才能够实现“中央集权”。

  因此,35%的汽车企业将IT预算投入到应用软件的购买,远远超过硬件和IT服务外包等投入(详见表三)。

  表一: 汽车企业通过商业科技来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让业务流程更加高效 75%

  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交流 75%

  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 62.5%

  改善员工配备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25 %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二:汽车企业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

  业务流程优化 75%

  IT业务集中化控制 62.5%

  现有应用软件再设计 50%

  聘请策略顾问 50%

  建立业务流程架构/定义业务流程 50%

  改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 50%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三:汽车企业2006年IT投资方向

  应用软件 35%

  硬件技术的购买 20.23%

  IT服务或外包 14.29%

  薪水和津贴 11.88%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行业排名 公司名称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排名

  1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2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18

  3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1

  4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6

  5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77

  金融业:

  服务为王

  通过商业科技提升服务能力,是金融行业目前实现业务突破的主流方向。

  文/王婷婷

  客户多而分散,每个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又颇具个性化,要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目标,金融行业必须依靠商业科技来进行。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金融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金融企业都选择通过商业科技来“为客户提供新产品和服务”(详见表一)。用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博时基金)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王德英的话说,“金融业其实也就是服务业。 ”毕竟,事前咨询,事中交易,事后服务,金融企业的业务人员不可能与客户一一见面。而网络、电子邮件、短信等新的信息技术,却可以“与客户实现零距离接触,满足客户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金融业中增强竞争力”。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泰财产保险)IT总监全民说。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有62.5%的金融企业都在“改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让数据交互更方便(详见表一)。博时基金通过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把所有与客户相关的信息都整合到一起,比如,哪些客户参加过博时基金的活动?做过哪些交易?客户经理打过几次电话?保险公司也不例外,华泰财产保险就用统一标准整合财务和客户的信息出口途径,从而为不同部门挖掘所需要的不同数据。

  此外,金融行业正通过商业科技完善用户的体验。大客户一般是一对一服务;但更多的散户只能通过网络进行服务。博时基金在网站上设立了“基金经理网络面对面”的栏目,每周与客户在线座谈,了解需求回答问题;还将原来定位为信息发布式的网站,转向了营销服务型网站,让客户能在网站上得到更多市场和优惠信息。《信息周刊》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包括博时基金在内,有25%的金融企业选择利用商业科技来“改善Web运行和客户体验“(详见表一)。

  金融业服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如何满足金融业客户对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出的严格要求。在接受《信息周刊》调查的金融企业中,60%的企业部署了“对客户记录加密”的技术,73.3%的企业部署了“防入侵软件”(详见表一)。

  2006年,金融行业在IT预算上的总体投入为年预算的13.46%,比2005年的11.8%增加了近两个点,更是远高于平均5%的国内各行业平均IT预算水平。其中,73.33%的金融企业IT投入高于2005年的同期水平(详见表三)。IT投入如此之大,可见中国金融企业利用商业科技加强自身竞争力和服务质量力度之大,决心之强。

  表一:金融企业通过商业科技来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为客户提供的新产品/服务 75%

  防入侵软件 73.3%

  改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 62.5%

  对客户记录进行加密 60%

  改善Web运行/客户体验 25%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二:金融企业2006年IT预算总额及分配比例

  你所在组织的IT预算有多少用于以下项目?

  用于新项目 59.4%

  维护旧系统 40.6%

  预算明细是什么?

  硬件技术的购买 21.79%

  薪水和津贴 19.92%

  应用软件 16.87%

  研发 16.54%

  IT服务或外包 15.57%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三:你所在公司2006年的IT支出与2005年的IT支出对比

  超过 73.33%

  等于 20%

  小于 6.67%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行业排名 公司名称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排名

  1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3

  2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0

  3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2

  4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2

  5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9

  服装业:

  抓住时尚

  时尚元素瞬息万变,要赚钱,赚更多的钱,服装企业必须打造出抓住时尚的极速供应链。

  文/李黎

  “库存是服装业的头号敌人!”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九牧王)IT部长张铁龙说道。这也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铁律”。在这个行业,时间等同于金钱,若没有将当季流行的服装及时铺到货柜上,企业便有可能要收拾过季产品狂打折的残局。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因为缺乏对销售末端数据及时准确的把握,导致目前多数国内服装企业不得不通过预测的方式来安排生产,然后根据第一批货的销量进行二次生产和补货。即便是一些知名品牌的服装企业,除了专卖店和直营店铺设了信息系统以外,在商场专柜或者二级城市,仍然靠手工收集数据,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最重要的是,经常出现数据失真的情况,导致总部难以对市场行情做出正确的抉择。这种粗放的对市场估计方式,导致了服装货品的大量积压。

  要想把握分布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销售网点的销量和市场行情,及时将供应链末端的情况反馈到生产计划部门,必须依靠商业科技来进行。在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对纺织服装行业的调查中,82.35%的企业选择了通过商业科技“让业务流程更高效”(详见表一);76.47%的企业力求通过“改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来达到这一效果(详见表二)。

  毋庸置疑,商业科技对打造快速高效的纺织服装企业供应链贡献巨大。国外有飒拉(ZARA)依靠商业科技支撑极速供应链的经典案例,而国内对商业科技投入巨大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特斯邦威集团有限公司、九牧王等企业,已经从供应链上获取了回报。也正是因为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的首席信息官(CIO)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62.5%的企业2006年的IT支出超过了2005年(详见表三)。

  表一:服装业通过商业科技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让业务流程更加高效 82.35%

  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 47.06%

  改善配备使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 41.18%

  为客户提供的新产品/服务 35.29%

  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交流 35.29%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二:服装业通过哪些措施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

  改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 76.47%

  进一步提高自动化 58.82%

  业务流程优化 58.82%

  现有应用软件再设计 52.94%

  建立公司技术标准 47.06%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三:服装行业2006年的IT

  支出与2005年的IT支出对比

  超过 62.50%

  等于 25.00%

  小于 12.50%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行业排名 公司名称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排名

  1 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 6

  2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 7

  3 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 12

  4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

  5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3

  医药行业:

  生死渠道

  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交流,优化流程,是医药行业最希望通过商业科技达到的效果。

  文/余梦非 翁美飞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医药行业的调查数据显示,60%的医药企业将利用商业科技“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交流”和“让业务流程更加高效”放在了业务创新的首位(详见表一)。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辉瑞)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5年11月,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下称辉瑞)开始实施迄今为止最大的项目——TIE(Technology Solutions to Improve Efficiency)。辉瑞业务信息与技术总监潘俊杰(Sirsij Peshin)表示:“TIE是一个商业战略,而不只是IT项目。”TIE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组织效率,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客户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将对35个IT项目进行创新和变革。目前,这项巨大的工程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进行整合、对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等。整个项目预计于2007年10月全部完成。

  在回答“通过什么措施来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这一问题时,80%的医药企业选择了“改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详见表二)。可见如何整合厂家、经销商和零售终端等的营销数据,在医药企业IT建设中的作用之巨。

  通过掌上电脑(PDA)和呼叫中心争取优势医生与收集患者信息,则是西安杨森制药公司(下称西安杨森)一直努力突破的方向。2004年年初,西安杨森就开始实施“销售通”项目。业务代表每天拜访医生的时候,就会将各类相关数据通过掌上电脑(PDA)传输到公司的数据中心。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到中国250多个城市、600名销售员。而对于合作伙伴和分销商,西安杨森的分销系统目前已基本能够覆盖80%的销售和库存情况。

  不仅如此,西安杨森和辉瑞都毫无例外地通过部署CRM系统来实现对医药终端信息的把握和其他子系统的管理协调。 CRM专家叶开分析说,通过CRM系统,医药行业存在直销的可能性。医药企业可以利用办事处等进行部分直销和直接服务,可以建立起一批忠诚客户群,如心脑血管、血栓、糖尿病等长期服药患者。这同时也有利于医药企业加强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收集,能够尽快缩短药品的研究开发周期。药品研究一般需要6~8年的时间周期,在此期间,药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与客户声音管理(CVM)——来自直接消费者的反馈,是紧密交叉的。后者将是医药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方便制药公司对市场进行细致的调研,便于多元化产品的销售。

  不过,陕西步长制药集团信息部经理励江也指出,近年来,随着医保制度的改革,新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新的环境要求医药行业改变原有的矩阵销售模式,从“以医生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转变。而能否实现这种转变,直接关系着中国医药企业的下一步命运。

  西安杨森、辉瑞这些制药行业的佼佼者,正在悄然进行着这样的变革。

  表一:医药行业通过商业科技来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让业务流程更加高效 60%

  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交流 60%

  为客户提供的新产品/服务 40%

  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 40%

  改善客户服务 30%

  改善Web运行/客户体验 30%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二:医药行业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业务流程效率?

  改进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 80%

  业务流程优化 70%

  现有应用软件再设计 70%

  IT业务集中化控制 60%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行业排名 公司名称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排名

  1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4

  2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10

  3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19

  4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1

  5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

  

零售业

  低成本驱动

  相比其他领域,零售分销行业更注重通过商业科技手段来降低IT和商业成本。

  文/陈念

  “零售分销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利润非常薄,不断降低现有成本是保证利润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天津家世界家居建材超市有限公司(下称家世界)首席信息官(CIO)任庆峰表示。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零售行业的调查数据显示,56.52%的零售分销行业企业选择“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来实现业务创新(详见表一)。

  为了节省成本,家世界推出了定金卡,开发了磁卡系统,将人工对账变为自动对账,平均每店节省了数十万元的对账误差。此外,家世界还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人力资源管理(HR)系统,“相比兄弟公司花费200万元引进的HR系统,我们的开发成本更低,上线时间更快,运行效果也更好。” 任庆峰说。

  同时,52.17%的零售商还希望借助IT工具,“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交流”,进一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我们一直注重与合作伙伴保持生产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交流。”艾睿电子亚太集团(Arrow Asia Pac Ltd,下称艾睿)资讯科技部总监陈卓华(Johnny Chan)说。从2005年开始,艾睿引进了虚拟技术,来保证在面对合作伙伴的需求时能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而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家世界等零售商加强了B2B平台的建设,希望以此降低沟通成本,并连接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实时交换订货、库存等信息。

  另外,有接近50%的零售分销商表示将通过进一步提高自动化、重新设计现有软件等其他手段来降低商业成本(详见表一)。

  表一:零售分销商通过商业科技来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

  业务流程优化 82.61%

  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 56.52%

  改善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互动交流 52.17%

  进一步提高自动化 47.83%

  现有应用软件再设计 47.83%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二:零售分销商2006年IT

  预算总额及分配比例

  你所在组织的IT预算有多少用于以下项目?

  新项目 55.48%

  维护旧系统 44.52%

  预算明细是什么?

  硬件技术的购买 27.05%

  薪水和津贴 19.7%

  应用软件 18.59%

  IT 服务或外包 13.19%

  研发 12.37%

  有关的其他开支 9.1%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行业排名 公司名称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排名

  1 艾睿电子亚太集团 5

  2 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 15

  3 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

  4 安富利亚太有限公司 25

  5 天津家世界家居建材超市有限公司 34

  物流:

  流程可视化

  为用户呈现一个高效透明的物流链条,提供服务水准,是当前物流业打拼的方向。

  文/田强

  随着当前物流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整个物流运作过程的可视化成为新的竞争热点。

  改善客户服务,这是物流企业运用商业科技手段最希望达到的结果。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物流行业的调查数据显示,70%的物流企业通过商业科技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都在于“改善客户服务”(详见表一)。而“全程供应链”、“可视化供应链”等恰恰是物流企业广泛应用商业科技手段,为用户呈现一个透明高效的物流链条,提供更高水准的服务得力之举。

  目前,实时追踪包裹或者货物的状况已经成为物流业新的服务标准。联邦快递公司(FedEx)已经在中国推出了基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技术的“掌上宝”——无线掌上快件信息处理系统,来追踪包裹递送状态;伯灵顿(中国)货运有限公司[Bax Global (China )Co,下称伯灵顿中国]开发的供应链全程可视化管理平台(Supply Chain Visibility,SCV),不管货物的状态发生了什么改变,客户都能够利用一个业务指令对货物进行全程的追踪。正如伯灵顿中国IT经理朱力所说,虽然结果依然最重要,但过程的可视化会使客户更满意。

  不过,要实现包裹或者货物的实时追踪,最难应对的不是正常的流程,而是发生意外情况以后,能否重新按照设定的流程有条不紊地继续运行,而不是陷入混乱。这对IT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大中华区业务咨询服务部合伙人梅昕说:“这需要物流企业的系统设计采用‘例外管理’的理念,即例外的情况才是最值得研究的情况。”这不仅依赖于商业科技手段,更依赖于物流企业对于业务的熟悉。朱力说:“拿退货来说,这是一个例外的情况,一般认为退货就是退回发货方,但如果是从保税区发出去的货,就不能发回保税区,只能发回非保税区。”这就需要系统的设计按照业务要求正确地进行“例外管理”。

  挑战不断,对手强劲,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物流企业在商业科技上的投入持续增加。调查数据同时显示,71.43%的物流企业2006年在IT上的支出超过了2005年(详见表二)。

  表一:物流业通过商业科技来实现业务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改善客户服务 70%

  让业务流程更加高效 70%

  为客户提供的新产品/服务 30%

  降低IT成本/商业成本 30%

  改善员工配备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30%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表二:物流业2006年IT投资概况

  你所在公司的IT预算有多少用于以下项目?

  新项目 68.57%

  维护旧系统 31.43%

  你所在公司2006年的IT支出与2005年的IT支出相比

  超过 71.43%

  小于 28.57%

  等于 0%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调查。

  行业排名 公司名称 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排名

  1 伯灵顿(中国)货运有限公司 2

  2 联邦快递公司 8

  3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22

  4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 35

  5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5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