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凯捷咨询公司副总裁于亚参与现场对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11:04 新浪科技 | ||||||||||
![]() 图为:凯捷咨询公司副总裁于亚参与现场对话。(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11月10日上午消息,《信息周刊》在北京召开秋季大会,并于会上正式推出《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白皮书》,公布了2006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榜单。其中,海尔公司名列100强榜单榜首。该白皮书显示,“商业科技”在中国企业中的定位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 图为:凯捷咨询公司副总裁于亚参与现场对话。(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于亚:现在企业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又处于信息爆炸的环境,这对我们来讲,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使我们企业的成长周期和速度无疑加快了。我们面对这样的环境,怎样利用这样的机遇使企业求得更快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凯捷咨询是本部在法国的上市公司,在全球资讯业位居前三。凯捷咨询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开始是以凯捷安勇的名义作公司咨询业务,2004年恢复到“凯捷咨询”的名义,最近我们收购了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这样在咨询业和IT咨询业的规模得有了整体提升。 说到企业的“成长与创新”,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从我们来讲,这是一个企业不停追求和不停实践的命题。企业是一个经济法人,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企业又是一个生物法人。作为一个生物法人,它的出生、成长、壮大、衰退,直止它最后终结的过程,但是因为企业有了这种创新的机制,所以企业有可能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蜕变,一个旧的企业在创新中获得新生。我们理解,企业创新可以分为四个内容:第一,重构,在企业现在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企业的规划,重新确定企业的定位,重新思考战略。第二,重组,把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要素、企业外部的机会和要素作一个新的整合,使在一个新的资源和新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第三,重振,把企业内部支持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在一个新的基础上有一个协同发展。第四,企业的重生,是把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内涵提高到一个新的程度。 如果能有这样的考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旧企业已经成为过去,一个新的创新型企业成长在我们面前。刚才三位嘉宾的介绍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旧的企业被新的企业、被新的业务、新的运营模式所代替的过程。 企业的重构构成非常重要,这是企业的战略思考,它跟企业的核心价值、核心追求有关。比如一个小的企业,核心追求可能就是利润,当期要实现多的利润,因为没有这样的利润做支撑,企业很难存续。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追求现金流,现金流非常重要,如同企业的血液,一天断了难以为继。再过一个阶段,企业可能就会追求自己的价值,它对社会的价值,对社会的贡献、对员工的贡献是什么。企业重构的过程就是企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它会按照一个新的思考来考虑在新的社会中企业的定位。 我非常赞赏中粮公司,在周明臣先生曾经提到“再造中粮”,他用几年的时间重新把一个计划经济下国有的贸易公司造就成我们今天看到的中粮,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宁高宁先生去了以后又提出“重构调整中粮架构”。 包括美的,这是一个我非常熟悉的企业,在企业的初期我不下20次去过美的,美的是一个不断重造的过程,到今天,这个企业比任何企业都会有更大的成长速度,它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重构,在重构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第二是重组,这是对自身价值的不断创造、不断挖掘,同时又是对自己可控制、可利用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个过程也是任何企业的一个发展过程。刚才讲到凯捷咨询,凯捷的发展过程也是一步一步在整合、在重组的发展过程,很多企业都是这样重组的。一个企业有自己的核心成长力,如果能够把别的企业的资源整合到自己企业中,成长力就会更强。 前端时间我们做了一个企业重组的案例,涉及到国有股的转让,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角度,会考虑国有资产评估价值如何转让,我们在和他们的讨论过程中发现这个企业有非常强的内在价值,我们当时和他们提了“基因组合”的思想,能不能用你的基因,再找一个新的基金,进行基因组合,成为一个新的企业。最后他们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如意郎君”,两家企业都发展得非常好。 第三,企业的重振,企业再好的规划、再好的方案,如果没有内部的支持系统、一个很强的支撑平台去运作,这也是很难想象。我们为什么看到很多企业在成长创新的路上走到一个阶段就不能往前走了?这也是因为它遇到了成长瓶颈,这也是受领导团队的知识经验和公司成长模式平台的限制,同时也受到了一种制度的制约。在企业的发展中遇到了制约的时候,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支撑平台怎么样,我们的知识系统会怎样,我们的信息化水平会怎样。因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系统,要实现一个好的规划、好的战略、好的重组、好的组合,是非常困难的。 实际上,我们看到一个很好的信息化系统,不光是给我们加快了整个公司的运行速度、管控速度和管控质量,而是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使我们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支撑我们的企业重组和重构,如果没有这样的支撑,我们很难想象像邱董事长成为中国第一大品牌的文具制造商,没有这样的系统就很难有这样的战略构想,这往往是我们企业没有放在整体考虑的问题。如果单就IT考虑IT,单就系统考虑系统,我们往往很难看到它能产生的直接价值。但是如果在一个大的构架中,在一个大的前提中考虑这个问题,回过头再看ERP、再看CRF,我们会有新的看法和体会。 第四,企业的重生,企业在重组、重构、重振基础上,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以什么样的精神来运作,以什么样的内涵来运作,它以什么知识来支撑,以什么文化来烘托,是它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摆在每个经营者面前的问题,很难想象,没有一个很好问题的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创新思想,没有一个很好团队的企业,是很难支撑创新的。一方面,企业的外在压力很大,一方面,企业又有机会可以做到不断的创新,不断的重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坎坷,我们要问自己是不是我们的知识有问题,是不是我们的团队有问题? 如果看到以上四点,刚才刘主任用“协同”两个字,我非常赞赏,包括凯捷咨询的创新,创新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协同的过程,没有一个很好的协同,我们很难实现很好的创新。 回到生物法人的角度,重构可能是一个企业解决头脑问题,它要解决创新的概念,解决创新定的概念。重组是解决企业的枝干问题,解决骨架、脉络的问题。重振是解决企业和市场的融合程度问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问题,是人的感官系统。而最后的重生是企业的精神、企业的内涵、企业的文化。我相信,很多企业面临着非常好的机会和成长环境,如果我们抓住机会、整合资源,我相信大家会有非常好的创新的未来,也会保持不断的成长。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