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峰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15:40 计算机世界 | ||||||||||
信息化推进下的热点技术 深入透析前沿热点技术趋势 积极促进潜力创新应用普及
指导单位: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计算机世界报社、中国CIO俱乐部 2006年12月3日 北京中国大饭店 一、峰会背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信息产业同样如此。从无到有,直至今天的繁荣蓬勃,其每一步前行都是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才得以实现。特别是在IT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准确判断技术发展趋势、紧密把握核心技术成果、努力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众多IT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泛化使得产品的同质化加深,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又进一步加剧了竞争,为了不断增强竞争能力,找到与众不同的“蓝海”,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企业和机构重要的竞争武器。 如同社会分工不断深入发展一样,技术也加速了其定向和拓展发展的道路,这使得技术发展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大。很多跨学科、跨行业的新兴技术也迅猛地涌现并发展起来。 但同时,选用新技术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由于技术研发和创新在经济、人力和资源投入方面越来越巨大,一旦选择错误,将带来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对技术投资的ROI(投资回报率)成为CIO和相关决策人员判断技术价值首要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不同的行业对于信息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信息技术在与社会各行业业务结合方面也越来越紧密,只有做到业务、法规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信息化的前进。 因此,无论是对于广大的普通用户和技术爱好者,还是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明辨目前IT最新前沿技术及其相关发展趋势,无论是指导其生产、生活还是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6年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峰会”,从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包括3S通信技术、生物识别、RFID、多核时代软件架构、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网格和高性能计算等在内的,具有强大市场发展潜力的前沿技术进行前瞻性分析,并对其向市场和应用的转化进行深入探讨。 二、峰会主题 信息化推进下的热点技术 三、时间和地点 1、时间 2006年12月3日 9:00~17:00 2、地点 北京 中国大饭店 四、日程安排
注:以上相关日程为暂定安排,最终以会议当天安排为准。 五、峰会来宾 1、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大学的技术专家,约10-20人; 2、政府和企业CIO,约150-200人; 3、企业CTO,约50人; 4、IT研发和应用人员,约100人; 5、IT技术爱好者,约50人; 6、IT各相关领域的用户约100人; 7、IT企业代表50人。 共500人左右。 六、峰会活动与报道 所有参与2006年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峰会的现场来宾将获得《计算机世界》编攥出版的《2006信息技术白皮书》。《白皮书》精选从2006年年初以来刊登于《计算机世界》周报上的30余个技术专题文章,内容涵盖半导体与数字计算、生物信息技术、软件技术、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行业技术等5大门类,共计260余页。 在峰会结束后,《计算机世界》将于12月11日出版《2006年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峰会专刊》,对2006年度技术发展做总结报道,同时对峰会演讲嘉宾的言论、思想做忠实记录和拓展性升华。 对峰会会况的报道,计算机世界传媒集体各媒体和中国IT两会其他相关合作媒体、网站将予以多角度展现。 七、峰会亮点 1、峰会将举办6场主题技术与应用报告,所选话题为当前热点又具有一定前瞻性话题,并且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是CIO和企事业技术、应用人员重点关注的趋势; 2、主题演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一线学科带头人,为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无论对技术趋势的把握还是应用都有丰富的经验; 3、知名IT厂商带来最新的技术与应用趋势; 4、目标设定明确,峰会注重技术与应用的结合,强化这些热点技术的市场和应用转化; 5、峰会为科研院所和国际知名IT企业一线技术与应用专家和广大CIO、企业IT研发应用人员以及用户之间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充分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