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电话门事件令惠普诚信值缩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19:50 深圳晚报 | ||||||||||
新华社国际部记者 公司高层“军情”外泄,惠普请人调查,层层转包下去,负责操刀的调查人员果然不负众望,挖出一名高级董事。但恰恰是调查手段,引起这场风波。 家里的惠普电脑买了有5年多,基本没出什么毛病,因此对惠普这一品牌颇有好感,
再细看,觉得情节是有点离奇,写成剧本的话,曲折效果恐怕不亚于《疯狂的石头》。公司高层“军情”外泄,惠普请人调查,层层转包下去,负责操刀的调查人员果然不负众望,挖出一名高级董事。但恰恰是调查手段,引起这场风波。 为收集线索,调查人员利用知情人的社会安全号码等个人信息,向电话公司骗取目标对象的家庭电话和手机通话记录,利用黑客软件向知情记者的电脑里“设伏”,最终获取多名惠普董事和记者的通话记录。 似曾相识?没错,当年导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中,民主党候选人竞选总部被尼克松的班子窃听。搞政治有搞政治的规则,所以尼克松涉嫌竞选舞弊,黯然下台,但在惠普的“电话门”事件中,这种成为“pretexing”的调查手法虽存争议,但不一定构成违法,况且调查的是“家务事”、自己人,也不构成商业社会的不正当竞争。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曾有全球第一女总裁之称的邓恩又何苦要辞职? 惠普中国公司前总裁陈翼良在回顾20年来在惠普的感受时曾说道,自己对惠普企业文化的5个核心价值观倒背如流,其中第一条是: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第三条是:做事务必诚实,不可欺骗客户,也不可欺骗员工,不做不道德之事。 以此“家规”上纲上线,“电话门”事件中暴露的问题可以说踩了多条红线。秘密调查高管不可谓“尊重员工”,假冒他人身份肯定是不诚实的小人行径,向记者发送病毒邮件更是很不厚道。更要命的是,指使调查的是公司最高领导。 “电话门”事件,说得虚乎点,是损害企业形象,说得实在点,惠普股票哗哗下跌,投资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为惠普动摇了普遍伦理,也因此动摇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这种伦理说出来简单:撒谎不好、欺诈不行、窃取更是不该。在个人品格上如此,在商业社会更是如此。美国一家企业品牌价值顾问公司说,虽然消费者不会因这桩丑闻从技术角度怀疑惠普产品,但惠普的诚信值因此“缩水”,而高级管理层的道德缺口会一下子动摇辛苦多年打造的企业文化。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诚信本身就是品牌价值的组成部分,可见惠普付出了多大代价。也难怪邓恩辞职消息一出,此前持续低迷的股票行情大有好转。 从商业再绕回政治,我们发现,给美国总统布什个人威望造成最大打击的并非伊拉克战争,而是不断曝光的“情报门”、“泄密门”等涉及道德人品的丑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