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 19:20 新浪科技 | ||||||||||
![]() 图为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2006年9月20-21日,在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承办的“2006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在北京中苑酒店隆重举行。新浪独家支持门户网站。 图为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先做主题演讲。
王兴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上午好!我向大家汇报和介绍一下,清华大学和相关产业界共同研发针对数字电视应用平台的一个标准化项目,UTI机卡分离的项目,该项目在信息产业部产品司大力支持下,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到今天有很好的进展。 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的平台我们认为有四个,一个是信道的大部分用IPTV,信源用MPEG- 2,应用平台多种多样的,这方面标准化工作,市场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方面制约了整个数字电视应用的发展,解决方案就是我们讲的机卡分离,另外一个重要的就是DRM,安全平台,这是在CA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端到端针对内容保护的新的平台。 我们讲数字电视或者电视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或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增值应用,它的应用方式和增值方式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未来的三网融合,家庭的电视机或机顶盒会成为未来家庭多媒体的终端。在美国增值应用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广告收入,中国恰恰相反70%来自于广告,这种模型未来会被付费电视和增值业务取代。但是付费电视和增值业务一定要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电视是提供未来增值应用的必要平台。 增值应用总局分为三类,基本业务,包括音视频广播,CA和EPG,增强业务有数据广播,本地交往和本地游戏,NVOD,第三方面是交互业务,包括VOD,交互电视,视频电话等。要想发展数字电视国内游很多瓶颈,主要的瓶颈来自于应用平台和多样化,还有应用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相关特性,我们在这里列出一些瓶颈,具体而言数字电视接收机产业,因为产业界产业链打造以接收机厂商为主,接收机产业面临三个主要瓶颈,分别为地域性差异,地域性差异这是大家很清楚的,目前数字电视的推广主要由运营商为核心,运营商位数字电视买单,特别现整体转换,由于是运营商为核心,它的平台选择由运营商决定的,中国有多少 运营商,有线电视就有300多个,加上县一极的好几千个,加上地面的又有好几千,这么多运营商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应用平台又是多种多样的,这么多种平台可供选择,运营商独立自主,造成今天的结果就是每个城市选择的平台都不同,这就给设备厂商带来很大的困难,机顶盒是为每个城市定制的,没有办法统一生产上货架,电视机或者未来一体机面临更大的困难没有办法生产。老百姓被抛在一边,老百姓在今天数字化的过程中,到今天为止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它没有办法选择,像手机,像电视机一样选择喜爱的商品,老是被填鸭式的强制着。特别是厂商的权利,如何维护厂商的权利,特别是电视机厂商,几乎被排除在数字化进程之外,因为没有办法去给每个城市定做电视机,这是严重的瓶颈。 第二个瓶颈是系统升级的要求,其实这是应用平台所具备的一个天然的特性,今天的PC机是最好的应约平台,PC机为什么要年年换,因为新的应用层出不穷,迫使硬件不断升级,反过来运营商也在寻找杀手级的应用,杀手级应用到今天为止为数不多,未来一定会出现杀手级应用,这些应用的扩展要求硬件推陈出新。反过来硬件设备厂商,整个的规模是每18个月增加一倍,价钱降低一杯,CPU处理速度18个月翻一倍。今天电视机装了芯片,如果看电视没有问题,如果搞应用可能两三年就要落后,但是今天的电视机寿命是十年,如何保证适应不断发展更新的应用变化,运营商在寻找新的应用,而新的应用要不断发展用户,这方面运营商的压力是最大的。 第三个差异是用户差异,不同的用户对应用是不同的,如果做成一个PC一样的平台,PC的价钱大家知道多少钱,机顶盒是多少钱,这两个成本的差异,是数字电视所不能接受的,除非把数字电视推给PC用户,大部分用户还以电视机机顶盒委主,做成一个普视的平台不太合适,多种软件竞争,现在电视用户的消费者来说已经能接受,所以这有一个个性化和规模生产的矛盾。特别整体转换单一的盒子如何适应未来多种多样增值应用的需求,你发多个机顶盒吗?现在很多运营商老板办公室里优点是,一堆机顶盒,我说你怎么选择怎么用这很麻烦,所以如何维护用户的权利和个性化的需求。 所以我们提到机卡分离,最早提出是针对分出CA,今天情况把CA分出来是解决不了差异性和数字电视上市,要想实现电视机上市解决刚才的瓶颈,我们机卡离目标也要根据时代变化,我们机卡分离的需求应该从CA机卡分离到EPG卡分离甚至更多。 国外机卡分离,现在国外大概三个方案或者三个标准,欧洲采用DVB-CI,解决CA机卡分离,美国是同一时间研发,当时可选择的高速接口只有PCMCIA,所以主要解决CA,如果采用统一CA的办法,全国只有一个CA,国外三个方案解决的都CA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机卡分离,特别清华大学牵头的机卡分离是2002年开始做的,采用的技术是以USB串行接口,我们从三方面一个是技术的先进性,第二是适应性,第三个是产业化的能力三方面来选择。 我们的目标也是三方面,第一要实现数字电视应用平台的机卡分离,也就是要支持CA、EPE等等应用的支撑平台地区差异化问题。第二个要实现信道模块的分离,信道在今天有地面,有线、卫星包括IP等,卫星现在可能要发直播星,原来的卫星标准没法用,地面分为发布的国家标准,未来是不是有手机的功能,这么多不同种类的信道都装在电视机里,造成成本和技术的压力,以及信号强度的压力,所以这些导致了我们可以采用另外一个思路,把信道模块进一步分离出来。第三部分是版权保护,因为有了接口,必须会支持多种通过接口下载或存储内容的应用,这些内容没有经过版权保护,未来就会制约未来厂商的积极性,所以版权保护也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协议分五层,物理层采用USB2.0,它的特点速度是最快的接口,第二简单成本,第三个没有知识产权问题。未来还要支持UWB,也就是无线传输的方式,或数据链支持。除了刚才讲到的,总结一下UTI,它是一个彻底分离的方案,另外性能比较低,易升级和高可靠,另外支持DRM,它支持用户管理、内容管理和设备管理三方面内容,用户管理支持多种CA系统,内容管理一方面管理内容的版权,限制非法拷贝,另外一方面支持方法节目的入侵。第三可以实现设备的认证防止盗版。 这是去年量产的UTG机卡分离接口芯片,具备上述说的三部分内容,一个是USB高速通用接口,第二个UTI协议,第三个支持DRM数字版权保护功能。它可以支持应用很多种,这是一个典型的应用例子,来的信号首先经过芯片,这芯片可以选择往外送,或送到MPEG编解码,往外送有USB的应用,现在已经遍布各个领域,特别在国内有USB硬盘,照相机、MP3,IP电话,双相接入等各种模块。直接接到这个接口上就可以,这方面采用一个USB通用接口,这接口的价值远远超出机卡分离,带来的价值是可以给老百姓提供及时的增值应用,包括本地和网络的应用。 所以针对前面三个瓶颈,通过模块化的外置或者机顶盒模块,可以支持不同地区多个平台的应用,这样接收机可以进行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批量生产是降低接受机成本最有效的方法,现在接受盒子已经跌到几十块钱,有线盒子还是几百块钱。时间的差异性可以利用模块的方式把软件硬件化,可以实现不断的升级, 通过软件和硬件升级,特别适应不同信道、信源。芯片包括信道信源的解码芯片,每年的成本不断下降。可以选择一开始放在接收机里,也可以选择有信号了, 老百姓自己买一个数字电视接受卡,它的成本会下降,电视机通过USB接口可以支持多种信道和信源模式。另外不同的用户可以选择购买不同的产品来支持不同的应用。 这是高频头内置和外置的模式。这高频头支持不同的信道,目前有支持六种模式,支持的模块也支持UTI,CA和EPG。面临的应用方案可以是一体机,可以是PC和调谐期模块。我们和国外比较,知识产权上占有优势,在性能上接口速度和功能都占有优势,成本上也占有优势,通用性和安全性也占有优势,这是全面超过了,当然国外的标准定得比较早,他们是90年代定的,我们是现在定的有后发优势。 关于标准化,信产部是2002年11月成立了机卡分离标准工作组,清华大学作为发起单位之一,起草两个方案之一的UTI大卡方案。2005年5月信息产业部改组CA机卡分离工作组,组成3个工作组。目前标准阻有十多个单位,有机顶盒厂商,有CA技术企业,有电视机企业,有技术牵头单位。这是由广电和中央电视台发起的,有国内外大概60个回原单位,有三个DRM标准工作组, 目前产业化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从卡、机顶盒一体机,CA,芯片等做了很多。这个芯片在10月份已经量产。支持信道有支持欧洲和中国的,这是基本型和带调谐器。解决方案机顶盒、电视机很多家已经做出来。市场推广从河北,和中数传媒以及青岛很多运营商已经全面推开应用。 总之UTI是针对中国的国情,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低成本,高灵活度,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制定一个中国的解决方案,或中国的标准,也希望在座广大的产业链的同仁们给我们以支持,到目前为止很多厂商给了很好的支持,我们希望更加紧密的合作,为我们打造良性的产业链添砖加瓦,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