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2006年《信息周刊》秋季大会专题 > 正文

信息周刊封面报道:解读IPTV三大悬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18:56 《信息周刊》杂志

  文/李黎

  编者按: 电视媒体新模式中,网络电视(IPTV)的商业前景最受关注,争议也最为集中。究其原因,不仅在于IPTV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明晰,还在于其未来发展涉及诸多不确定因素。IPTV的三大悬疑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决定着IPTV的拐点能否到来以及何时到来。

  悬疑一:

  牌照之争

  牌照正在成为制约各运营主体从“地下”转为“地上”,从“圈地”转向获利的主要障碍。

  “下一张,会是谁?”继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和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下称央视国际)拿到IPTV牌照之后,第三张牌照究竟花落谁家,扣人心弦。

  更为扑朔迷离的是,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IPTV牌照,是只在广电系统内“近亲繁衍”,还是将冲破“樊篱”,发放给电信运营商?

  5月23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王晓初公开表示,中国电信将申请IPTV牌照。民营IPTV运营商——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威科姆公司)总裁贾小波告诉记者,下半年他们会申请牌照。

  “正如我们都在努力促进三网融合一样,IPTV牌照也应该会打破广电垄断,发放给更多的运营商。”信息产业部(下称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广播电视处处长白为民认为。业界比白为民更为乐观,“将IPTV牌照发给电信运营商、甚至民营运营商,是迟早的事。”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

  其实,尽管没有拿到牌照,似乎并没有妨碍许多企业实现IPTV的“跑马圈地”。尽管这种跑马圈地正在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越低调越好,我们要集中精力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圈地。”华夏视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夏视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层管理人员说。作为杭州数字电视有线公司和浙江华数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华数传媒)的控股公司,华夏视联尽管未获IPTV牌照,但是其提供的数字电视平台服务却等同于IPTV。

  华夏视联除了在根据地杭州做得风生水起以外,还意欲将杭州模式推广到其他城市。据华夏视联这位中层管理人员介绍,目前

福建、云南、陕西、江苏等省的广电部门对华夏视联的IPTV业务颇有意向,而在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前首席科学家、现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侯自强的一份报告里,目前已有五家地方广电和华夏视联签约,推行IPTV。

  在杭州,华夏视联提供了从节目引进、内容制作、机顶盒提供到宽带接入等业务,覆盖了IPTV的整个产业链。而在其他城市的圈地,华夏视联推广的是系统和机顶盒。

  “以前地方广电比较排斥我们,但是它又相对弱势,需要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来推广内容。”华夏视联一位知情人介绍。在每个城市,华夏视联都提供统一标准的系统和机顶盒,由于软硬件结合在一起,地方广电往往欲罢不能,除了要购买系统硬件外,还必须要购买机顶盒。“一个机顶盒是1,000多元,1,000个就是100多万元,再加上系统硬件,总共要投入几百万元。这对一些二级城市的广电部门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因此只要到了一定规模,想‘逃’都逃不掉。”该知情人分析说。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天威)目前同样没有IPTV牌照,但是也在忙不迭地搞“试验田”。据深圳天威副总工程师徐江山介绍,他们在2003年完成了对广电的有线网络双向改造,目前已投放90万台单向广播的数字电视机顶盒。除了数字电视业务,深圳天威还在线路双向改造的基础上,推出通过Cable Modem接入的宽带业务,目前已经发展了17万用户,每户每月收取100元费用。

  虽然徐江山一再强调深圳天威提供的是数字电视业务,但是该公司从5月18日开始的双向网络试运营,和IPTV同出一辙——强调交互式应用和视频点播(VOD)等服务。徐江山透露,深圳天威的计划是在两年之内,将双向运营的规模发展到5万~10万户。

  即便有了IPTV牌照,运营商们还面临着能否走出去的挑战。上海文广拿到牌照后,在其他城市圈地遭到讨伐。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广电和电信的利益割据,让IPTV运营商举步维艰。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认为,电信运营是全国性的甚至跨国性的,因此IPTV也理应是跨地域运营。“IPTV本地化的运营成本很高,而且内容的本地化运营成本也很高,规模化经营才是最经济的。”

  在跨地域经营的布局中,上海文广为哈尔滨IPTV用户提供的内容全部是放在上海的机房内,张大钟认为,随着上海文广IPTV业务在其他城市的发展,多个城市共享一套内容体系将成为上海文广的模式。

  “以前的广电体系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保护圈,其实打破这个圈就可以促进产业的繁荣。”张大钟说。但是假如没有得到运营许可牌照,各方投资主体的业务想要从“地下”转为“地上”,从“圈地”转向全方位获利,依然障碍重重。

  悬疑二:

  音频视频

  标准之争

  AVS看上去很美,却在市场上存在着无米下炊的尴尬。

  音视频(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产业联盟(下称AVS产业联盟)的办公室设在北京上地一栋显得有些空旷的

写字楼里。尽管AVS在今年3月1日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定为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国标”,信产部甚至成立了专项电子发展基金为AVS护航,但是AVS在IPTV领域的应用,和它的产业联盟办公室一样,尚欠缺人气。

  “我们需要时间来培育市场,联盟的工作便是要推动AVS的产业化。”AVS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在新

装修的办公室告诉记者。目前已有20家企业加入该联盟,涵盖了IPTV产业链上的芯片、编码器、电视、机顶盒等厂商。

  其实,在IPTV的圈地运动中,AVS明显比市场慢了一步。目前各IPTV运营商采用的音视频编码技术标准都是MPEG系。上海文广和华夏视联采用的MPEG-4,深圳天威则采用MPEG-2。而在国际上,H.264以其技术先进,正在大行其道。

  “从音视频质量来说,H.264最好,AVS次之,然后是MPEG-4。但是在观看效果上,AVS与H.264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华夏视联的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对于运营商而言,这三种视频编码标准的经济成本迥然不同。首先是专利收费模式存在着较大的价格梯度。H.264的收费对象包括芯片厂商、机顶盒厂商、内容提供商、甚至最终用户等多个层面,这种多方收费的模式被国内运营商所诟病。MPEG-4对芯片厂商和内容提供商分别收费,且价格不菲。相比之下,AVS采用了单一收费制,张伟民介绍说,要将每个终端的专利成本控制在一元左右。

  另外,当IPTV的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后,数字存储成本和带宽成本也刺激着尚未盈利的运营商的神经。显然,压缩比率高、图像质量却不错的AVS将在角逐中占据上风。

  创维集团研究院的郭敏强表示:“利用现有MPEG-2传输高清数字电视需要20Mbps码率带宽,而利用AVS传输同样质量的节目只需要8Mbps。基于AVS的高清数字电视系统,至少可节省一般传输带宽资源,即实际可传输的节目容量扩大一倍。”

  AVS看上去很美,却在市场上存在着无米下炊的尴尬。AVS产业联盟里仅有的两家芯片厂商——上海龙晶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龙晶)和宏景高科(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宏景高科)都已研制出AVS解码芯片,二者现在都尚在观望阶段,并未投入量产。相应的,采用AVS标准的机顶盒也迟迟不能推向市场。

  “我们的量产能力可以达到几百万片甚至几千万片,主要是看市场需求有多大。”上海龙晶副总裁梁春林认为。目前市场似乎对AVS有了感应,最近业界越来越多的厂商请梁春林演示AVS的解决方案。

  在宏景高科的办公室里,首席运营官(COO)李革给记者演示了采用AVS标准的一段视频,画质细腻,色彩艳丽。从2003年7月开始研制AVS解码芯片的宏景高科目前也有定型的产品,“我们拥有足够的量产能力,随时等待市场召唤。”李革说。

  “AVS要得到市场的认可,需要有成熟的产业链,目前最大的尴尬是市场上还没有相应的编码器产品。”梁春林经常被IPTV运营商问到编码器的问题,这令他有些沮丧。编码器位于IPTV产业链的上游,它将视频内容压缩成相应的格式,用户端通过机顶盒里的芯片解码,还原成图像。目前广电系统应用得最广、最成熟的,是MPEG-2编码器。

  “现在上海广电(集团)中央研究院(下称上广电研究院)已经研制出AVS编码器。”张伟民透露说。上广电研究院也是AVS产业联盟成员之一。据传,上海广电集团即将和上海龙晶进行战略合作。

  除了编码器外,AVS的推广还面临着IPTV增值应用等许多方面的考验。梁春林介绍,目前AVS芯片无法支持视频电话。另外,AVS芯片在接收实时视频广播时,解码质量还不稳定。

  梁春林和李革不约而同地认为,在AVS推广初期,尽量先编码,后播出,竭力避免做实时转播的编码。然而,对于挑剔的市场来说,这个方案显然不具有吸引力。

  另一个方案是设计具有双模系统的机顶盒,将MPEG-2和AVS集成在一块芯片里。“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降低他们在标准过渡期的风险。”梁春林认为。

  不过,双模芯片勿庸置疑加大了成本支出。“如果要做双模芯片的话,获取授权(License)需要几十万美元,开发中的掩膜(Mask)需要十几万美元,加上芯片集成等成本,粗略估计开发双模芯片大概要100万美元的投入。”巨大的成本压力让梁春林在双模芯片前不得不顾虑重重。

  相比之下,H.264技术的先进性和国际化背景,让IPTV运营商更加有安全感。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认为,在整个AVS的标准体系中,核心专利的“含金量”如何,是否能真正摆脱一些已被国外掌握的专利束缚,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尽管H.264目前产业化程度相对较弱、硬件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它规避了MPEG-4向运营商收取专利费的问题,因此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和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在进行IPTV运营时,仍然坚持选择了H.264。他认为,AVS能否被运营商所接纳,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和AVS本身的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进程。

  李为冲对AVS的担忧得到了官方的正面回应。“我们倡导AVS在IPTV领域得到应用,项目招标的题目都发出去了,企业正在投标过程中。”信产部的白为民告诉记者。

  主流音视频编码技术 标准收费对象比较

  AVC/H.264(MPEG-LA)

  ⦁编码解码器;

  ⦁OEM方式到PC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按照节目付费的视频;

  ⦁按照订户付费;

  ⦁免费电视(天空传播、卫星或有线电视,最终用户不付费);

  ⦁互联网播出(最终用户不付费)。

  AVC/H.264(Via)

  ⦁编码解码器;

  ⦁临时解码器;

  ⦁节目复制;

  ⦁临时节目复制。

  MPEG-4

  ⦁解码器;

  ⦁编码器;

  ⦁视频内容,最终用户直接付费,按照节目收费;

  ⦁视频内容,最终用户直接付费,按照订户付费;

  ⦁免费电视(最终用户不付费);

  ⦁互联网播出(最终用户不付费)。

  MPEG-2

  ⦁解码器;

  ⦁编码器;

  ⦁视频传播编码设备;

  ⦁传输和节目流产品;

  ⦁压缩媒体;

  ⦁消费产品。

  AVS

  ⦁编码解码器,内容提供不收取费用。

  资料来源:AVS产业联盟

  悬疑三:

  数字电视和

  IPTV之争

  数字电视和IPTV的冲突,解决的关键在于广电和电信双方的利益协调和平衡。

  当我们的模拟电视机需要加一个机顶盒时,选择数字电视还是IPTV?这是一个问题。

  海量的内容,众多个性化的频道,是数字电视和IPTV推行者鼓吹的愿景。然而,业务的雷同也注定了二者之间将产生激烈竞争。

  从双方目前提供的业务模式来看,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字电视是单向广播,而IPTV最核心的理念是具有VOD点播功能和数据交换业务。

  业内人士提出,数字电视和IPTV之争,归根结底是广电和电信的利益产生了冲突。“数字电视通过广电系统的网络接入,而IPTV运营在可管理的IP网上。”侯自强认为。

  白为民告诉记者,数字电视和IPTV首先是互补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存在着竞争关系。侯自强也提出在数字电视广播不能覆盖的农村和边远地区,IPTV可以提供替代服务。这个观点被威科姆公司的实践所证实。

  威科姆公司总裁贾小波介绍,利用河南“村村通”大量普及的优势,威科姆公司通过IPTV机顶盒,为农村用户提供国家各部委的各种免费实用信息,同时提供部分娱乐内容。农村用户交纳的费用是每月10~30元的网络租费。

  然而在广电有线网络和电信宽带同时并存的城市里,如何摆平数字电视和IPTV之间的“龙虎斗”?业内专家给出的解药是发展双模——将数字电视和IPTV的接入方式都集成在机顶盒内,同时在业务范围上严格区分——广电做数字电视广播,电信做交互式服务。

  “宽带接入主要提供时移电视、VOD点播和信息服务业务,有线电视网提供数字电视业务,二者在业务上严格分开。这样,电信运营商在发展用户时同时也发展了广电的用户,广电何乐而不为?”双模的布道者侯自强指出,这种模式将使竞争从数字电视和IPTV之争转向提供IPTV接入的不同宽带接入运营商之争,而结果是“加速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和IPTV的发展,实现双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通信与网络事业部分析师李燕风也是双模的拥趸者:“如果直播节目也走电信网络,广电的有线网络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作为折衷之策,直播还是走有线,点播、时移、非传统IPTV等互动性较强的业务走电信网络,广电和电信之间的冲突会大大降低。”

  实际上,双模理念已经为一些运营商所用,华夏视联在高端用户中推出的增强型机顶盒,同时支持数字电视和IPTV业务,十万户的庞大用户,证明了数字电视和IPTV可以和谐共存。

  尽管深圳天威目前是自己凭借广电的网络“单干”,但是同样对双模持宽容态度。徐江山认为,广电系统规模较小,而且各地的网络没有互联互通,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在引入一些信息服务时比较困难,如游戏、教育内容,很多服务供应商提供给电信运营商,而不是广电系统。他称广电和电信的合作是“觉醒”。

  不过,上海文广却并不看好双模机顶盒。“成本太高了!”张大钟说。数字电视和IPTV的错位竞争是上海文广采用的策略。

  张大钟介绍,在哈尔滨,IPTV面向高端用户,收费较高,每户每月收视费60元,目前总数已超过六万户;数字有线电视面向大众用户,每户每月收视费39元。

  杭州的华夏视联同样也采用了错位竞争策略。

  目前该公司已经投放了50多万户基本交互型机顶盒,提供数字电视、免费信息互动和付费频道这三种服务。其中数字电视收费每月14元,如需看付费频道,则每月支付10~40元的费用。而高端的双模机顶盒,提供数字电视、收费信息互动和点播。其中数字电视的费用仍然为每月14元,收费信息互动每月35元,VOD点播是按次收费。

  深圳天威的徐江山也告诉记者,“目前VOD点播的价格体系还没有出来,初步定为包月VOD和实时VOD两种,包月可能推出一些套餐,每月30~40元的费用。和每月28元就能享受数字电视的用户相比,交互式数字电视肯定是针对高端用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