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需要100美元电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 17:41 三联生活周刊 | ||||||||||
CM1还是2B1,麻省理工学院那位尼古拉庞帝大师的100美元笔记本电脑始终没有确定名字。8月28日,OLPC组织宣布已经试生产的100美元电脑将被命名为儿童电脑1号,缩写CM1。但仅仅两天之后,OLPC负责软件开发的沃尔特·本德(Walter Bender)就在维基百科上披露了新名字,2B1,to be one的缩写,暗含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的项目宗旨。 尽管这项麻省理工大学发起的半公益项目不停地改名字,但早在2005年就被联合国
用新时代的老技术来形容100美元电脑似乎更合适,100美元电脑对于孩子们到底有多大益处,根本没有权威教育机构敢发言。而另一方面,尼日利亚、阿根廷,巴西和泰国,原本针对发展中国家开发的100美元电脑,至今只有4个国家订单,每个国家定购100万台。而印度已经明确回绝了OLPC的合作要求,印度教育部长苏迪普·巴纳吉(Sudeep Banerjee)的说法很有意思,“这种看似流行的设备很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心理成长,世界上顶尖的思想和成功人士都是通过学校教育,而不是一台电脑得到的”。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对100美元电脑不感冒呢?这是个让人疑惑的问题。其实,越缺少自主技术的国家,似乎对类似100美元电脑越排斥。 对于那些所谓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们,100美元电脑到底性能如何并不关键。OLPC组织公布的所有100美元电脑图片时,总是在屏幕里贴上张南亚或者拉美穷苦儿童的迷茫笑容,而真正发出声音,希望花100美元买台这种机器的人却来自发达的城市,很多人在技术论坛上留言道:“100美元也就相当于10张CD的价钱,尝试一下这个玩具能干什么。” 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和微软主席盖茨一直以来对100美元电脑不屑一顾,盖茨更愿意展示微软研发的1000美元售价折纸电脑,或者推广类似儿童电脑教育的FlexGo计划,用预付电话卡的市场运作方式,根据电脑用户的使用时间长短来按分钟计费。全球每年办公室和家庭淘汰的旧电脑数以亿计,处理电子垃圾的费用远比100美元电脑更贵,却没有人发起全球旧电脑接济发展中国家儿童教育的运动。到底是需要旧技术,还需要新商业机会呢?当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站出来给100美元电脑打气时说道:“除了存储海量数据,100美元笔记本电脑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日常需求,只要能连接互联网,数据存储也不是问题。”这种口吻让我们想到了10年前Sun提出的NETPC概念。尽管至今也没有几个人体验了100美元电脑的性能,但电子邮件、书写文档、语音网络电话,这些常规的应用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升级。100美元电脑对当今不断技术升级进步的商用设备不无反思作用,就像每个人都钟爱高速跑车一样,总是喜好不断增加刺激和物质满足欲,似乎只有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就意味处在每个时代的最前沿,可100美元电脑这样的老技术照样可以做很多事情,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提高生活质量,远比好高骛远的信息占有欲更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