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中国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助力和谐社会构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18:15 《中国信息化》杂志

  中国信息化记者/胡雪琴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指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院服务模式的改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基础。医院信息系统要逐步实现从以经济财务为主线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拓展。”为深入了解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记者走进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采
访了王才有副主任。 卫生信息化双翼熟轻熟重

  《中国信息化》:医院信息化与公共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双翼,请问二者关系如何?如何处理二者轻重缓急?

  王才有:其实,医院信息化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同等重要,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区别主要有三点:第一,服务对象不同。医院主要业务是临床工作,临床医疗关注的是人的个体,关注个体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公共卫生关注的则是群体的健康问题,关注群体的健康状况、健康影响因素、健康干预效果,以及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公共卫生是通过计划、组织和实施手段来实现疾病预防,开展重点人群(儿童、妇女、老人、职业等)健康保护,以及健康促进等工作。第二,行为主体不同。临床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各类医院、门诊部和门诊所。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是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以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第三,业务运行模式不同。医院一般是被动等待病人前来就医;而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则是主动的,采取干预措施,避免问题发生和降低健康危险因素影响风险。

  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政府为了提高公共卫生监测、响应和处置能力,需要促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工作发展。医疗机构为了提高效率,降低错误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样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保障居民健康水平提高,满足居民健康服务利用需求方面,实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上,二者是一致的,工作上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卫生造福一方居民

  《中国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今后我国十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结果,如何通过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如标准建设等,来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

  王才有: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对区域内居民所有信息的规范和整合。区域内所有医疗服务单位,可以共享使用其服务对象在不同机构和地点的相关信息。公共卫生机构也可以通过对各种医疗活动记录和患者健康状态变化信息的监测,掌握疾病变化规律,及时采取应对和干预措施。但是,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难点不是网络,也不是数据库和服务器,而是卫生信息标准的开发、应用和统一。 当今世界网络无处不在,缺少统一的“语言”成为大家交流的主要障碍,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期开发出一个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统一的“语言”标准。众所周知,医疗卫生活动中所使用的信息,从数量和概念关系上都是最为复杂的。在美国病理学医生协会及英国国家健康服务部共同开发的临床术语标准中,医学术语的概念多达32万,概念之间的关系更是多达120万,由此可见,卫生信息标准开发和使用中的困难程度。当前,业界已经认识到,通过对卫生信息标准的研究和推动,可以极大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一、二、三”稳步行

  《中国信息化》:就全国来讲,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建设重点是什么?

  王才有:医院信息化发展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以医院经济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是以医院患者为中心的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第三是以区域内所有居民健康信息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极大,各地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医院信息化分别处于各自不同发展阶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院信息化大多数处于第一阶段水平。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医院管理者开始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信息化建设从费用管理、药品和材料管理向临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进军。

  关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我国目前仅处于探讨和研究阶段,个别发达地区开始设计和建立区域健康信息共享平台。例如,区域内居民的数字影像检查信息得到了统一归口管理,患者不必携带胶片就医,不同医疗机构都可以共享和使用检查结果,这样,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患者,降低了医疗检查费用,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内医疗水平整体的提升。 梦想何时成真

  《中国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能否实现优质的医疗资源与个体的直接对接?也就是说,哪怕病人居于穷乡僻壤,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这是否是个梦想?您预计多少年后能够实现?

  王才有: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会促进医疗服务者对病人各种信息的利用,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大城市医疗服务机构的专家,通过网络利用对方患者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有关诊疗判断和治疗建议,提供高质量的咨询和指导,这种远程医疗服务,并不是天方夜谭。但是,要实现这个梦想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远程医疗仅仅解决“远”的问题,并不能解决“穷”的问题,居住于穷乡僻壤病人,如果没有人为他们的医疗服务“买单”,是不可能享受到优质医疗的。第二,远程医疗的专家需要获取对方患者完整的信息,如果信息采集不完整,表达不标准,得不到专家正确理解,其判断也是缺乏依据的。这里的关键仍然是信息标准问题。第三,是制度和体制问题。当前

医疗保险报销制度、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患者信息隐私包括和信息安全制度,以及双方医疗服务单位利益分配制度等都会制约远程医疗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远程医疗服务和利用的研究与发展,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仅仅是在研究,在个别应用领域上有所进展。要实现我们美好的梦想,还有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不懈地追求,梦想一定会成真。

  (刊载于2006年9月5日中国信息化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