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新经济导刊:赛富三剑客(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21:33 新经济导刊

  阎焱VC旗手

  9月7日开始,央视大型励志节目“赢在中国”将进入决赛阶段,从12名入围选手中评出5名进入下一轮,即所谓的12进5。而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作为评委之一,也将从幕后走上前台。

  其实,早在今年春节,阎焱就深度参与了“赢在中国”的策划活动。不仅如此,赛富还将与IDGVC、今日资本一起,为最终的胜出者提供3000万人民币的创业资本。

  对此,一贯低调的阎焱解释说:“我们参与这个节目,主要是为了公益目的,因为它可以起到一个全民普及的作用,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VC,进而鼓励中国人的创业精神,现在的中国社会太需要这种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了。”

  这种对整个创投业都具推动作用的活动,也的确需要阎焱积极介入,因为在创投这个领域,阎焱凭借着自己十几年的传奇经历,特别是进入软银亚洲及组建赛富的系列动作及业绩,已经奠定了自己在创投界的旗手地位,当然,目前,在国内这样的旗手可能还包括IDG熊晓鸽、鼎晖投资吴尚志等。

  从不失手

  早在1994年就担任美国AIG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的阎焱,是中国最早介入VC领域的那批人。十几年过去了,经他手投资的项目多达几十个,可说起最让自己得意的项目时,阎焱总是回答:“目前还没有,应该是下一个吧。”

  虽然对于已经投过的项目,阎焱自己不愿多谈,但这并不妨碍业界对他业绩的肯定。2004年阎焱被评为“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创业投资人”。2005年创立了软银赛富基金并任首席合伙人,被称为亚洲历史上最成功的创投基金的领头人。

  在软银亚洲时,阎焱曾给投资人带来98%的年回报率,使软银亚洲成为2001年以来全世界投资回报最高的基金之一。即便如此,阎焱还是一再表示,自己在投资上没什么独到之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阎焱只对那些自己熟悉的项目和行业感兴趣,他不欣赏一窝蜂似的追捧热门项目,在选择项目时,他有自己的标准,“投资回报就看两个标准:年平均回报率和绝对回报值。”正因为如此,阎焱的投资更着重于中后期,80%的资金投在已经有盈利的公司上。从软银亚洲信息基础设施基金到软银亚洲投资基金二,近30个投资项目,稳健的投资理念使得阎焱手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例投资失败的案例,且项目获得的绝对回报金额都很高。

  阎焱并不掩饰自己对VC行业的喜爱,“我很喜欢这个行业,她是我从事过的职业中最美的,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学新的东西,见新的人。”热爱自己职业的阎焱曾说过,“好的投资人是天生的,是对项目和对人的一种判断。”

  阎焱说他30分钟基本就可以对一个项目做出判断,当然在具体执行时,还要对法律、财务、团队等各方面进行考察。“但商业直觉依然是最重要的”。

  在AIG基金时,阎焱曾只用45天时间就完成了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投资。这项2亿美元的投资,仅在一年半时间内就获利1.5倍,成为投资史上一大经典案例。当时,中海油刚刚遭遇了1999年10月在香港和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失败,与李嘉诚的谈判又陷入僵局,在这样的情况下,阎焱向投资委员会解释,中海油拥有在中国所有海域里的独家勘探权和开采权,这样的公司如果在美国,至少是中海油100倍以上的股份定价。而他与中海油两位老总卫留成、傅成玉一场

高尔夫打下来,就谈妥了所有重要条款的谈判经过,更成为业界传奇。

  除了凭借自己的商业直觉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人外,阎焱更是以自己的领导才能带领着一支团队纵横于中国的投资领域。

  团队的力量

  2005年阎焱创立了赛富基金并出任首席合伙人,在这个拥有周志雄、羊东等7位合伙人的团队中,阎焱是领军者。因为在赛富这个团队中,他既是旗帜,又是所有重大决策的作出者,要对整个基金的成败负责。

  要设立新的基金,阎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融资问题。“最早我们只想融4亿美元,可愿意给我们投资的钱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达到12亿美元。”但阎焱并不认为基金太大是件好事,因为这些钱必须要在5年内全部用完,如果找不到足够的项目,就会影响回报率。

  在阎焱的眼里,最好的基金是大学基金、其次是一些大家族的基金、最差的是企业基金,“政策会随高层而更换。”对于一些人所认为的最适宜充当财务投资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基金,阎焱是“一分钱没要,”原因在于这些基金的限制和要求比较多,比如要求像公众公司那样披露投资计划,而这些都是阎焱所不能接受的。

  根据阎焱对基金的排序,以他为首的团队最后把赛富基金的规模定格在了6.43亿美元。其中80%的基金来源于美国,15%来自欧洲,其他5%来自亚洲,除了思科和软银外,承诺给这只创投史上最大的由中国人独立管理的国际性基金的还有:普林斯顿大学(母校)基金、摩根大通、卡耐基梅隆基金、洛克菲勒基金会、欧洲最大的家族基金和最大的退休基金以及中国香港的李嘉诚、曹光标等知名家族。

  解决了融资问题的阎焱为赛富的独立创造了基础,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领导这支团队。其实,由于以前大多数来自软银亚洲,经过多年的磨合,无论是合伙人之间还是普通的员工,彼此之间早已有了默契。“这么多年了,我们看项目时的眼光已经越来越一致。”阎焱在说起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时表示。

  阎焱说自己是个对人生没有准备的人,从未预先设计过自己的生活,成为投资人也完全是偶然。而这种顺其自然的随性的态度也同样表现在对团队的管理上,阎焱说他在选择团队成员时,最看重的就是他觉得顺眼,当然做投资人最基本的知识还是需要的,比如财务金融知识、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不过他最看重的还是人品,用阎焱的话说,“动辄几千万美元的投资,人品太重要了。”

  也正因如此,阎焱团队这么多年来的声誉一直很好,“我们做的事情都很正,没有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情,口碑一直很好。”而这也是阎焱为人的特点,凭借着在业界多年的声誉,不知不觉中,阎焱已经成为了中国VC领域内的标志性人物。

  确立江湖

  中国有句古话:南人北相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而阎焱的经历则与这句话颇有几分相似。1957年出生的阎焱,祖籍河北,长在安徽,自小在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中长大,在他身上没有普通中国人惯有的某种地域狭隘性,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这种包容性使得他拥有了更广阔的胸怀和眼界。

  除了自幼的成长环境,成年之后的阎焱,更是在自己的经历中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在安徽安庆潜山县插了三年队后,在1977年考取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之后又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费孝通老先生的研究生,“学飞机设计时就觉得选错了专业。”阎焱在解释自己改学社会学时表示;不久,又获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赴美学习国际金融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先是进入世界银行研究经济政策,之后加盟美国当时知名的“思想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美国的外交政策;直到1994年底,加盟AIG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进入创投领域。

  从这些经历中不难看出:这可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每一个阶段阎焱都要给自己的生活来一次挑战,不断的转换角色成了他生活中不变的主题。虽然现在更喜欢打打休闲的高尔夫,可在年轻的时候,阎焱曾是专业排球队的主力二传,江苏省跳远冠军,练过武术,即使是不久之前,还跑到西藏去爬山。已经把全世界80%都跑遍了的阎焱,似乎永远在准备着要改变现状,其勇于挑战和强悍的个性可见一斑。而这种勇于冒险的个性与那个投资时以稳健著称的阎焱实在有些不搭调,可这也正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海量包容性的另一种解读,能够把如此对立的不同品质统一在自己身上,阎焱的个性张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这样的特质在他主导的一场“VC独立运动”中更是展露无遗。

  2005年,在经过与软银的艰难谈判之后,阎焱带领着周志雄、羊东等人设立了第二只基金——赛富基金,阎焱出任公司首席合伙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GP。目前,赛富基金已成为以中国本土为主体进行独立运作的最大基金。成功独立,又与老东家不伤和气,阎焱做到了。

  而由阎焱主导的这次事件,更被业界称为“VC独立运动”,赛富的诞生也标志着活跃在中国的境外创投基金中的管理团队开始脱离原有的外资平台,独立进行融资并运作。更重要的是,这一信号代表了一种趋势,境外创投基金中的中国团队正在逐渐成熟,并羽翼丰满,他们完全有能力独自开辟一片天地,这对于整个中国创投业来说无疑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件。而揭开这样一场“VC独立运动”序幕的阎焱,也正式在中国的创投江湖中确立了自己的领袖位置。

  周志雄寻求创造一贯的业绩

  善谈的周志雄在被人问起他的工作,尤其是那些与投资项目有关的话题时,总是惜话如金,能少说就少说,近来更是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个不能说”。

  是什么原因让周志雄如此低调?“我在2004年底,2005年投的6个案子里,有3个已经进入了上市程序,处在静默期,虽然进入上市程序不见得今年一定能上市,实在还是不方便多说。”周志雄解释。

  周志雄提到的那3个投资项目分别是:电视购物公司“橡果国际”、考试和教育服务公司“ATA”、半导体企业“世芯电子”。这样的三个项目,虽然在大的TMT范畴之内,但彼此之间很难找到什么联系,不像其他投资人的项目,横看竖看都能找到些关联,基本都在一个大的领域之内,总是会集中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可周志雄不这样,经他手投资的公司,各式各样,游戏类的、新媒体类的、半导体类的、教育类的、电视购物类的,什么门类都有。这些公司有一个共性,即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领先的公司。

  “我的满足感就在于此,我投的公司要对其行业有巨大影响,案子能赚钱对于投资人来说是最基本的, 但对我来说还不够。 一个VC创造一两个成功业绩也许不难,难的是创造一贯的业绩。我希望创造的是持续一贯的业绩。”周志雄并不介意外界评价他“只投冷门”,用他的话说“这是纪律,这个行业一热,我会马上走开。”

  这样的纪律也是周志雄对自己的项目不愿多谈的另一个原因,一旦一个好的项目过早曝光,会有人过来抢项目。来抢的人多了,这个行业就可能会被炒热,虽然估值会略高一些,但不该拿到钱的行业第五、第六也会拿到钱,其结果是竞争对手会压价竞争抢客户,抬价竞争抢人才,使得全行业的成本上升,业绩下降。这样的结果是周志雄不愿意看到的。

  不只一个盛大

  和周志雄谈话是件愉快的事,他从不会用外交辞令应付对方,如果不愿多谈他会明确的表示“不能说”。这种直截了当的态度在他说起自己投资过的项目时也是一样,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最喜欢的是ATA,是个特低调的企业,我特别喜欢不张扬的企业。”

  周志雄对ATA的情有独钟当然绝不仅仅因为它的低调,这家由马肖风等3位合伙人在1999年创建的公司,专门从事考试和教育服务产业,已经争取到了微软、Borland、Macromedia、Sun、Adobe、华为等国际公司的合作。目前微软使用的少数几项来自中国的许可技术就是ATA的DST技术。2005年ATA被《财富》杂志评为“本土酷公司”。

  2004年11月时ATA进入了周志雄的视线,“当时是我的一个朋友向我咨询,说有这么一家公司,他该不该投,我一听,这应该是我投的呀,就过去和他们谈了。”4个月之后,周志雄所在的软银亚洲向ATA投资1400万美元,并在05年9月和今年5月份分两次追加投资510万美元。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种企业,它可以对整个行业造成冲击性的影响,而且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周志雄对ATA的喜爱溢于言表。中国是全世界最重视考试的国家,在以考试结果为导向的社会里,如何测试一个人的技能而不光是知识,并且把测试结果和工作能力挂钩,这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ATA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周志雄投资的项目中,同样驶入上市快车道的还有橡果国际和世芯电子。难怪周志雄敢于信心十足的表示“我投的项目中,绝不会只有一个盛大。”

  对盛大的投资也成了VC领域内的一个标杆,人们都在期待着谁能超越它。对于这个纪录,周志雄当然希望能够由自己来亲自打破,现在机会来了,他手上的3个项目同时进入了上市程序,结果会是怎样,所有人都在期待。

  取舍之间

  周志雄能够如此从容地对待投资项目,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他目前所在的赛富基金的独立性。不过,周志雄并不太认同外界将软银赛富的成立称为“VC独立运动”的说法,“不是说我们有一个独立运动,而是原来那种模式根本不对,从严格意义上说,去年开始,中国才真正有了VC行业。”

  略带偏激的谈话,不难让人感觉到一种只属于年轻人的激情。1961年出生的周志雄,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周志雄在1978年不到17岁时就被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录取,“当时还在民族学院附中上高二,突然听到大喇叭广播‘祝贺周志雄被北工大录取’,老师说你不用上课了,我就站起来回家了。”讲起上大学的经历,周志雄记忆犹新。他总是喜欢操心,是全班出去玩时会一早去为全班排队租船的那种人。大学毕业后他留校教专业课,还当过2年的班主任。周志雄说,那个时候觉得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没希望了,国外同行业一家公司光建一条生产线就要投资10亿美元以上,而中国半导体行业当时一年的投资总额才几亿美元,还是几十个工厂分这点儿投资。就这样,他决定去美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然后把技术带回国。怀着这样技术报国的想法,周志雄赴美学习,中间经历转学和去北卡罗莱纳微电子中心工作一年,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说起这段经历,周志雄说:“那个时候老想着回国效力把美国的技术给带回来,可后来发现通常回国效力意味着做外国公司在中国的管理者,其实是来占领中国市场的。好在我回国加入的UT斯达康是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是带回资金,带回人才,带回技术的代表。在中国研发设计的产品很多卖到国际市场。”

  加入VC业的周志雄说:“我发现,能把外资带回来,投给中国人办的企业,人才、技术也就自然回来了。 用外资扶持中国的企业和真正的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这对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是有好处的,这才是我要做的事。”

  言下之意,他进入VC领域可不单单是为了赚钱,而是承载着更多理想主义的成分,外表硬朗的周志雄其实骨子里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处世方式也表现在他对职业的选择上。成为VC投资人的周志雄被称为是这个行业里最勤奋、敬业的人。投资盛大时,他在盛大整整待了20个月。如此的工作激情,很容易让人判断,这样的人更像一个创业者。可周志雄本人并不这么看,他带记者看了自己办公室里的一台惠普服务器,说这是互联网泡沫的纪念品,随后解释道,几年前,他自己曾投资100万美元创建了一个项目,当时在5星级写字楼租了办公室,高薪请了一批员工,完全按照美国软件公司的方式进行管理,可最后的结果是,那100万美元的投资只剩下了这台服务器。周志雄说自己走到哪儿都带着它,提醒自己投资失败的经历。

  周志雄说,这件事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个更会买东西的人,他的特长是能在一大堆石头里找到玉石的毛坯,把它雕成一个艺术品。而不是把一块石头包装一下卖出去,不论好坏。或者说,他只擅长于按照一个正规军的方式来运作公司,而不是按照游击队的方式开始创业。这正好符合VC的增值方式. 这样的行事方式,多半是因为在他的思维模式里一切都是规范而理想的,就像他喜欢的音乐,“我喜欢清澈,宁静的音乐,比如 Hayley Westenra 和Sarah Brightman(萨拉布莱曼)的清唱。”

  “现在我做的事情就是把一支在创业时怎么行得通就怎么干的游击队变成一切按规矩来的有长远规划的正规军。一个透明的,可预测的国际化的公司才可以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周志雄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他已经是一个很知道取舍的人了,不愿说的话,干脆不说,不看好的项目,再热也不会去碰,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做事是有纪律的。”这就是周志雄,一个按照自己的理想路线去选择生活和工作的人。

  羊东 稳健少壮派

  热爱许巍的羊东,像大多数许巍迷一样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而这个年纪的人在中国的VC界中,属于典型的少壮派。

  羊东与周志雄同样从软银中国转入赛富,做VC投资已有七年。与大多数信心十足的同行们相比,显得更为虚心和开放,就像他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巴菲特的崇拜。(I am as old as Zhang Fan and lots of others in the business......)

  虽然年纪不大,可羊东在VC界中的资历已经不浅,投资摩比天线700万美元,顺驰置业3000万美元、铭万1000万美元、太合麦田1000万美元……而从这些稳扎稳打的项目中不难看出羊东老到的一面。

  而羊东这种成熟稳重的个性,则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好有很大关系。虽然是个留学美国的海归,可羊东的思维模式一直都是典型中国式的,内敛、稳重又不失灵性。

  小试“早期”

  羊东最近投资的一个项目是“58同城分类网”,成立仅仅一年多的58同城分类网,是一个将各种分类信息在网上进行免费分类,为每个城市用户免费提供交易买卖、房屋租赁、求职招聘等服务的网站,功能近似于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和大黄页。羊东说:“这类分类信息的网站如果做不成一定规模,就只能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而VC的介入就是要把它迅速做大,与同行拉开距离。”

  不过500万美元的投资对于以千万美元为投资单位的赛富来说,有些破了规矩。对待这种处于创业早期的项目很慎重,选择投资这些企业就是期待它在行业里的“爆发性”。不过对于以海量信息著称的互联网来说,网上黄页的概念有着可以预见的广阔市场,没有去“疯投”传统的社区概念,而是选择了Web2.0大概念下新兴的网上黄页,既不会因为跟风而遭遇泡沫,也不会因为项目过冷而冒太大风险,身为特许财经分析师(CFA)的羊东在投资时“机关算尽”的聪明可见一斑。

  而除了58同城分类网,羊东对另一个Web2.0项目博客中国的投资也有着类似的风格,一般情况下,对早期项目的投资,考察创始人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VC与项目创始人之间往往是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可羊东与博客中国的创始人方兴东之间则实在有太大不同,羊东的温和、理性与方兴东的偏执、感性形成强烈反差。

  “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合作,一家互联网站,最重要的就是要比几百上千家同类网站更被人们关注,这是最难的,也不是钱就能砸出来的,可方兴东能做到这一点,不管你同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你一定关注他,我羊东倒是很理性、客观,可我要是去办一家网站,可能没几个人知道。”羊东这样解释他选择方兴东的原因。

  这就是羊东,他会选择在那个领域里最领先的公司,也会去选择他认为最合适的创始人,但他的这种合适是对于项目而言,而不是单纯依赖自己的喜好。而这些都是一个聪明的投资人必备的素质,正因为这样,就连老到的阎焱也一再夸奖:“羊东非常聪明,爱动脑筋,想问题很深。”

  倚重长治久安

  羊东投资的这些项目,在说到选择它们的理由时,羊东表示:“其实就是看企业的核心价值,看它是不是一个能长治久安的企业,而不是那种猛冲一把,5年之后就消失了的企业。”

  也正是因为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年在电信增值业务火热的时候,羊东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去选择投资SP公司,而是看中了一家传统唱片公司太合麦田,1000万美元的投资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我一直不认为SP是个能长治久安的行业,夹在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之间,提供一些中间服务,其实是非常累的,电信运营商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做那些接入的事情,他们缺的是内容,不是接入,而那些内容服务商也可以自己去和运营商接洽,而无需通过SP。这个时候SP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因为它对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过于依赖。虽然在电信增值业务发展初期,SP们赚了很多钱,但我们一直没有投。”羊东在解释投资太合麦田的原因时,先提到了不看好SP的原因。

  当然在他看来,太合麦田所在的内容制造业是他心目中可以“长治久安的行业”。而选择太合麦田的另一个理由是羊东与太合麦田老板宋柯的缘份,被羊东称为“疑似艺人”的宋柯与他同为清华校友,羊东毕业于计算机系,宋柯毕业于环境工程系,又都有留学美国的经历。虽然羊东说自己投资太麦并不是因为大家同属“清华系”,而完全是偶然,可他并不否认,这样的背景使双方沟通起来更为容易,“清华毕业的人一般都很踏实,不会随便说不负责任的大话,宋柯在这个行业有很多的积累,在音乐领域,我还没见过第二个人像他这样的人,既有艺术感觉,又有商业头脑。”羊东一再强调宋柯的优秀。

  不过羊东也说,自己前不久回清华演讲时,发现时下的很多年轻人已经并不像他们那样本分了,很多人都雄心勃勃的要出来创业,干一番大事,“其实他们并不清楚创业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创业是一件需要很大付出的事情,同时还需要对某一行业有很深的积累,这些学生们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了。”

  虽然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楷模,可实际上羊东自己也才35岁,不过就是这个35岁的年轻VC,平日里最喜欢的事情居然是打太极拳,这听起来与其他时尚的VC们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这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打的时候虽然很慢,但血液的流速加快,对全身,甚至包括心灵,都能起到净化的作用。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运动伤害,很像用身体写毛笔字,永远有可以提高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看甚至和投资相象。”羊东对太极的喜爱溢于言表。

  不仅是太极,羊东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偏爱明显强于一般的同龄人,“中国人最合适的还是中国文化,像中国的生意人讲究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尤其是对VC,如果你话说7分,但你做到了,比话说十二分,但只做了十分,更能得到信任和尊重。”

  这些明显中国式的思维逻辑,很有可能就是影响羊东商业判断的根源,只选择那些具有长期价值和竞争力的公司,不会去剑走偏锋地冒险投机。而这样的品质在现在中国略显浮躁的VC界中尤其显得可贵。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新经济导刊:赛富三剑客
·新经济导刊:赛富三剑客(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