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富士康案看标志性事件中的英雄缺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17:41 IT写作社区 | ||||||||||
秦合舫 富士康案可以放到中国劳工的生存状况的背景下去看,也可以从如何选择性的利用外资的背景下看,还可以从新闻自由、企业社会责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等多个牵涉到宏大而现实的课题中去解剖,可以说做为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产物,富士康身上凝聚了很多中国在特殊时代的特殊标志,完全有可
标志性事件往往发生在社会各方能量已经在暗中集聚到相当程度,一旦通过一个事件的触发,就会通过这个出口的引导从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形成足以改写历史的汹涌洪流,所以它是一个导火索,是一个引爆点。而点燃这个导火索的人就会成为焦点,从平凡走向英雄。 熊德明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只因为在总理面前说了一句实话而成为年度人物。其实,如果了解高层下乡时候的地方政府的一些安排,就知道熊德明的这个实话看起来极其平常,但却很少的人能够做到,从这个角度,熊德明自身的性格中包含英雄的基因。 但是富士康案却正在演化为一个媒体自我维权的喧嚣,而追根求源,还在于原始报道上的漏洞和草率。正因为起点上的偏差,所以当事件爆发的时候,才需要首先从法律细节中寻找庇护之所,才会在声色俱厉中期望低级的妥协和和解,所以也就难以获得本以暗中集聚的更大的社会能量的赋能,本来可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事件却演化为媒体暴力和金钱暴力的对抗,才会在表面的胜利下欣喜若狂,才会与英雄擦肩而过。其主编用“超女”比喻很恰当,但是超女可以赢得眼球,可以制造场面,却也因为娱乐性而失去深刻和尖锐,以及伟力。 英雄需要特殊事件而成为英雄,但是英雄的基因在事件中只是得到了放大,而不是被核变。当事件的内核中只是充满了泪水和煽情,由此集聚的力量也因此而被稀释。 揭露财经黑幕的胡舒立可以成为英雄,蓝田事件中的刘姝威可以成为英雄,而富士康案中的“英雄缺位”,使得其尽管悲情,却难以悲壮,也因此失去了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