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飞利浦痛割电子概念转型医疗保健和时尚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07:5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罗小卫

  飞利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慈雷表示,未来将全力聚焦于医疗保健和时尚消费产品两个领域

  飞利浦真要“变脸”了!

  近日,《财经时报》记者从皇家飞利浦电子集团得到证实,该公司正式与Kohlberg Kravis Roberts (KKR), Silver Laker Paners及AlpInvest Partners NV (下称“国际财团”)签署协议,出售了半导体事业部门80.1%的持份。

  据悉,此次交易的飞利浦半导体企业价值达到了83亿欧元。这其中包括成交金额 34亿欧元,债务及其它债权40亿欧元以及飞利浦持有的股权9亿欧元。估计税后及扣除相关成本后飞利浦将从交易中获得约64亿欧元。

  知情者透露,预计在2006年第四季度完成股权出售。

  “飞利浦此次出售半导体业务原因有二:一是这块业务目前业绩并不是太好;二是飞利浦出于业务转型的考虑。”易观国际消费电子与半导体分析师赵亚洲对《财经时报》说。

  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2005年数据显示,按营收(营业收入) 排名,2004年曾排名第9的飞利浦半导体跌至第11位。在过去的25年里,飞利浦半导体第五次跌出前10位。

  “随着此次交易的完成,我们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向更稳健、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业务转变,远离了元器件和半导体这类周期性行业所产生的收入波动。”飞利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慈雷证明道,他同时对外表示,飞利浦将专注成为“以医疗保健和时尚生活为核心的公司”。

  亚太区调整涉及万名员工

  事实上,飞利浦此次对半导体部门的动作并不突然。

  2005年12月,飞利浦就曾以拆分的形式开始对半导体部门进行调整。

  今年6月21日,飞利浦又再次宣布,将加快拆分半导体业务的步伐,并表示他们已将拆分半导体业务的方式缩小到几种方式:与其他半导体公司合并;半导体部门单独上市,或向金融机构出售半导体部门的股份。

  资料显示,目前飞利浦半导体业务在亚太区共有18000名员工,分布在中国、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据悉,他们会和全球37000名员工一样,将被私募投资财团全盘接收。

  业内人士介绍,飞利浦集团半导体业务主要涉及手机、MP3

播放器、电视和汽车芯片等。该部门去年的运营利润为3.07亿欧元,销售额为46亿欧元;其中,70%的业务来自亚洲地区,而半导体业务也是飞利浦在亚洲地区最大的收入来源。

  其中,飞利浦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投资有:飞利浦半导体(广东)有限公司(简称PSG);飞利浦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以及与国内最大的功率器件生产企业——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合资公司——吉林飞利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此外,飞利浦还持有已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模拟半导体芯片代工厂上海先进27.65%的H股股权。

  复杂的业务结构对于长于投资的“国际财团”是一种考验。飞利浦经营起来都感到有些吃力,他们能否成功运作这是业内人士心中的问号。

  放弃“电子”?

  “我们不再是一家传统的、垂直整合的电子公司,未来,我们希望作为皇家飞利浦公司被大众所认同。”柯慈雷对飞利浦未来的定位十分明确。

  更有消息称柯慈雷在出售半导体部门后,将把“电子”二字从公司名字中去除,新公司的名字将是“皇家荷兰飞利浦公司”。

  业内知情者透露,飞利浦确认将从LG飞利浦合资公司和TSMC(台积电)的合作中退出的意向更证明此意。

  据悉,飞利浦公司在卖出旗下半导体事业后,可能会卖出韩国

液晶面板巨擘LG.Philips LCD(LPL)共2.9%的股权。飞利浦目前拥有LPL共32.9%的股权,为了保证合资公司业务的顺利进行,飞利浦同意在至2007年7月为止的期间内持有LPL至少30%的股权。

  “未来将全力聚焦于医疗保健和时尚消费产品两个领域。”对于飞利浦的这两个领域,柯慈雷举例具体解释称,比如医学成像设备或电击去纤颤器,以及包括剃须刀、音乐播放器和DVD播放机在内的其他时尚消费电子产品。

  同时,飞利浦也表示未来不排除通过收购或者自我发展,寻求其他高盈利业务增长的可能。

  据悉,在过去12个月中,飞利浦宣布了8次总投资额为35亿欧元的收购(有些尚未完成),主要集中于医疗系统,照明,消费者健康保健等领域,带来了将近10亿欧元的新增收入,并吸纳了超过5000名的新员工加入集团内部。

  虽然飞利浦对于自己的转型充满信心,但是赵亚洲等业内分析师对于此次转型能否成功依然持保留态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200,000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