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科技企业离世界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16:01  《数字商业时代》杂志

  把脉国内外百强差距

  特约撰文=Wind资讯信息分析部

  2006年注定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就在春节后的第一周,中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未来15年科技产业的发展确立了方向,制度的变迁使得我们在跨入新时期的时候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世界科技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科技企业与全球先进科技企业的差距在哪里?差距有多大?

  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促使我们力图从现有的数字中找寻答案。美国《商业周刊》6月份公布的全球科技100强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度量科技企业发展水平的标杆,而《数字商业时代》又于8月份公布了中国科技100强,两份榜单的排名方法基本一致,因而对问题的探索变得简单和清晰起来。

  中国科技企业在2005年的进步应当被看到,正如与全球科技领先企业的巨大差距应当被看到一样。对这些差距的不断缩小的渴望和追求,将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强大的、持续的推动力。

  中国百强发展亮点颇多

  认识自我再找差距,首先回顾一下“2006年中国科技百强”的发展成绩。

  科技百强指标全面提升

  从经营数据来看,2005年科技百强们的发展是十分喜人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和净收益五大指标平均值都高于2005年水平,体现了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的特点。

  部分新兴技术与国际同步

  与海外大型的科技企业相比,核心技术能力历来就是国内科技企业的软肋。但对于21世纪全球性的新市场、新需求而言,中外双方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一次国内科技企业再没有输在起跑上,包括太阳能技术、MP3芯片技术,国内企业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无锡尚德、天威英利的太阳能电池、珠海炬力的MP3主控芯片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不断发掘国内市场新需求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新兴行业的需求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软件、互联网、生物、网游等行业就位列其中,而且增长具有持续性。软件行业的G用友、G中软,互联网增值行业的百度、搜狐、空中网、腾讯控股,网络游戏行业的网易、盛大、第九城市,生物行业的科华生物、华兰生物,楼宇视频广告的分众传媒等公司就充分把握住了新兴市场的巨大需求机遇,实现了各自子行业的快速增长。

  与国际百强差距明显

  回顾了2005年中国科技百强的骄人成绩,我们切不可做一只井底之蛙,沾沾自喜。只有将国内百强放在世界科技巨头之林中,我们才能体会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感觉。找到与全球科技百强们的差距,才能明确目标,找准路径,奋起直追。

  研发差距巨大

  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在于研发,而国内科技企业在研发各方面都落后于国际巨头。

  研发投入不足是国内科技企业的陈年旧疾,虽然近几年有所改善,但与国际一流科技企业相比,仍相形见绌。海尔和三星电子分别代表了中韩两国消费电子的最高水平,从研发投入来看,2005年海尔投入4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而三星电子投入53.7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4%,两者的差距不言而喻。研发投入的不足不仅仅是国内科技企业的个案,而是行业普遍现象,值得重视。

  研发投入不足尚只是表面现象,更关键的还是国内科技企业对研发认知目光短浅。国外科技巨头重视基础学科研究,方向瞄准20年后的科技,新技术储备丰富,而国内企业则往往在主导产品发展受滞的情况下才启动新技术研发,研发方向也仅是短期应用技术,缺乏前瞻性,导致我国科技企业始终难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担当不了领跑者的角色。

  品牌建设裹足不前

  在大力承接外包业务、争抢成为国际企业“贴牌”制造商时,国内软件企业仅仅专注于短期的业务扩张,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牌建设。2005年《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品牌100强前十名中科技企业占据5席,可见国外科技企业品牌影响力何其巨大,而目前国内还未有企业跻身该榜单的100强名单。

  相比英特尔、SONY等在广告市场大笔的投入,我们的科技企业在品牌经营上投入及其吝啬。缺乏品牌影响力,即失去了对市场的指挥力,科技企业的创新产品怎能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呢?

  行政垄断企业仍占优

  国外科技巨头往往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拼杀而出,且海外拓展能力极强,而国内企业更多的依靠行政垄断构筑竞争优势,这使得百强们缺乏真刀真枪的搏杀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处于劣势。

  较为典型的就是电信行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内电信巨头近几年始终处于百强名单中,但其发展的关键就是市场的垄断,假设3G来临,电信牌照全面放开,那目前四家电信巨头还能依旧逍遥自在吗?

  依然处于低端竞争中

  在缺乏技术的前提下,国内科技企业依旧徘徊在“上规模、拼成本”的低端竞争模式中,沉浸在腥风血雨的红海之中,难入蓝海之门。在这种恶性竞争中,一些企业或许掠夺了部分市场,但丧失了至为关键的盈利能力,导致后续发展的缺水断粮。而全球科技百强则依靠蓝海战略,积极寻求新市场,保持了极高的收益率水平。

  2005年,全球科技百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5.16%,而国内科技百强仅为12.35%,不及国际巨头们的一半。此外,国内科技百强与全球科技百强净资产收益率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05年两者相差12.3个百分点,而2006年拉大至12.81个百分点。进一步观察可知,国际百强中,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0%的企业达到25家,而国内百强中仅有可怜的3家。全球科技百强中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是亚马逊网上书店,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102.5%,而国内科技百强强排名首位的是珠海炬力,净资产收益率仅为56.37%,差距十分明显。总体来看,国际科技巨头积极开拓高利润率的新市场,视资产回报为主要目标,而国内企业则处于低利润率的血拼之中,身躯庞大了,体质却虚了。

  国内科技企业前景辉煌

  总结了“2006年中国科技百强”的喜与忧,我们仍对未来寄予厚望。

  科技行业发展环境优越

  国务院2006年2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勾画了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随着相关配套细则的陆续出台,科技企业将得到政策的强有力扶持。此外,国内资本市场也向科技企业抛出橄榄枝,风险投资日益兴旺,中小企业板将成为国内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也在不断加强,海外科技精英也纷至沓来,如此优越的发展环境令国际巨头们都十分羡慕。

  寻求自己的蓝色海洋

  国内科技企业发展已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不能再延续以往的红海策略,否则与世界百强的差距将越拉越大。只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国际巨头合作、提高品牌建设及提升知识产权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才能迈入高收益、高增长的发展正轨,与国际一流企业比肩而立。

  随着国内科技行业发展瓶颈的一一突破,科技企业正走向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相信明年的全球科技百强名单中将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展露身影。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