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城域网发展,6年步入新台阶(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6:03 赛迪网

  【赛迪网讯】经过了数年市场变迁,当前我国城域网又面临着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1年是我国城域网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当时的城域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我国的数据应用市场的第一次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的城域网建设主要是瞄准了窄带数据业务市场,如上网浏览、传真、企业电子邮件等简单但是回报率高的业务。而当今的网络世界里,传统的窄带业务已经不见踪影,随之而来的市场需求是人们对VoIP、IPTV这些高带宽质量高业务保障的新生代业务。需求产生动力,市场的需要催促运营商提供有保障的业务环境,而作为这些新业务的关键承载单元的城域网,今天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韦乐平也表示,在未来4到5年内,中国的运营商又将面临一次痛苦的选择。

  城域网改造面临七大问题

  韦乐平表示,如今的IPTV等新兴业务对带宽的要求一下子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前普遍的业务服务范围仅仅在500K的范围,而现在却需要数兆的带宽。作为这些离这一新业务最近的载体—城域网,它的网络质量也直接决定了IPTV的业务质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上马IPTV的地方往往伴随着城域网的大规模扩充或改造。

  城域网改造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是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工作者的一种诉求,以IEEE为代表的标准组织的工作方向是以改进以太网为主,逐渐向接入网和城域网扩展;而以ITU和IETF为主的国际化标准组织则从底层改造入手,强化SDH和MPLS技术,进而向网络边缘扩展并达到支撑数据业务的目的。前者的工作在对语音和IPTV业务质量的保障问题上做得不够好,而后者则面临着改造成本过高的问题。

  城域网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传统的城域网建设到今天在得到了改进的同时也落下了不少病根。在未来城域网的技术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改善,业界所能做的工作只是不断地修复增强它。韦乐平指出,传统的城域网在细节上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全网带宽的瓶颈,相对于骨干网上150Tbps的交换容量,城域网的交换能力还没有跟上骨干网发展的步伐;其次运营商的多个重叠网分离的业务网导致了高的运行成本和初始成本,并且业务的提供也耗时费力,对运营商来说,分离的决策和预算也阻碍了多网络的融合;第三,在网络的第二层环节上城域网目前受制于VLAN的扩展性限制,一般来说传统城域网的VLAN数仅有4096个;第四,在业务网络上还有一些不必要的第三层环节;第五,企业用户正在从简单连接需求转向个性化的业务剪裁而适应特定应用,这需要支持二层和三层的网络功能;第六,当前的网络质量已经不适合VoIP,IPTV等新业务的大规模发展,QoS得不到保障;最后,处于惯性的思维、组织架构的限制以及每次升级的初始成本考虑,分离网发展模式的弊端仍然得不到改善。

  电信级以太网逐步引入市场

  作者:丁峰

  在宏观层面看,有专家认为城域网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演变的时期,电信级以太网也从概念开始走向部署阶段。根据Infonetics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范围内以太网业务市场总量达到25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将增长10倍左右达到222亿美元。而据Frost&Sullivan公司的预测,2008年亚太地区的以太网业务市场份额大概在150亿美元左右。城域以太网以简单,可快速扩展以及低成本的优势在很多国家迅猛发展,2004年全球城域网设备的销售额为26亿美元,而这一数字仅在2005年就翻了一番达到了49亿美元,预期这一数字在2009年将达到150亿美元左右。

  在这种业务规模急剧扩张的大环境下,电信级的以太网需求正在不断提高,城域以太网也在向着电信级以太网转变。所谓电信级以太网就是拥有高质量保证的可管理的业务承载网络。它包括了五个重要的运营商级的特征,即服务质量、TDM支持、业务管理、可扩展以及业务保护。为什么需要这些特征呢?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来保证业务质量的话,用户就不会乐意为以太网业务付费。中国网通首席科学顾问候自强举例说,当前的因特网业务流量几乎大部分都被P2P的应用所占据了,因为流量的廉价或者免费使用,使得用户对业务的保障和保护感受不大,对当前的因特网质量也不会苛刻要求,而一旦用户支付额外的IPTV业务的费用,那么他对于业务的质量要求就会很明显地提升,1秒钟的数据延迟都会招致用户的反感,若是不做电信级的50ms业务恢复,新的业务很难推广。

  不过候自强还表示,我国的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也可能会出现分化趋势,一种是以可提供语音、VoIP以及IPTV业务的高质量的可管理的电信级以太网,另外一种就是普通的因特网数据业务服务网。前者可以给企业,大客户这些愿意为服务质量付出代价者提供接入,而后者则可满足普通消费者的低价接入的需求。其实在国内运营商的发展也是在按照这一思路在走。比如中国电信的163网主要用于对普通消费者的接入服务,而新建的CN2则能够提供电信级的业务保障;中国网通则用自己的169网络来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接入,而后来并入中国网通的网通控股(小网通)的网络正在不断扩大而成为服务大客户的网络。

  运营商仍要规避投资风险

  当前的城域网迅速发展,也刺激了许多新技术的出现,这为业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过对于运营商来说,正像韦乐平所指出的问题一样,处于成本和稳妥性的考虑,运营商在技术的选择上还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产为主。韦乐平认为,对于传统运营商来说,近期城域网仍将选择基于SDH的MSTP业务平台,毕竟中国电信为此投入了太多的资金,当前国内共有40多万台SDH光端机在使用,而世界范围内的SDH网络的投资也达到了2000亿美元左右,虽然SDH网络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对运营商来说,这毕竟是一块现实可用的资产。

  韦乐平指出,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在未来IP/以太网业务占据绝对主导的形式下,将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案,而中近期需要大规模支持IPTV等新业务的城域网也是一种有前瞻性的技术选择。他还提到,当以太网业务量达到相当的规模之后,CWDM多业务平台和DWDM多业务平台将分别在城域网接入层和城域网核心/汇聚层扮演重要角色。(n101)

  作者:丁峰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