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e 2 Duo的发布具有划时代意义,Pentium的名字将镌刻在CPU发展史中(新浪科技配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7月20日消息,英特尔在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确定Pentium品牌将转入低端,并逐渐淡出。公司将同时提供三个桌面处理器品牌:Core 2 Duo、Pentium D和Celeron D。经过一系列降价之后,Pentium在低端市场与Celeron共存,Core 2 Duo将作为英特尔新的品牌形象继续半导体征战。
1993年3月22日,英特尔全面超越486的586处理器问世,为摆脱486时代名称混乱的困
扰,英特尔公司遂将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并进行商标注册,以区别AMD和Cyrix等公司的产品。此后得益于深厚的研发生产实力以及出色的营销之道,英特尔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Pentium品牌亦深植消费大众心中,几乎成为微处理器的代名词。
但是Pentium的结局似乎并不圆满。在过去三年中,AMD的K8架构一直处于领先,并且不断蚕食英特尔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一直到Core微架构处理器发布英特尔才得以挽回颜面。
英特尔在2006年1月启用了全新的品牌标识Intel Leap ahead,该标识已经取代Intel Inside并随处可见。正如集成电路之父Robert Noyce所言:“不要被历史所束缚,要走出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长乐未央)
年代 |
产品 |
备注 |
1993年 |
Pentium |
美国法律中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注册,英特尔用拉丁文注册商标,以避免其他厂商用同样的名字。Pentium在拉丁文中是“5”的意思。 |
1996年 |
Pentium Pro |
在封装中除Pentium Pro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引入“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市场并不叫座。 |
1996年 |
Pentium MMX |
MMX技术是英特尔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为CPU增加57条MMX指令,以增强处理器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的性能。 |
1997年 |
Pentium Ⅱ |
为了击跨竞争对手,以及获得更加大内部总线带宽,PentiumⅡ首次采用封闭的solt1接口标准,事后证明这一做法并无积极意义。 |
1999年 |
Pentium Ⅲ |
采用MMX2构架并添加70条新指令,以增强三维和浮点应用。处理器设计时便考虑互联网应用,另一特色便是包含序列号并引发争议。 |
2000年 |
Pentium 4 |
抛弃了英特尔沿用多年的P6结构,改用NetBurst。早期产品耗电惊人,经过几年核心变迁以及卓越的公关,市场仍取得巨大成功。 |
2003年 |
Pentium M |
架构设计较Pentium 4优秀许多,低电压低功耗,执行效率高。与芯片组及无线上网模块统一做迅驰品牌推出,为英特尔经典之作。 |
2006年 |
Pentium D |
桌面双核产品,采用90纳米制程,分为Pentium D和Pentium EE。后者支持超线程技术,操作系统可将其识别为四颗处理器。 |
英特尔Pentium品牌处理器一览(长乐 制表)
相关新闻:
英特尔明年停产386处理器 20年经典芯片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