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专栏周7月14日:IT企业的明星代言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9:55 新浪科技 | ||||||||||
![]() 高飞专栏周7月14日:IT企业的明星代言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高飞,现供职于CNET中国,任CNET科技资讯网执行主编。大学读计算机教育,做过1年半教师,后扎根网络媒体至今。 深信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而且正成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
最近读好莱坞电影业的发展史,发现它是对科技进步最敏锐的产业之一,深受启发。 IT企业的明星代言人 7月14日 星期五 联想请罗纳尔迪尼奥做代言人的事情最近成了业界焦点,巴西未进四强,有人因此批评联想世界杯广告营销选错明星、走错棋。我倒觉得联想因此挨批多少有点冤,因为在选明星挑选问题上,很多时候运气要大于眼光。 在大赛之前请体育明星做代言人更有点像买股票,如果明星代言人夺冠或者破记录(比如前天刘翔的12.88s破世界记录),那就像一个涨停板。如果明星代言人比赛中表现差强人意,就如同被深度套牢。但一般企业毕竟不是专业的体育机构,选择体育明星所能做的计算非常有限,更多要靠运气。如果钱多,当然可以多选几位明星做风险对冲,如果资金有限选错单一对象,只能说运气欠佳,下次再来。 尽管对待企业挑选明星代言人的眼光问题不应该太苛刻,但是具体在广告策划上,还是大有一些问题可说的。 笔者不是广告界内人士,仅从个人角度理解,把明星代言广告分为三个水平:第一级:摆Pose,此类广告画面一般是明星代言人高举产品,面对镜头狂微笑,可能还会配一句画外音:xx产品真好;第二级:代言明星会扮演普通用户融入某故事场景(比如某张姓歌手代言国内某企业的数字家庭概念PC,企业设计了一个夫妻争抢电视的场景);第三级:广告同样会设计一个故事场景,但是故事表达的主题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企业品牌的核心内涵。 第一级别广告的明星利用率最差,除了看到明星与产品出现在同一画面之外,消费者没有得到任何其他的信息,厂商只借助了明星的人气,但却没能把明星的人气传递到厂商的产品或者品牌中去。在IT领域,某南方PC厂商的李宇春广告就处于这个阶段。相比起来,某牙膏厂商的李宇春版广告就好的多,为了刷牙宁可早起床的李宇春完美的阐述了该产品的魅力。 第二级别广告宣传效果高于第一级,唯一产生的问题是明星容易被固化在企业的具体产品上,当明星转换身份代言其他厂商产品时,会降低该企业与明星之间的认识关系强度。 第三级别广告我认为处于最高境界。此类广告往往通过明星演绎的一个故事,反应出企业品牌的核心内涵,观众感受到的是明星气质与企业品牌的高度统一。 刚刚打破世界记录的刘翔曾演绎的信用卡,以及他所代言的一家电信运营商广告都属于第三级别广告,刘翔的力量、速度和挑战精神与企业品牌契合。相反的,姚明演绎的另外一家运营商的广告我认为还处在第一级上,姚明的篮球Pose几乎没有表现出该公司任何的品牌气质。 回到开篇提到的世界杯广告,期间某跨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广告用了多位明星与一个男孩的演绎,表现出了该品牌"敢于想象、突破权威"的内涵。比较而言,联想虽然通过小罗世界杯广告增加了品牌曝光度,但是没有通过小罗表现出联想的品牌内涵,有些遗憾。 IT明星代言广告经常出现主题表达不清的问题,往小了说是广告的策划创意问题。往大了说,很可能是某些IT厂商在产品普遍同质化的情况下,没能为其产品塑造出独特的品牌气质,并让消费者认同。 而伴随这种同质化的,往往是残酷的价格战和渠道血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