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双核服务器性能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14:43 中国计算机报

  【赛迪网讯】

  赛迪评测硬件与网络评测中心 赵志宇 王中伟

  随着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正在经历由单核处理器到双核处理器的过渡,处理器性能在不断攀升。但是,高速的处理性能并不代表服务器的综合性能,只有实现处理
器、芯片以及外设的协调工作,才能实现性能的和谐统一。

  综述篇

  随着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的单核处理器已经逐渐被双核处理器替代,高端PC以及服务器产品已由双核处理器掌控。服务器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相应应用软件,为网上用户提供共享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设备,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用性、I/O吞吐能力强、存储容量大、网络管理能力强等特点。

  本次横向评测的服务器包括单路双核服务器和双路双核服务器。所有测试的服务器都采用了基于Intel或AMD的64位处理器。64位技术在今年顺利登上主流宝座。微软已经发布了支持64位处理器的Windows Server x64,为处理器的64位扩展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环境条件。2005年6月,微软正式在中国推出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3,并为用户提供了中文外挂语言包,以实现中文界面。Windows Server 2003 x64可以运行于64位的Intel Xeon处理器、Intel奔腾4处理器、AMD Opteron处理器和AMD Athlon 64位处理器之上。

  双核处理器技术的引入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器的实际性能是处理器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所能处理指令数的总量,因此增加一个内核,处理器每个时钟周期内可执行的单元数将增加一倍。双核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不提高主频的前提下,用两个低频率核心产生超过高频率单核心的处理效能,特别是服务器产品需要面对大量并行数据,多核心分配任务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更佳的性价比。

  测试说明

  本次评测所选的服务器产品为中低端产品。由于各厂商送测的服务器产品配置不同,价格也有差异,且适用于不同应用需求,因此各行业用户可依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此次服务器横向评测的测试方案,依据赛迪评测在国家级系统项目验收测试中成功应用的《赛迪评测网络评估实验室测试规范》拟定。本标准规定,对服务器进行包括系统效能测试和网络应用性能测试等测试项目。系统效能测试主要检测服务器的系统性能,而对服务器进行网络应用性能测试,主要是模拟服务器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HTTP和FTP服务,测试其真实的处理能力。在基于HTTP的Web测试中,本次测试只采取在规定的大小页面中,提供33K页面测试结果的数据。

  评测项目

  本次评测中包括的具体测试项目如下。

  1.服务器配置对比:对采用的CPU、主板总线、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系统、显示等配置进行比较。

  2.CPU数学运算基准测试:对送测服务器中央处理器的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性能进行测试。

  3.CPU的多媒体处理性能基准测试:对送测服务器中央处理器的多媒体处理性能进行测试。

  4.文件系统基准测试:对送测服务器磁盘子系统性能进行测试。

  5.内存带宽基准测试:对送测服务器的内存带宽性能进行测试。

  6.网络性能测试:对双路服务器进行基于HTTP协议的Web服务测试。对双路双核等高性能服务器实施双网卡接入测试。

  对于双路服务器进行基于HTTP协议的Web服务测试,我们选用了大小为33K的页面文件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测试指标包括每秒最大并发连接数和网络最大吞吐流量。

  评测综述

  随着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正在经历由单核到双核处理器的过渡,处理器性能在不断提升,而服务器和与之相适应的芯片组以及构架也在不断升级。参测产品主要由Intel和AMD两大服务器派别组成,在处理器方面主要基于Intel Pentium D、Dual Intel Xeon以及AMD Dual Core Opteron这3种处理器。芯片组方面则采用了Intel E7230、Intel E7520、K8T800 Pro以及AMD-8131。

  此次评测涵盖了现阶段主流的中、低端服务器产品,参测服务器基本面向各自的应用角度设计。方正圆明LT300 1050服务器面向中小企业应用,提供了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存储解决方案。宝德PR1280服务器采用1U机型设计,优化的机身设计节省空间,而且能够达到出色的静音效果,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更小的服务器占用空间。曙光天阔I200F服务器采用传统的PC构架设计,对空间的占用较小,出色的对流散热设计为服务器高效稳定地工作提供了保障。长城至翔E120G3服务器综合性能较高,测试成绩也十分出色,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应用解决方案。华硕RS260-E3/RS8服务器作为2U双路服务器,突破了传统2U机架服务器的存储限制,能够提供更充裕的存储空间,不过,相应的在散热方面也需要更高效的几组风扇协同作业。华硕RS260-E3/RS8在静音方面表现一般,不过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配备单独的服务器机房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华硕RS260-E3/RS8服务器在此次测试中表现出色,在较大的负载压力下也能实现稳定作业。曙光天阔A650服务器具有较强的内部扩展能力,作为大型塔式服务器,能够独立承担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

  我们根据服务器的不同配置,把参测服务器分为单路服务器组和双路服务器组。与以往不同的是,网络测试双路服务器采用双网卡接入测试,达到负载均衡,对高性能服务器而言,可以很好地避免单网口接入测试中的网络瓶颈问题。

  测试环境

  测试选用的操作系统

  本次测试采用了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x64英文版操作系统作为测试平台。

  系统效能测试

  在系统效能测试中,赛迪评测采用了Sisoftware Sandra 2005。该软件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系统分析工具,拥有超过30种以上的分析与测试模组,还有测试CPU、驱动器、CD-ROM/DVD、内存的Benchmark工具,除能够提供详细的硬件信息外,还可以用来对产品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网络性能测试主要工具Avalanche 2500

  Avanlanche 2500是一种负载测试专用设备,是网络应用层仿真及性能测试工具中的领先产品。它可以产生真实的网络和用户数据流,确保测试数据是在一个真实的网络应用环境下得到的。使用Avalanche可以测试的内容有:Web服务器、安全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的业务网络。

  在使用Avalanche 2500时,可以利用各种变量(如用户的会话数、每秒新用户的会话数、事务处理数、每秒事务处理数、连接数或每秒连接数)进行负载设定。其分阶段施加负载的功能只需对用户和网络参数设定一次,然后在多种负载水平上的测试就可自动实现,体现出使用上的灵活性。

  赛迪评测此次测试采用Avalanche Commander 7.02软件,通过Avalanche 2500测试仪上的千兆网络接口与被测服务器的千兆网络接口用交叉线直连,对服务器的最大并发连接数、网络吞吐量进行测试。被测服务器系统预装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x64 Edition英文版,网络协议使用TCP/IP,并使用相同的静态IP地址。

  测试篇

  单路服务器组

  系统性能测试

  通过CPU Arithmetic Benchmark,可以测试出各个服务器处理器的综合运算能力。在单路双核服务器中,清华同方超强TP210基于AMD平台,在该项目测试中表现较好。

  处理器多媒体基准测试,通过CPU Multi-Media Benchmark来测试处理器的多媒体运算性能。在整型测试中,单路双核服务器清华同方超强TP210测试成绩突出。在浮点型处理器多媒体基准测试中,长城至翔E120G3服务器发挥出色,测试成绩较高。

  在文件系统的基准测试中,服务器通过各自创建的RAID磁盘优化以后,其安全性以及文件系统的性能都得到了一定提升,长城至翔E120G3、方正圆明LT300 1050测试表现较好,测试成绩优秀。

  在整型内存带宽测试中,单路服务器组中的曙光天阔I200F、长城至翔E120G3成绩较高,其DDR2内存技术得到了较好发挥。在浮点型内存带宽测试中,单路服务器组中的曙光天阔I200F、长城至翔 E120G3同样发挥出色,测试成绩较高。

  网络性能测试成绩

  网络测试更贴近于实际应用,通过并发测试就可以反映出服务器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服务器性能的优劣。在单路服务器中,长城至翔E120G3采用PCI-E网口接入测试,能够同时容纳3780个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其性能表现稳定。

  网络流量测试并不仅仅局限于测试网络性能的好坏,整体配置是否合理、综合性能如何都能够得到如实反映。在单路服务器组中,长城至翔 E120G3、曙光天阔 I200F表现出色,能够在保证带宽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

  ·精品橱窗·

  方正圆明 LT300 1050服务器

  LT300 1050采用SATA RAID技术,为用户提供了RAID 5磁盘陈列设置,由3块250GB SATA硬盘构成的存储单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LT300 1050采用Intel Pentium D 2.8GHz处理器、1024KB二级缓存以及800MHz的前端总线。LT300 1050在处理器的基准测试中表现一般,其测试成绩反映出该机的处理器配置水平。在文件系统的测试中,采用SATA硬盘创建的RIAD 5磁盘阵列在测试中发挥稳定,71MB/s的成绩能够满足一般用户对存储速率的需求。在内存测试方面,LT300 1050仅配备了单条512MB DDR2533内存,在测试中的表现处于中游水平。

  在网络性能测试中,并发用户访问测试主要考察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服务器页面的能力,以此反映出服务器的网络性能。测试中选取33K文件进行访问,在失误率小于0.5%的前提下,LT300 1050的并发用户数能够稳定维持在3396,作为P4服务器,其表现良好。在吞吐量的测试中,LT300 1050访问流量基本维持在951.933Mb/s的水平。

  曙光天阔I200F服务器

  曙光天阔I200F服务器在数据运算处理方面表现优秀,适合中小规模企业应用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Internet服务器等方面。

  在系统性能方面,采用双核处理器使得服务器在CPU运算性能方面得到了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处理能力的瓶颈问题。I200F采用Intel Pentium D 3.00GHz处理器、1024KB二级缓存以及800MHz/1066MHz前端总线。曙光天阔I200F在处理器的测试中表现较好。在存储方面,受机身内部结构限制,I200F最大能够提供6个盘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在磁盘文件系统的测试中,由于I200F仅配备了一块SATA硬盘,测试成绩表现平平。当今,DDR2 533规格的内存大行其道,而高容量的内存配合双通道优化设计,能够让内存的性能得到更全面的发挥。I200F在内存带宽的基准测试中表现突出,RAM Bandwidth Int Buff’d iSSE2与RAM Bandwidth Float Buff’d iSSE2的整型与浮点型带宽测试成绩分别达到4945MB/s和4961MB/s。

  在用并发用户数的测试中,I200F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达到3643;在网络流量测试中,962.134Mb/s的表现也不错。

  宝德PR1280服务器

  对于中小规模用户来说,宝德PR1280服务器在服务器功能以及空间方面表现优秀,在存储以及性能方面还有一定的升级潜力。

  宝德PR1280在处理器基准测试中的成绩与以往的单路服务器相比,有大幅度提升,尤其在反映多媒体运算性能的CPU Multi-Media Benchmark测试中,其成绩提高最为明显。在File System Benchmark磁盘基准测试中,PR1280由于1U的空间限制,仅标配了一块SATA 80GB硬盘,测试中发挥一般(用户可通过外接存储设备来扩充其存储容量)。在内存的测试中,PR1280发挥良好,虽然仅采用了两条512内存,但DDR2 533规格的内存与双通道设计有效提升了内存带宽,为服务器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在并发用户数的测试中,我们选择33K访问页面进行用户并发访问测试,宝德PR1280服务器在失误率小于0.5%的前提下,最大能够承受3425个用户同时访问,测试表现稳定。在吞吐量的测试中,宝德PR1280服务器的测试成绩维持在959.852Mb/s,表现良好。

  长城至翔E120G3服务器

  长城至翔E120G3是一款单路双核服务器,作为以往P4服务器的升级产品,其功能、性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

  在处理器的基准测试上,E120G3在3次测试中成绩稳定,Intel Pentium D 820处理器性能优秀。另外,作为塔式服务器,E120G3在散热、降噪方面表现良好。在File System Benchmark文件系统基准测试中,E120G3在采用SCSI单个硬盘的条件下,测试成绩优异。搭配双通道两条512MB DDR2 533内存的E120G3,在内存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Memory Bandwidth Benchmark的两项测试指标均名列前茅。

  在最大并发用户数的测试中,E120G3的测试成绩能够达到3780个用户同时访问,在单路双核组中发挥出色。在最大网络吞吐量测试中,E120G3的最大流量达到962.954Mb/s,接近千兆流量,能够满足主流用户对网络流量的需求。长城至翔E120G3服务器的网络性能在同组中表现突出。

  清华同方超强TP210服务器

  清华同方超强TP210服务器在处理器运算能力方面表现优秀。它针对中小企业设计,独特的解决方案适用于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对网络带宽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户。

  清华同方超强TP210在CPU Arithmetic Benchmark基准测试中,TP210处理器综合运算能力测试成绩较高,在单路服务器组中表现突出。在CPU Multi-Media Benchmark测试中,TP210多媒体运算能力表现良好,在iSSE2指令集的运算中测试表现一般。TP210由两块SATA硬盘来实现RAID 1磁盘优化,在磁盘及其子系统的性能测试中,47MB/s的成绩中规中矩,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由4条512MB内存构建的两条双通道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内存带宽。在内存带宽的基准测试中,4条DDR333内存表现不错,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使内存带宽得到有效提升。

  TP210服务器在新建用户数量的测试中,最大可以满足2219个用户并发访问。在吞吐量的测试中,采用PCI网口接入测试,TP210服务器最大网络流量可以达到556.547Mb/s。

  测试篇

  双路服务器组

  系统性能测试

  对于处理器综合运算能力的测试,采用CPU Arithmetic Benchmark进行测试。曙光天阔A650作为惟一一款AMD双路双核服务器,在该项目测试中成绩较高。在iSSE2指令集的浮点型运算测试中,华硕RS260-E3/RS8服务器的测试成绩突出。

  在处理器多媒体运算能力的测试中,华硕RS260-E3/RS8服务器在浮点运算测试中表现较好,在测试中发挥稳定。整型运算测试中,曙光天阔A650测试成绩较高。

  在文件系统基准测试中,服务器通过各自创建的RAID磁盘优化,并且均采用了SCSIRAID技术,测试成绩较接近,其中,联想万全T280表现较好。

  在高端服务器内存带宽的测试中,曙光天阔A650服务器将内存控制器整合在处理器之中,因此在测试中表现更好。

  双路服务器组中,华硕RS260-E3/RS8采用双PCI-X网口接入测试,最大能够容纳7450个用户同时并发访问,而且出错率为零,表现出色,能够满足企业级用户的需求。在吞吐量测试中,华硕RS260-E3/RS8服务器失败连接数量最少,表现了较强的I/O以及综合性能。联想万全T280虽然采用单个双核至强处理器,但在吞吐量的测试中依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流量。

  ·精品橱窗·

  华硕RS260-E3/RS8服务器

  华硕RS260-E3/RS8具有较好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较高的磁盘性能,在网络应用测试中的表现也十分突出。

  在系统综合性能的测试中,华硕RS260-E3/RS8服务器发挥出色;在处理器性能测试中,反映运算能力的CPU Arithmetic Benchmark测试成绩较高,算术逻辑运算和浮点运算的多次测试表现稳定。文件系统测试由RS260-E3/RS8服务器提供的两块Ultra320 SCSI 73G×2 10000RPM硬盘来创建RAID 0,其测试成绩较好,75MB/s的成绩能够较好地反映出SCSI硬盘稳定、高速的特点。在内存带宽基准测试中,Memory Bandwidth Benchmark(MB/s)带宽测试成绩一般,能够真实反映出其DDR2 400内存配置水平。 在数据包并发测试中,RS260-E3/RS8服务器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达到7450;在吞吐量的测试中,其最大流量达到1925.123Mb/s,具有十分稳定的表现。

  联想万全T280服务器

  联想万全T280服务器配置简约合理,处理器运算能力表现优秀。T280采用联想研发设计的万全慧眼服务器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使用户操作更简单、快捷。

  在处理器性能基准测试中,通过CPU Arithmetic Benchmark、CPU Arithmetic Benchmark综合测试,联想万全T280服务器处理器性能表现良好,在含有iSSE2指令集的测试中表现更为出色。在文件系统测试中,T280服务器表现一般,通过创建RAID 5磁盘优化后,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文件的读写速率也得到了限制。作为3块SCSI硬盘创建的RAID 5磁盘优化,79MB/s的成绩表现一般。在内存带宽的基准测试中,T280采用双通道内存设计,提高了内存带宽,不过在测试中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测试成绩一般。

  T280服务器在新建用户数量的测试中,最大可以满足7100个用户并发访问。在吞吐量的测试中,采用双网口接入测试,T280服务器最大网络流量可以达到1927.422Mb/s,网络流量稳定。

  曙光天阔A650服务器

  曙光天阔A650服务器综合测试性能良好,其中在处理器、内存、网络性能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该服务器同时具有较强的内部扩展能力。

  A650在处理器运算能力的测试中,CPU Arithmetic Benchmark的测试成绩较高,综合处理性能表现出色,在带有iSSE2指令集的测试中也得到了不错发挥。在磁盘性能的测试中,通过在服务器端创建RAID 5磁盘优化来实现File System Benchmark(MB/s)测试,A650服务器70MB/s的测试成绩能够较好地满足主流用户对服务器存储速率的需要。由于内存控制器被整合到AMD皓龙处理器之中,所以在内存带宽的测试中,A650测试成绩很高,其技术特性得到了很好体现,在整个测试中表现最为突出。A650服务器在网络测试中表现较好,在并发连接用户数的测试中,A650最大可同时允许7350个用户同时访问,在满载压力下表现良好;而整个测试中的最大网络流量也能达到1918.181Mb/s。

  选 购

  什么样的用户应用双核最迫切

  文 曙光公司产品部A系列产品经理 张勇

  与单核平台相比,双核平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高性价比、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管理性、高可扩展性、高密度、低功耗、低散热成本等方面。

  双核技术的优势包括计算能力的提升、更强的虚拟整合能力、更强的安全性。在服务器方面,除发挥双核技术本身的优势之外,曙光还突出自身在服务器上的整合能力,将

自主研发的硬件监控卡、监控软件、主板核心设计进行整合,发挥双核服务器真正的效益是曙光服务器的主要卖点。从市场角度来看,曙光一直积极推广双核平台,双核产品为公司带来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增值空间,在公司主营的机群项目上,双核节点机更是一大亮点。

  双核以及多核应用走向普及是一个必然趋势,是技术上的更新换代。就目前而言,双核处理器的优势为一些应用领域带来了更为强大的动力,例如海量数据处理、大规模网络应用、复杂科学计算及以大型图形建模为特征的企业级或行业关键应用领域,使那些既想提高性能又想保持IT环境稳定性的客户,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升级到双核心。

  AMD于2005年4月底推出了基于双核心的Opteron处理器。Intel也陆续发布了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双路服务器、4路服务器等一系列双核处理器产品,预示着IT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双核普及时代。至于4核产品,AMD和Intel都在筹划之中,预计将在2007年推出,一场更大的“多核”风暴即将席卷IT市场。

  面对当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

病毒软件、木马程序、黑客入侵、数字流媒体、庞大的操作系统以及大量的应用软件,无不吞噬着CPU的有限资源,其结果是CPU利用率居高不下、发热量大、噪音增加、机器反应缓慢,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系统崩溃。双核处理器的诞生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到底什么样的用户最迫切应用双核处理器呢?

  首先,电脑发烧友们肯定是要凑热闹的。他们的目标永远是追求最高性能,其中不乏一些高超手段,很多破纪录的测试报告都出自他们之手。双核平台相对于以前的单核产品,不仅技术上大幅领先,在处理性能上也有质的飞跃。对于科研机构、高性能计算、数字化制造、虚拟仿真等运用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些用户现在只需采购相当于以前一半数量的机器,就能满足运算需求,采购价格比采购两套单核机器省得多。无论是从人力、管理、能耗、空间等哪方面考量,双核平台都占有很大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

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大家在感叹这些产品制作之精妙的同时,是否也会想到它们都是采用双核服务器进行制作、渲染和合成的。

  对于安全性要求比较高,且用户数量庞大的银行、电信、电力等企业,肯定也会在双核服务器上下很大功夫。这类用户在部署服务器时,会充分利用双核处理器的特性,采用虚拟化技术来整合系统资源,利用芯片带的高安全性,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多、更稳定的服务。

  案例篇

  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曙光双核服务器助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于计算中心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可管理性以及可扩展性有着很高的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中心主任袁家斌介绍说。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的技术需求,曙光做出了全面回应,并积极帮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高性能服务器集群,解决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计算规模小等问题。

  解决方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网格系统,主要是利用网格技术实现大规模科学数据集的协作虚拟化,以提高共享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提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学试验计算能力,是典型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需要大规模高性能服务器系统。

  为满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需要,曙光公司在本项目中采用了基于机群架构的设计思想,采用最新的超级计算机——曙光TC4000L标准机柜系统,计算节点一、二均采用的是曙光天阔A620r。它采用了冗余设计方法,每个部件都有成熟的产品部件与之对应,使高性能计算机的可扩展性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保证应用饱和性能的稳定。

  曙光首先从提高计算节点能力入手,采用2U机架式服务器曙光天阔A620r。A620r服务器采用了基于Opteron 64位处理器的架构,配置两颗AMD Opteron 265双核处理器、4G的ECC Register DDR400内存。本项目中,节点数为34个,其中32个节点参与运算,1个节点负责I/O吞吐服务,1个节点负责用户登录服务,并且两个节点互为备份。这32个计算节点的理论峰值达到了460.8Gflops,实际运算能力可达272Gflops。根据中国软件协会数学分会的测试,实测Linpack效率达到了69.81%,可以轻松应对32个计算节点的工作。在网络环境方面,整个系统采用了基于快速以太网络的通信网络,实现无阻塞、全互连;通过网卡绑定技术,增加了带宽,做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系统安装了曙光4000L机群操作系统软件(DCOS)。这是一套多功能、易使用、可扩展的实用化机群管理工具。DCOS管理系统包含几个模块(DCMS、Mterm、DCIS、DCMM),完全符合SUMA标准,具有可扩展性、可用性、可管理性和可靠性的特点。通过曙光的机群操作系统工具,可以对整个系统的所有节点进行全面整合。曙光的机群操作系统支持各种异构平台,使用更加方便。

  曙光4000L是曙光4000超级计算机系列中的一员,是基于Linux的超级服务器系统,其存储与处理能力均十分强大。就目前而言,整个4000L系统由40个机柜组成,配备644个CPU、644G内存,峰值速度为每秒3万亿次。据专家介绍,该系统的可扩展性非常优秀,最大可在线扩展到80个机柜、1300个CPU、4000G内存、600TB存储容量,峰值速度可达每秒6.75万亿次。其最大电流为1200A,最大功耗160千瓦。

  虽然拥有了超级计算机,但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旧十分强势地发展网络。曙光SKVM(Super Key Visio Mouse)系统是大型机群管理、部署、维护和监控不可或缺的设备,与传统的集线器式的8口或16口的KVM切换器相比,基于CIM/USTS的曙光SKVM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避免了传统KVM切换器布线复杂、扩展性差以及不能远距离切换等问题。

  另外,曙光4000L采用数据交换网和管理网分开的方式,有效地减轻了对数据网的负载,消除了系统管理对业务网络的干扰。接入管理网采用了百兆以太网,在本项目的曙光4000L机群系统中,采用了1台DLink公司的DES-1024,24端口百兆交换机组成一个百兆以太网。而千兆计算网络主要用于登录、任务调度等系统管理员的日常工作。这个网络既是用户接入、系统管理的网络,也是高速数据网的备份网络。通过网捷网络的IronView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中央工作站,控制所有网捷网络的软件和产品升级,极大地简化了网络分配、故障诊断和清除,减少了安装和维护网络基础设施的总成本。

  曙光4000系列机柜

  点评

  曙光4000是一款既能进行高性能计算,还可以满足信息服务需要的高性能机群系统。曙光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说:“该系统建成后,系统可以完成每秒4000亿次的高性能运算,相当于一秒钟内全国每人运算300多次,然后把所有人的运算结果再加到一起。以个人电脑来打比方,一台目前最好的普通电脑运算30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用这种大型计算机一天就可以完成。与原有的运算设备相比,以往用一个月才能处理完的核物理试验数据,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处理完成。”

  “除了产品本身的高性能以外,技术与品牌是选购时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相关人士如是说。曙光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研发、生产服务器和服务器机群的专业厂家。曙光公司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为技术后盾,提出了SUMA服务器标准,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机群管理技术,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国内机群系统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厂商。

  另外,曙光公司充分考虑了国内用户的本地化要求,服务器的管理软件采用中文界面,同时也支持英文界面,可以在程序内直接进行切换,无需重新启动。这项功能是曙光机群管理系统的亮点之一。

  选 购

  双核、双路你选谁?

  双核技术从发布到现在,仅一年多时间就已经在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领域遍地开花。英特尔甚至预言,到2006年底,将有超过85%的服务器芯片采用双核,甚至是多核架构。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双核技术正慢慢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其实,早在双核技术推出之前,为了满足行业用户对于服务器强大处理能力的苛刻要求,服务器领域早已存在一种双路,甚至多路的技术。那么,双核与双路相比,你会选择谁呢?

  从形式上说,无论服务器是单路、双路、4路还是8路,其中的路是指服务器物理CPU的数量,也就是服务器主板上CPU插槽的数量。目前市场上所说的双核技术,是在一颗物理CPU内部封装两个CPU核心,甚至更多。简单来说,双路技术是通过CPU量的积累来提升处理能力,而双核技术却实现了CPU质的飞跃。

  从实质上看,双核产品相对于双路产品来说,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多线程任务处理的应用方面。在个人电脑时代的早期,大多数程序仅含有单个线程,后来虽引入了多线程技术,但在单个CPU核心内,只能进行整数运算及浮点运算搭配的多线程运算,而不能进行诸如两个整数运算这样的运算模式。之后引入的多路技术,因为具有两个完整的内核,所以同时可以进行两个整数或者两个浮点运算,但双路产品的超线程技术只是通过模拟逻辑双核来实现对多线程处理的性能改善。在双核心技术中,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指令集、执行单元,可以同时执行多项任务,能让处理器资源真正实现并行处理模式,是直接通过物理双核来提升处理器的多线程运算能力。因此,双核技术是多线程技术的一次质变和革命。

  双核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CPU处理能力的提升,更是整体平台性能的提升。以今年5月英特尔发布的Bensley平台为例,Bensley平台的双核产品在内存的存取速度、支持的容量、硬盘接口方面都使整个平台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英特尔全缓冲内存技术(FB-DIMM)带来了更强的存储能力、数据吞吐能力和整体可靠性。这一点对于创造一个采用多核及虚拟化等最新技术的均衡平台至关重要,可以满足对计算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这些技术是双路技术不具备的。同时,双核技术可以动态调整处理器的电压和核心频率,从而减小平均能耗和发热,也从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散热设备的压力。应用了双核技术的服务器产品,与双路服务器相比,也有非常明显的进步。比如,采用英特尔Bensley平台的双核处理器的方正圆明服务器,通过众多创新技术提供了增强的平台性能和可靠性,拥有独立2M二级缓存、两颗独立内核的新至强处理器;硬件辅助的虚拟技术(VT)较之传统虚拟技术更稳定、更可靠;新双独立、点对点前端总线带来更高性能;全缓存内存(FBDIMM)技术突破传统的DDR2内存性能和容量瓶颈;I/O加速技术(IOAT)使系统在I/O响应方面有了质的飞跃;SAS硬盘带来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的同时,能够兼容SATA接口,使系统部署更灵活;多段PCI-E总线设计保证系统的超强扩展性。

  因此,双核技术是一次技术革命,将CPU技术带入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内,技术更新将更加迅速。Intel已经着手准备在2007年推出4核心服务器处理器。2008年,Intel还将推出代号Yorkfield的8核心产品。与此同时,双路技术由于仍然受到单个CPU性能、发热量、耗电量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最终必然会被双核技术取代。目前,方正科技已经在圆明服务器中普及了双核技术。(n101)

  作者:赵志宇 王中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