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市场三强争霸 惠普胜算几何?(1)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14:35 赛迪网 | |
【赛迪网讯】PC竞争已公认进入微利时代,谁拥有较好的客户认知度即一个好的品牌效应,谁拥有更低的价格,谁拥有更完善的渠道,谁就肯定能够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当前国内PC市场,联想、戴尔和惠普被称为三强,而且他们均把中国作为其PC市场发展的重点,那么在未来,惠普PC在渠道、价格和品牌上与对手相比有几分胜算呢? 三、四级市场 惠普面临联想挑战 众所周知,在中心城市的市场格局趋向稳定,而市场潜力也挖掘殆尽之后,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购买力的崛起为IT供应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需求日益旺盛的中小城市市场越来越为PC供应商所青睐,为了将影响力尽快地延伸到中小城市市场,三、四级市场渠道也日益成为供应商所重点拉拢的对象。比起中心城市的经销商,三、四级市场中的合作伙伴更看重实在的利益。 在国内PC市场,目前中国PC市场利润追求点主要在三、四级市场,联想、方正等国内厂商在这些地区基本上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点,而惠普的渠道销售网点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城市,在三、四级城市的渠道建设较为匮乏,显然惠普很难与国内PC厂商竞争。IDC数据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PC市场排名第一的是联想,其市场占有率为31.3%,第二至第四位的为方正、戴尔和惠普,他们的市场占率分别为12.7%,9.3%和7.7%。惠普PC在中国市场仍未入前三。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到惠普去年年底的商用渠道策略调整。这一渠道策略的核心是,在全国搭建八大区域平台,并转向区域代理制。在惠普这场渠道“扁平化”的调整中,过去由数家全国总代理分别照看的惠普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全国各地的核心代理商,将转为由惠普搭建的八大区域平台直接管理和照看。 不过,与惠普相比联想在渠道的精细化管理方面似乎走得更远。联想去年年中开始推出的“分销商区隔”和“划区分治”两大渠道新政,试图解放区域多家分销模式下的生产力,减少渠道冲突,并保障分销商开拓三、四级市场的积极性,这两大渠道政策如今释放了很强的效应。 外界认为,通过实行“分销商区隔”能尽量减少分销商之间的冲突,提高分销商的合理赢利空间,而且还能在促进自身发展的情况下,扶持核心经销商反击窜货行为,进一步提升联想品牌的整体形象,增强大联想渠道的整体竞争力。对联想及其庞大的渠道而言,集成分销模式的方向显然是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首次解决了两个关系到联想未来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一是减轻了分销商此前的赢利抱怨;二是在多元化道路不通的情况下找到了新的赢利方向,并更好地扛住了来自惠普、戴尔等国际厂商的竞争压力。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同样以渠道为主的惠普在国内将面临联想的强劲挑战。 作者:孙永杰 价格和利润 惠普难抵“价格屠夫”戴尔 惠普和戴尔的比较,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惠普康柏合并之初,很多人预言惠普将成为PC市场新的霸主,因为合并之前,康柏本来就是PC老二,仅次于戴尔,惠普当时排名第四,现在已经名花旁落的IBM PC挤在第三位。从数据上看,合并前夕康柏与惠普的PC销量之和已经超过戴尔,因此不能说预言家们的期待没有道理。但是,在惠普、康柏完成合并之后,新惠普在PC市场头把交椅上仅仅坐了一个季度,就被戴尔再次反超。从此之后,戴尔第一,惠普第二,IBM(被联想收购前)第三的市场格局再也没有改变。 惠普向来以品质管理和永续经营著称于世,对低价竞争策略一直心存疑虑,很少主动发起价格战。但今年,鉴于市场的压力,惠普也不得不加入到价格战中。厂家的杀价行为为的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但往往受到伤害的是宝贵的利润。实际上,IBM下嫁联想,惠普走上低价路线,都是出于全球PC产业低迷不振的形势所迫。 实际上,戴尔、惠普以前曾经历过价格战之扰。2004年,在惠普与戴尔利用“价格战”在全球掀起的PC“王者之争”中,让一些中小品牌厂商丢盔卸甲,然而,惠普与戴尔价格“恶战”的结果是使得2004财年惠普PC部门利润率只有不到2%,引起华尔街的反对,惠普公司前任CEO卡莉就是因为过度追求份额忽视了利润率而“下课”。相比之下,作为PC市场的后来者,戴尔没有任何历史负累,也没有任何市场禁区,它所采用的直销模式,特别适合PC这种技术更新快、价格敏感、客户成熟、竞争激烈的产业市场,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戴尔最成功的直销方式太独特,同业间难以照抄照搬,而价格上的比拼却不存在任何问题。 到了2006年,尽管惠普的PC业务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其利润率仍旧不及戴尔。根据惠普的数据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惠普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分别增长了9%和47%,但收入仅增长了1%和26%,这表明惠普的PC利润也随着大势不断下滑。尽管戴尔最近的处境不妙,但戴尔仍然具有不小的实力。今年2月,惠普宣布PC业务的运营利润率达到3.9%;而在以往,该业务的运营利润率通常不到1%。但戴尔最近一个季度的运营利润率为8.2%,营业毛利率比惠普仍旧高出7个百分点。 据报道,戴尔CEO凯文·罗林斯日前表示,与竞争对手相比,戴尔仍有价格优势,因此不会放弃通过低价打压竞争对手的策略。此外,随着戴尔在PC上采用AMD处理器,戴尔的出货量肯定会增长,产品的价格会更具竞争力。看来惠普日前PC销售复苏从某种程度上看,未必是好事。在PC市场价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在价格战中,惠普将不敌老对手戴尔和联想而再次败下阵来。 品牌影响力 中国市场惠普最尴尬 品牌价值包含了三个部分:功能性价值、附加价值以及情感价值。三者的关系是自下而上相互构成。功能性价值是品牌价值的基础,顾客购买的需求为基本动因,即在满足顾客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达到顾客的性价比要求。在功能之上,是品牌所具备的附加价值,比如:品质保障、售后服务等等。在最高层,则就是品牌所具备的独特的情感价值,满足顾客的心理共鸣——激情、动感或者是高贵和荣耀。 消费者所有的购买行动,实际都是在为这三个方面付账。重要的是,所有的品牌,不管自身的诉求点倾向于哪个方面,消费者都会在潜意识中为品牌自动补全所有方面的价值。 作为全球PC第一大供应商,戴尔给全球用户的印象是一个年轻的、富有激情的、同时性价比最高的品牌。随着其独特直销商业模式的成功,戴尔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上升。而联想在国内PC市场可谓是家喻户晓。加之收购了IBM PC,联想的品牌影响力无疑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与之相比,惠普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非常尴尬。最早以前,提及惠普的品牌,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品牌不错,但价格很高,但随着惠普在PC战略上的摇摆(有段时间甚至要放弃PC业务),使惠普品牌的PC形象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如今惠普又在无奈之下,加入到自己并不擅长的低价PC市场中以夺取市场份额,模糊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尽管最近惠普PC有复苏的迹象,但人们对于惠普PC品牌仍心存疑惑。看来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惠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n101) 作者:孙永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