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海淀创新大会专题 > 正文

北京晨报:五大高招打造创新海淀(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7:54 北京晨报

  亿元资金助力产业创新

  海淀创新大会昨日召开 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区登场亮相

  核心提示

  创新将成为未来海淀区发展的动力和风向标,昨天召开的海淀创新大会为今后海淀打造创新型区域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切实的蓝图。会上,海淀区发布《关于建设创新型海淀的若干意见》等五个文件,勾勒出海淀重点发展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地图,设立总额超过亿元“海淀园创新发展资金”,并出台系列扶植企业创新的举措。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表示,这些新举措将全力把海淀区打造成具有中关村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让海淀区成长为全国创意产业聚集、交流、辐射、消费中心和未来面向全球的知识中心区。

  创新亮点1

  新材料生物医药

  将成培育重点

  推进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自主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基础。记者从海淀创新大会上获悉,海淀将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培育创意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突破移动通信产业、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数字媒体产业、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开发基于TD-SCDMA标准的3G产品和SCDMA的无线市话产品。围绕IPv6的产业链初步形成,着力发展围绕IPv6产业的重大新技术领域,并以奥运会为契机,开发一批服务奥运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海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10年,将海淀园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

竞争力明显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金融配套体系不断完善,海淀园跻身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行列。园区研究开发总投入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不低于8%,一批企业拥有国际或国内标准,专利年申请量超过5000项,技术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40亿元。

  创新亮点2

  创新发展资金

  总额过亿

  从今年起连续五年,资金总额为1.2亿元的“海淀园创新发展资金”将为该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添加新动力。

  海淀还投入系列专项资金助力科技创新,设立创新资金专项,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继续实施《“绿色行动”纲要》,重点支持具有高成长性、高信用度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设立重大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设立金融创新专项资金,指导中小企业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另外,加强与银行和担保公司合作,成立担保代偿资金,为更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建立企业上市促进资金,针对上市前景明朗的企业,提供战略性支持。

  建立自主创新投资资金,对于具有较强自主创新特点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战略性投资。制定权益资本投资的激励计划。设立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提升园区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

  创新亮点3

  每年七千万基金

  引导创业投资

  海淀区负责人表示,在金融服务方面,海淀将鼓励、吸引各类投融资机构聚集海淀,形成服务科技型企业的金融创新集群。今后,海淀将建设技术资本产权市场,构建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海淀投融资信息平台。建设海淀高科技企业信用体系,为扩大信用融资提供支撑。区政府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7千万元财政专项资金,设立海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按五年期逐年增加投入,到2010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初步达到5亿元的规模,引导、扶持创业投资企业,促进创业投资产业发展。

  另外,海淀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增强孵化器投资能力,逐步培育“天使投资人”队伍。设立高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创造条件。组织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捆绑式集合发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发行高科技企业特种债券。建立企业改制上市动态信息库、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非上市股份公司登陆代办股份转让报价系统等举措,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创新亮点4

  文化创意产业

  要当“龙头老大”

  海淀在全市率先出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在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占据天时地利的海淀拥有更大的雄心——到2010年,力争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区GDP比重达22%以上,成为带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火车头”。开发和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品,培育和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确立海淀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位,使海淀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代表。

  昨天,海淀还面向社会正式推出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见图)。据了解,海淀将采取系列措施重点培育创意产业,包括开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绿色通道”,设立海淀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中心,对文化创意企业行政许可事项提供全方位服务。开通全国首家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网站——中关村创意产业网站,为创意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和交流沟通提供支持。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制定《海淀区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以贷款贴息、房租补贴、项目补贴、后期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高成长、高附加值、高效益型创意产业领域。纳入海淀区预算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要优先采购区域内创意企业产品。设立奖励资金,对创意产业突出贡献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

  创新亮点5

  着力实施

  知识产权战略

  据了解,海淀将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实施知识产权经济工程。鼓励企业的发明专利和其商业化、产业化。推动知识产权的经营活动。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经营,促进知识产权经营的相关组织的发展,调整、修改和新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在标准研制和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引导产学研联合研制技术标准。促使标准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创建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促进标准向专利及成果转化。

  创新目标 文化创意产业占22%GDP

  昨天,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周良洛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海淀的奋斗目标。

  即到2010年,海淀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配套体系,建成具有中关村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发明专利授权数每万人10项,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400亿元;

  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各行业创新激情充分迸发,全民创新意识极大增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各类领军级创新人才高度聚集,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达22%,成为全国创意产业聚集、交流、辐射、消费中心;

  基本构建起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制框架,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履行,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到2020年,创新型海淀的优势地位更加显著,区域创新体系发达完善,基本建成面向全球的知识中心区。

  新闻背景

  全国四成高新产业

  云集海淀

  海淀一直是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中关村海淀园的品牌也备受关注。近10多年来,海淀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以年均2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生产总值和可支配财力居北京各区县之首。海淀科技、教育、文化资源高度密集,集聚了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等一大批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近一半的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机构,占全国40%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影视、网络传媒机构。海淀还是高端创新人才的云集之地,在海淀工作生活的两院院士占北京市的60%,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全市和全国前列。作为首都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文化最繁荣、教育最现代、人才最密集的地区,海淀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走在全国前列,为实施首都创新战略服务。

  新闻链接

  海淀创新人物

  昨日出炉

  昨天,创新大会上特别设置了“海淀创新特殊贡献人物”“海淀创新人物”、“海淀创新品牌”奖项。

  已辞世的“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原华夏硅谷创业集团董事长)和激光照排的创始人王选被选为海淀创新特殊贡献人物,纪念他们在海淀创新历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关村电脑节”、“TDSCDMA”、“星光中国芯”等共20个品牌将获得“海淀创新品牌”的称号。柳传志、俞敏洪、倪光南、邓中翰等作为海淀创新人物莅临大会。

  重点打造人才高地

  打造人才高地是海淀实施创新战略的另一重点。海淀将建立园区企业与高校间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支持校企联合的人才定制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高级管理和运营人才;鼓励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鼓励跨国公司高级创新和管理人才与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进行交流和互动,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新机制。另外,吸引优秀

留学人才和海内外科技人才、高级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到海淀工作,带动海淀本土人才升级。结合海淀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外籍杰出科技人才申请来海淀园工作按国家相关政策办理。妥善解决好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的
医疗保险
、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

北京晨报:五大高招打造创新海淀(多图)

  联想集团原首任总工程师倪光南(右)等5名知名人士在海淀创新大会上获得“海淀创新特殊贡献奖”。李瑞林/摄

北京晨报:五大高招打造创新海淀(多图)

  海淀区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示意图

北京晨报:五大高招打造创新海淀(多图)

  知名品牌“中国芯”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自主创新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李瑞林/摄

  (晨报记者 罗德宏 通讯员 王世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安沙/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