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给他人做嫁衣的东软模式能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11:05 计世网

  杨霞清 陈淑娟

  计世网 对中国软件业前进的关注,必须关注到多个层面,其中软件企业、特别是大型软件企业,因其在国家软件产业中的脊梁作用,其发展将直接体现我国软件业的现状、反思,以及未来空间。

  东软集团的给人的印象,已经远远不止一家软件企业或者软件产业集团了,它的发展,将直接作为东北三省信息产业龙头,带动一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过往的十五年里,东软的成长铿锵有声,未来的十五年,是否东软是否能够继续?

  有别于用友金蝶等软件企业的产品模式,东软走的是的“软件+制造”、“软件+服务”以及外包的混合路线。这种“给外人做嫁衣”的软件服务模式。

  15年,从当初3个人、3台电脑、3万元到8000人、年营业额28亿,刘积仁有理由感到骄傲。这几天,刘积仁刚从英国

留学回来的儿子说,“爸爸,算命先生说您过去都挺顺的!”刘积仁正色的说;“他算错了!我每天都在困难中、克服困难中度过。”

  刘积仁这番话并非虚言。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企业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当有人问他,刘老师你当年是怎么规划东软的路线?刘积仁谦虚的说,“这纯粹是个意外。十几年我们是一面犯错误一边学习”。

  正如刘积仁所言,很多成功的经验都是事后总结出来,有很多不可描述的来自当时的环境要素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若真如此,那么,东软的15年历程恰恰印证了中国软件业发展的一段历史。

  东软是国内领先的软件公司,但东软并没有打得响的软件产品。有别于用友金蝶等软件企业的产品模式,东软走的是的“软件+制造”、“软件+服务”以及外包的混合路线。这种“给外人做嫁衣”的软件服务模式,会成为中国软件做大做强的康庄大道吗?

  “东软atback”&“东软 inside”

  从沈阳到大连的高速公路上,在沈阳入口处领一张卡,到大连的出口处划卡即可见显示出这段路的收费金额:“125元”。车上的东软员工自豪的说,高速路收费系统用的就是东软的软件。东软人还会介绍,在全国社保系统里,东软的软件市场占率达50%以上,在电信的计费、短信系统里,东软占了30%还多。

  但在很多普通人眼里,东软并非“纯粹”的软件公司。用友有U8,金蝶有K3,微软有Windows,甲骨文有数据库,东软标志性的软件产品似乎找不到。况且,东软涉足的范畴太广,软件与服务、IT教育培训、数字医疗等等。总而言之,这个公司的业务“一句话说不清”。

  但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却认为:“东软的主业非常清晰,就是做软件。” 刘积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软件企业并不一定得做产品才能成功。IBM、埃森哲就是例子。实现理想的步骤比理想本身更重要,十五年来东软找到的实现理想的路径,就是软件与制造业结合,软件与服务业结合。”

  东软股份总裁王勇峰用一个新兴的词语概括东软“软件+制造业”、“软件和服务”的发展模式----“东软 inside”和“东软 at back”,类似于“Intel inside”.东软“少壮派”人物、东软股份总裁(东软股份的收入约占东软集团收入的70%。)王勇峰认为,在很多行业的应用方案中,东软的软件都在“后面”起作用,即“东软at back” 。

  选择“软件+制造”模式,或许是当时东软不得以而为之。1991年初,东软所有的营收中,软件占10%,硬件占90%。当时软件不被认可,而硬件的利润率很高,“卖硬件送软件”是当时的营销方法之一。

  东软也逐渐从“软件+制造业”模式中尝到甜头,首发其冲的是数字医疗业务。这一业务至今占了东软集团营业额的20%,也是东软集团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1994年,东北大学开发出了CT技术,但在产业化上却面临着困境。1995年底刘积仁不顾90%人的反对,接手CT技术,进行产业化。1998年3月,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从成立开始,每年的复合增长率都在70%以上。

  在数字医疗上,东软采用了国际流行的集优化生产方式——“虚拟制造”,即产品开发、设计和组装、调试、销售等两头在公司内部进行,生产加工等中间环节由外部协作企业进行。东软集中做的是医疗机器上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国产CT发明人之一,现任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的郑全录介绍说,软件成了东软的CT机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竞争的工具。东软在美国市场上主推的专业CT机,配备有专用的临床应用软件包(如针对胃科、病尿科等细分市场),使得在强劲的竞争对手LG的地盘上,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他预计今年数字医疗业务的国际的扩展计划至少是100%的增长。

  “软件+制造”在其他行业的解决方案上也得到了体现,比如在网络安全、外包业务上等等。比如在东软的汽车音响和导航软件应用到了众多国际品牌的汽车上,明年还将在宝马车上装载;诺基亚等三四种主流手机的软

  件由东软开发;数码相机、电子琴等产品上也都有东软的软件嵌入其中。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信息产业部刚刚公布的中国软件百强排名中,前十名中有六成是嵌入式软件,第一名的华为是制造业+软件结合的典范。华为来自软件的收入达到了152亿元,但华为严格来说是电信设备商。东软的年营业额有28亿元。

  有政府官员说,软硬结合和嵌入式软件是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曹开彬认为,在传统软件业(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软件)中国很难出现10亿以上的世界级软件公司,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外包有可能是中国软件业的机会。

  若真如此,东软当年“意外”采用的“软件+制造”模式所形成在嵌入式软件方面的优势,会成为东软往前发展的基石吗?

  国际化浮力

  每天从沈阳飞往日本的飞机上,都有东软的员工。日本人用这个形容东软与日本的密切关系。

  “东软是我们不可割舍的合作伙伴。”日本东芝解决方案株式会社社长梶川茂司对记者说。东芝解决方案株式会社每年大约有10%的外包单给了中国,99%都给了东软,金额约在2亿元左右。东芝与东软正在合作开发的项目已经达到1500多个。

  迄今为止,东芝与东软的合作已经满10年。为这次合作而成立的东软商用软件的员工从当初的25人增长到1000多人。6月9日,东软-东芝战略合作十周年在沈阳举行,当双方的高层在台上唱起《为往事干杯》时,某些老员工唏嘘不已。

  东芝还不是东软合作最久的伙伴。早在1991年,日本阿尔派就开启了东软与日本合作的大门。正是15年前,阿尔派的原社长沓泽?虔太郎的30万美元的投资,东软得以诞生并活了下来。1991年东软与阿尔派成立合资公司,承接国际项目。

  自1991年东软与阿尔派成立合资公司承接国际项目至今,东软合作伙伴的名单上不断增加,东芝、NEC、日立、索尼、富士施乐等20多个长长的一串名字。

  “外包”在东软的历史上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与阿尔派成立合资公司的第二年(1992年),东软成立“开放软件(OPENSOFT)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国内市场开发东软自己的产品,开始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两条腿走路的生存模式。但直到1996年,国际业务仍占东软整体营业额的一半以上。东软用做国际业务挣的钱,来投入到国内未来业务业务中去。

  而且,通过国际合作积累的人才和管理水平,为国内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6年,以东软股份上市为转折点,再加上当时国内系统集成市场的迅猛发展,东软国内业务突飞猛进,大大超过了国际业务。国际业务在集团的比重从最初的90%一路降低到2002年的7%。

  2001年,东软重整品牌,把“国际化”再度提高到公司战略的层面。之后,相继成立东软日本分公司和美国分公司。2003年-2004年,东软与东芝的开始了大规模的合作。

  “我们很感谢有如此严格的客户,让我们得以成长。”刘积仁在与东芝合作十周年的会议上说。十几年来,东软外包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提升。1999年之前,东软做的都是一些编码和单体测试等辅助性的工作,详细设计的东西非常少。如今,事业部70%的项目都是从详细设计开始的,还有一部分是从需求设计开始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上流设计中来”,东软集团副总裁兼商用软件事业部总经理张秀邦说。

  在大连的东软软件园里,东软与阿尔派合作的团队有240多名员工,为阿尔派做汽车音响与导航产品的嵌入式软件的研发。“我们必须深刻了解客户的需求,同地办公让双方沟通和交流起来更方便”,东软股份APN-IS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包柱说。

  东软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郑全录把东软与500强企业的合作称为“加入富人俱乐部,“与他们搭上亲戚,地位、品牌影响都会往上升。”

  “外包”一直是低廉的代名词,被称为是“为他人做嫁衣”。当年东软进入外包之时,很多软件企业哧之如鼻。但时至今日,外包似乎成为了中国软件业向规模化和国际化突围的一个方向。

  2005年,外包在东软占了18%,刘积仁希望今年达到20%,2008年占到30%。如果问未来东软往哪里去,刘积仁指的仍然是“国际市场”。

  “如果我们不能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那么在国内市场上也不会有多大的作为。在企业国际化进程当中,整个公司包括高层的管理者和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刘积仁说。

  刘积仁总在各个场合说,东软与印度模式不同,东软要成为嵌入式领域里软件外包的一个品牌。技术的复杂度要越来越高,越来越趋向于外包的更高端。

  去年,东软在探索外包的新的领域---BPO(业务流程外包)。由东软发展总裁厉军负责。厉军说,目前BPO的业务额不到一千万,去年的增长是80%,今年估计增长100%任务能完成。集团的计划是希望能

  实现100%的成长。主要的客户来自国外。

  “外包不等于国际化,国际化也不等于外包。”王勇峰说。在东软高层的眼里,国际化是整个水平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外包是东软走向国际化的桥梁。

  从“

装修队”到“装修公司”

  在刘积仁眼里,未来他更希望人们把东软归结于像IBM、埃森哲那样的服务公司,服务成为赚钱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因为东软在系统集成方面的成绩,被认为是“装修队”。

  刘积仁如是描述未来的软件格局,“在中国和印度将来会崛起一些大的服务性的公司,以高质量的服务以及低的成本来参与全世界的竞争,这是中国的企业和印度企业的目标。目前,印度几家大企业已经表现出对美国服务性企业严重的威胁。印度企业在美国到处抢单子,碰到美国公司就不客气,先把价格砍掉一半。”

  但是如果东软要成为如刘积仁所说的服务型的企业,规模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问题。东软目前有8000多员工,放在中国似乎很大,但在印度,一个外包公司一年新招的人,可能就是5000多人。东软商用软件事业部总经理张秀邦曾经说,“software is peopleware”。梶川茂司说,其实东芝还有很多业务想交给东软,但是东软没有充足的人力。“规模化”被圈定为东软下一阶段的目标。

  早在五年前,东软深感国内软件人才的不足,在大连、成都、南海相继成立了信息学院,培养软件应用型人才。“我们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大连信息学院院长温涛曾经对记者说。

  这种“前厂后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东软人所津津乐道。企业定制班是东软信息学院一个特有的项目。定制班的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置,在校大学生在高年级时,经过选拔、通过考试才能进入企业定制班,然后由企业派工程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实践,保证学生能够掌握IT企业中需要的技术知识。几年来,定制班已经培养了700多名学生,进入了东软、HP、东芝、阿尔派等知名企业。与SAP展开合作后,东软也将为它培养4000多名定制工程师。学院还有一个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目前如阳光公司、东软创世等十几家虚拟公司,每家公司由在校学生创办,拥有规范的公司组织架构(如CEO、CTO等等),并且承接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实际项目,项目的金额约在几千元。

  “如果一年有上千名学生能够与东软无缝对接,就能为东软节省至少5000万元的见习成本。而如果这1000个人不能顺利转化为人力资源,东软可能要为他们付出1亿元的成本。”刘积仁说。正是有着长远的打算,IT教育从未纳入东软的利润中心,而是成本中心,尽管到目前为止,东软在IT教育与培训上已经砸了8个多亿。

  企业规模化是需要时间,打造“服务型企业”另外一个要素刘积仁也不得不面对,那即是服务的能力的提升。东软与IBM、埃森哲这些服务巨头的最显著的差距在于,强大的咨询和顾问队伍。

  而且,,“服务”在今日中国已经不算啥新鲜玩意。国内企业如神州数码、联想等在2002年都打出过“服务”牌,最后都仓皇收场。东软能走的“软件+服务”的道路,能走多远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